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巩固模拟习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巩固模拟习题及答案

1[简答题]

李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家人拨打了120,将其送入医院急诊室,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须住院进一步检查。李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的行为感到不满,使情绪非常低落,也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将从哪些方面提供服务?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情绪疏导。针对李某因身体突然的变化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医疗过程中,透过情绪低落以辨识个人的压力生活事件成因,缓解李某情绪。

2.出院准备服务。由于急诊所提供的是短期性医疗服务,对于需进一步接受专科治疗、长期疗养或可出院返家的病患来说,在出转院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医疗、社会、财务资源,利用个案管理的原则,在病患住院期间,安排适当服务使病患及家属能及时获致适当后续照顾。社会工作者介入出院准备服务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促使病患获得连续性照护,并排除在出转院时所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

3.社会心理评估。社会工作者根据临床的指标,针对特定疾病、特性病患属性,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掘病患的潜在性需求。尤其对于高风险个案,更会透过持续性的评估历程,了解病患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病患状态,以协助病患获得较为全面的服务。

4.咨询服务。社会工作者为病患及家属提供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诸如相关手续之办理、医疗救助政策咨询、社区资源与活动,或是在疾病适应上与照顾上需注意的事项。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治疗方面,主要是促使病患及家属能在急诊室期间,对相关权益或服务方式有更详尽的了解,增进良好医患沟通。

2[简答题]

小 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 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倍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 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 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家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参考解析:

1.(1)朋友、同学、居民的冷漠与疏远,没有给予小安关怀。②社区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后续的康复治疗没有跟上。

2.小安的需要:①治疗康复需要;②接受教育需要;③职业发展需要;④社会交往需要;⑤价值实现需要。家人的需要:①能搬到一个适合小安康复治疗的社区,有良好的环境利于康复治疗;②有比较专业的精神疾病的疏导、沟通、护理技能及信心。

3. 出院计划:①在治疗期间,小安的父母应及时地向主治医师询问有关精神疾病的护理知识,增强他们护理成功的信心。②出院后,搬到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 训练的社区居住。③社区工作者到社区、学校进行教育性活动,使人们能够理解小安的境遇,能够给予小安足够的关心与尊重。④社区提供康复治疗的必要条件,加 强与小安的沟通交流及心理抚慰。⑤病情稳定后,相应的安排一些简单的社区服务工作,增强小安康复的信心。

3[简答题]

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项目下马而下岗,民政部门根据陈某家的收入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但陈某拒绝接受低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

问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建议相关的介入方法。

参考解析:

1.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陈某处于工作年龄,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完全的劳动能力,工作是他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另一方面说,他不想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而且陈某正处于军地转化的过渡期,他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危机”时,其情绪反应往往比较强烈,容易冲动。

(2)家庭原因:关系到陈某家庭的建立和质量问题。

(3)社会原因:展现个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相反,人们世俗观念歧视社会的“寄生虫”,并认为是可耻的。陈某有健康的体魄、完整人格,更加不愿意得到社会的同情,面临社会世俗观念的压力。

2.相关方法的介入

(1)采用个案介入方法,社会工作者扮演心理调适辅导员的角色。首先,社会工作者对陈某做好减压工作。失业的痛苦和生活的转变都会他带来心理的波动,社会工作者要帮他增强自信,安慰、鼓励以及对成绩的承认,同时表达对陈某的信心和赞许,疏导他的情绪,提高自我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痛苦,恢复心理平衡。挖掘他的潜在能力,并为他连接资源,创造成长的条件,例如推荐工作、参加培训等。其次,社会工作者对陈某做好压力预防工作,引导其面对现实,面对将来的压力。

(2)采用小组工作介入,比如情绪疏导的小组、互助小组、退伍军人小组等。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导,缓解压力。

(3)采用社区工作介入,倡导国家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协助国家制定更有利于退伍兵的政策;并引导当地企业安置退伍士兵,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4[简答题]

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所在学校有一批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分处各个不同的班级。你发现,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家境与身份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问题:针对学校中这批特殊群体,你打算如何开展工作?

