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17年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测试题及答案

1.公共财政以满足( C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国家需要 B.国有企业需要

C.社会公共需要 D.每个公民需要

2. 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 B )领域。

A.市场有效 B.市场失效

C.工业生产领域 D.商贸生产领域

3.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B )。

A.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

C.兼顾国家、企业、个人间的利益关系 D.财政支出需要

4.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 D )职能的范畴。

A.资源配置 B.经济稳定

C.经济发展 D.收入分配

5.下列能够保持各项财政收支指标连续性的是( C )。

A.年度预算 B.多年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6.我国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等支出,是按照( A )划分的。

A.支出功能 B.支出部门

C.支出经济性质 D.支出具体用途

7.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按( C )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

A.不变价格 B.上年价格

C.当年价格 D.预期价格

8.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 )。

A. 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收费收入

9.将税种划分为( B ),是按税负转嫁与否进行的划分。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 D.从量税与从价税

10.将税种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是按税种的(D )划分的。

A. 征收权限 B.税负是否转嫁

C.收入归属级次   D. 征税对象

11.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 B )。

A. 所得税 B.流转税

C. 资源税 D.财产税

12.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C )。

A.一年 B.半年

C.四个月 D.一个月

13.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C )。

A.支付中介 B.创造信用工具

C.信用中介 D.金融工具

14.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因此它是( D )。

A.政府的银行 B.垄断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15.对我国期货结算机构进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机构是( A )。

A.中国证监会 B.中国银监会

C.中国保监会 D.中国人民银行

16.某投资者用10000元进行为期一年的投资,假定市场年利率为6%,利息按半年复利计算,则该投资者投资的期末价值为( A )元。

A.10609 B.10600

C.11236 D.10000

17.某债券面值100元,每年按5元付息,10年还本,则其名义收益率是( C )。

A.2% B.4%

C.5% D.10%

18.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B )。.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 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

C.制定绩效目标 D.写好考评报告

19.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是( A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财政存款

20.国际公认的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的安全线是( A )。

A.15%~20% B.25%~30%

C.8%~10% D.35%~40%

  二、判断题

1.保障基金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是把统一性强的项目集中起来管理,把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实行分散管理。(×)(“高度集中”应改为“统分结合”)

2.价格补贴是一种世界性的金融经济现象。(√)

3.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4.中央国库业务由财政部代理。(×)(“财政部”应改为“中国人民银行”)

5.预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和终结。(×)(前一个“预算”应改为“决算”)

6.预算外资金不属于财政资金。(×)(“不属于”应改为“属于”)

7.分税制可以理解为划分税种,而无其它内容。(×)(不可以理解-------)

8.转移支付制度是统收统支预算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收统支”改为“分税制”)

9.财政政策是政府希望通过预定的财政措施的实施所能达到和实现的目的。(×)(“财政政策”改为“财政目标”)

10.财政目标是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财政目标”改为“财政政策”)

  三、问答题

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

4.简述国际经融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

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管制;

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

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

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

5.简述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6.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

7.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

8.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

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