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设备的电源。

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6、事故发生后,在现场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管理处领导或安全营运科报告。

7、安全营运科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事故单位应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第八节 非生产作业车辆上路安全管理

第八十三条 非生产作业车辆包括领导用车,局、管理处、收费站公务用车等。

第八十四条 非生产作业车辆上路前,司机必须做好车辆的安全检查,包括:刹车系统、转向系统和灯光系统,携带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反光标志、反光锥筒和备用反光背心。

第八十五条 非生产作业车辆上路应遵章行驶,最高车速≤120公里/小时,确保行车安全。

第八十六条 非生产作业车辆在路面上需要停车时,司机应将车辆停放在停车道线内,开启双闪灯,有警示灯的开启警示灯,并在车辆后方150米处放置反光警示标志。

第八十七条 非生产作业人员在路面上走动,应着备用反光背心,在指定的警示区域内活动,不允许随意走动,不允许随意横穿高速公路。

第八十八条 非生产作业车辆、人员在事故现场应遵守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接受现场安全指挥员的管理和指挥。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篇2]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防护措施齐全,大型设备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2、作业人员经过培训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3、机械设备安装后应按规定办理安装验收手续,报上级部门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说明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6、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

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6、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项目部报告。

7、项目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