参考解析:

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情感支持。可以通过个案会谈给予情绪支持,通过适当的感情介入与情感支持,帮助这些学生宣泄情绪,增加自信。

(2)发展支持系统。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把这些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组成一个互助小组,让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小组资源.帮助他们看到自身和家庭的资源,形成社会支持系统。

(3)挖掘社会资源。运用社区资源协助家长解决子女照顾问题,缓解经济问题。针对有需要的学生,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与相关社会机构、民政部门或有关团体联系,以帮助他们的家庭。

(4)开发学生潜能。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家庭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以激发这些学生生命的动力。

5[简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了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参考解析:

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如为服务对象进行过治疗的医生、给服务对象提供过帮助的人等;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家访、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观察、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1)家访。社会工作者是亲自到王老先生家,通过询问和观察,了解了王老先生的饮食起居等情况。

(2)询问。社会工作者在走访中与王老先生交谈,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退休工资都交给了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

(3)观察。在实地探访中,社会工作者发现王老先生独自一个人在家,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

(4)咨询。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了解到儿媳对王老先生存在虐待和疏于照顾的问题。

2.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衰退。结合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所收集的资料来分析,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儿媳把老人反锁在家,是属于身体虐待中的捏掐、限制人身自由。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情感上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不给吃饱;有意断绝老人与他人接触,当老人被发现手臂淤青时,不敢言语、神情紧张。这些都是老人受情感和心理虐待的表现。

(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交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家人未尽到照顾及满足老人身心康泰的需要。不给吃饱、不给零花钱、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房间凌乱等状况,说明在起居、饮食、居住、卫生等方面缺乏照顾。

(5)自我忽视: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家人也缺少照料,导致出现案例所呈现的糟糕的生活状态。

6[简答题]

某市社会工作机构长期以来积极通过电视、广播、公益广告、机构咨询热线、定期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讲解预防残疾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组织很多优秀残疾人讲演他们的成功事迹和展示出一些优秀残疾艺术人的优秀作品来呼吁大家消除对残疾人的误解及歧视。他们经常对多户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每月都将最有困难的一批残疾人列为重点帮助对象,宣传他们困难的生活境遇,争取寻求各方对他们的帮助。而且将有关本市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都定期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将说明定期呈报政府。积极协助政府制定残疾人的保障和福利政策,为本市的残疾人群体争取了很多保障和福利,在他们的工作的帮助下,本市的残疾人在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以及福利待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本市的市民对残疾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对残疾人有了帮助、尊重和平等甚至是敬佩的意识。该市社工机构的工作赢得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

问题:1.该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体现出残疾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有哪些?

3.残疾人社会工作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你认为该社会工作机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参考解析:

1.(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在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基础上,与健全人一样共享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3.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残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有关残疾的预防、康复、教育的`知识以及对于残疾人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对残疾人的同情心,经常站在残疾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看待问题。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残疾人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继续发扬好的方面,应多渠道地为残疾人筹措福利和保障。鼓励残疾人群体自助,多渠道地为残疾人群体寻求工作机会,将良好的工作模式形成传统。

7[简答题]

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处处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张某有哪些服务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解析:

1.张某的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案例中,张某的房产被变卖,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有住房保障的需求;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有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保障的需求;户籍办理不顺利,无法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有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需求;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有获得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的需求。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良好的教育和技能是获得有效就业的前提。案例中的张某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有获得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求。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对象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社会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服刑长期与社会隔离,缺少社会适应和沟通能力。案例中的张某与父母、兄嫂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表明了其社会功能缺失,无法融入到家庭和社区中,需要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4)正常冢庭生活的需要。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是个人生命滋养的源泉。案例中张某的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张某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这都表明张某有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2.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要重视和善于与张某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在个案管理开始阶段,张某可能会具有被动、不配合,甚至抗拒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社工要用接纳、尊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以便与其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矫正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矫正对象解决许多复杂和艰难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很难在一个短时期内全部解决,所以矫正社会工作者必须引导张某共同参与,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逐步实现矫正工作的最终目标。案例中的矫正对象张某,面临各种问题和需求: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处处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社工在评估张某的需求,与张某一起分析什么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探讨如何解决的问题。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个案管理是一种资源之联系与整合的服务,其服务计划可能涉及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在此时要扮演协调联系者的角色,召集张某及其家人、社区居委、人社部门等多个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必要的时候要召集包括服务使用者在内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协助张某在户籍办理、低保申请、就业培训、医疗救助及家庭关系建设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既能为张某提供所需的充足服务,又尽量避免服务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4)要着眼于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个案管理目标是帮助张某恢复或重建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社会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着眼于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8[简答题]

晓东(化名),男,8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活在贵州某小山村。父母为了使晓东能够上学,在晓东3岁的时候一起外出到广东打工。因为回家的路费非常昂贵,至今未回家一次,留下晓东和爷爷奶奶生活。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像晓东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个小山村已经有10余个像晓东这样的儿童了。

问题:请针对这类型儿童的需求情况,制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案例中的晓东就属于隔代教养。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现象。所以,留守儿童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可能无法得到:

(1)爱与管教的需要。留守儿童教育为隔代教育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年轻的父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管教的时间会大大减少。但是,对儿童而言,建立对父母的依恋能促进儿童心理、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

(2)交际和游戏的需要。留守儿童家中一般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保护非常好。但是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保护,而且还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成长。同时,游戏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积极的影响,而年老的爷爷奶奶不能满足。

(3)学习辅导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差,并且学习环境不好。由于长期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老人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并且乡镇很少有家教,无处得到帮助,因此学习辅导也是留守儿童迫切的需要。

2.方案设计

(1)方案名称:儿童合家代代亲。

(2)方案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身能力,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实施策:①开展亲子教育培训,对爷爷奶奶进行亲子教育培训。②充分利用学校

资源,定期开展儿童联谊、游戏等活动。③挖掘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④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的联谊活动,交流自己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经验。⑤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探望留守儿童的活动。⑥组建模拟照顾家庭等。

(4)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留守儿童危机等。

(5)方案评估:包括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家庭成员对各项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介入效果评估。

9[简答题]

作为癌症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你深深体会到病患者的压力与痛苦。最近,你发现医院白血病患儿很多,且他们的父母都深受孩子病痛的影响,医院希望社会工作部将他们连接起来,使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境遇。

问题:

作为医院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小组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身患重病的孩子时,共同遭遇的困境:

(1)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在如何护理孩子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2)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孩子的病情。

(3)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有些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用。

(4)很多患儿的父母都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互助体系。

2.基于以上几点,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困难境遇时,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同需要:

(1)增加对白血病的认识与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护理孩子。

(2)寻求社会资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使孩子得到更长效的治疗。

(3)舒缓情绪压力,建立患儿父母间的支持与互助。

3.方案设计为实现目标,社会工作者将以小组工作的形式为白血病患儿的父母提供服务,具体小组工作方案如下:

(1)小组名称:感恩的心——告诉苍天我不认输

(2)小组目标:总目标:协助白血病患儿父母舒缓情绪压力,增强他们遭遇困境时的应对能力,建立彼此间的互助与支持体系。具体目标:聘请专业人士讲解病理知识,增强患儿父母护理能力;举办义拍义卖,筹集爱心捐款,切实减轻患儿父母的经济压力;通过小组形式帮助成员表达情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并促使患儿父母间建立起长效的支持、互助体系。

(3)小组成员招募方式:在医院自血病病区范围张贴海报,以自愿和医院推荐结合的方式招募。

(4)小组计划设计:第一节:缘来有你;第二节:有你有我;第三节:我要学习;第四节:我不认输;第五节:感恩心情;第六节:珍重再见。

(5)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6)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与方案策划题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前者以案例形式出现,更为形象、具体,考生能根据题目内容推知案主的需求与问题,并能够给予有针对性的答复。而方案策划题则较为抽象,需要考生对某区域某类现象或某类群体的情况及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想象与推理,而这种想象又来源于考生的自我生活经验及知识的积累,然后再根据此想象设计服务方案。服务方案要素包括三大类:服务对象问题的确定、服务对象需求的评估、介入手段的具体内容(形式、性质、方法、评估方式等)。

10[简答题]

案例:刘某,46岁,在某市工地上打零工,妻子和儿子在一家超市工作。一家人收入不高,生活过得平平淡淡,但他们也很知足。后来刘某在工作中经常伴随轻微乏力、发热等不适症状,碍于工作原因,刘某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然而不久前,刘某又出现腹泻、腹痛、右肩酸痛等加重症状,在家人劝说下,才同意妻子陪同他到某市重点医院检查,没有想到刘某已经是癌症晚期,还有两个月的存活期刘某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经常乱发脾气,摔坏家具,多次偷偷流泪大哭,这对他们家庭是个沉重打击.一家人陷入悲伤境地,使全家人情绪低落,失去生活的方向。

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为刘某及其家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方案。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积极、全面的照料,以控制疼痛、缓解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心理、社会与精神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通过保二子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服务对象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通过向临终服务对象亲属提供支持与哀伤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刘某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生理、心理方面的多重病情,其家属也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死亡和濒临死亡阶段,患者要承受身心方面的双重痛苦。医务社会工作者要了解临终者可能会有的恐惧、绝望、压抑等心理反应,了解临终者对于治疗的愿望,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使患者能有尊严地离世。社会工作者还要协助患者及其家人处理好医疗与后事安排、家人支持等方面的事宜。

2.方案设计

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是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稳定的沟通关系、经济与资源的整合协助、整合生命意义与心愿达成以及哀伤辅导等,根据患者刘某及其家属的需要,为刘某及家属设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信仰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服务方案具体如下:

(1)方案目标:

①满足刘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减少他对死亡的恐惧。

②缓解刘某身体上的疼痛,减轻他的痛苦。

③保证刘某及其家庭的最佳生活,让刘某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④为刘某家属提供在刘某重病期间以及生命终结后陷入哀伤的各种支持

(2)方案实施策:

①为刘某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照顾和支持性照顾。

②照顾方式是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受过训练的护工和家属组成的团队提供服务。

⑧照顾地点可以是在家里也可以是在医院。

④照顾初期以治疗性照顾为主,后期以缓和性照顾为主,去世后延伸为对其家人的照顾,最大限度地协助患者及其家属适应面临的困境。

(3)方案执行:

①利用社会资源为患者刘某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协助他们认识疾病,应对实际困难

②满足刘某的需求,对刘某的治疗以减轻和缓和痛苦为前提,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宠物治疗、戏剧治疗等,按摩和做运动也常用来缓解临终者及其家庭照顾人身体上承受的压力。

③协助刘某及其家属进行情绪疏导与情绪支持,通过谈论生命意义,改变错误认知,处理不良情绪,最后获得情绪上的安宁,安详地对待死亡。

④协助刘某与家人以及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处理突发危机。

⑤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尽力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信息和经济援助,直接为刘某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⑥刘某过世后要为其家人提供哀伤辅导,支持他们走出悲伤历程,重新投人生活。

(4)1。方案评估:

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医务工作人员一起做评估,主要包括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效果。

【提示】本题考点是医务社会工作中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常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肿瘤治疗康复与纾缓疗护、社会工作内容以教材上内容为核心,结合方案设计能力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