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部署,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等20个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强广西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卫疾控发〔20xx〕2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钦州建设的决定,以人民群众心理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作,提高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群众心理健康为中 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党政领导,共同参与。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促进社会、单位、家庭、个人共同参与。

——立足市情,循序渐进。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注重短期实效和长远制度建设相结合。

——分类指导,规范发展。坚持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覆盖面逐步扩大,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全市精神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达80%以上。

到20xx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全市精神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达10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各级各部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依托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室,普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培养心理健康服务骨干队伍,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设立心理服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评估等服务。教育部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各部门分别负责)

2.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市、县、镇三级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要建立多学科心理和躯体疾病联合会诊制度,与高等院校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实现双向转诊,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与处置能力;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要设立精神(心理)科,未设立精神(心理)科的要配置或培训至少1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负责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工作。要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服务。妇幼保健机构要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的筛查与转诊服务,探索逐步将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纳入儿童保健服务。监管场所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医疗机构应当为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不具备心理治疗条件的监管场所应由当地精神卫生机构承担相关职责,二级以上精神卫生机构要为监管场所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构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各县(区)要把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对社区居民和各村村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为贫困弱势群体和经历重大生活变故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支持培育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通过购买社会心理机构的服务等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用人单位、基层组织及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并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

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控情绪,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意识。各地基层组织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各类媒体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消除社会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钦州新闻传媒中心、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各县(区)要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系统化建设,建立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确保在自然灾害、群体性的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为高危人群提供持续的心理援助服务,预防和减少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要依托心理援助专业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心理援助热线,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全市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倡导大众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逐步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心理困扰,引导心理异常人群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加大心理疾病患者主动筛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患者,并提供规范的心理疾病诊疗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市卫生健康委负责)

(三)关注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1.全面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各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应当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寻求技术支持。市、县级精神卫生机构要主动为各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各部门分别负责)

2.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其未来人格发展的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服务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开展以幼儿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聋哑、智障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共青团等组织要与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对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侵犯等儿童青少年,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对留守、流动儿童,要提供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市教育局牵头,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残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关注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心理健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尤其是妇联、残联和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依托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残联机构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助残社会组织作用,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帮助。各县(区)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及相关咨询援助服务的认可度。护理院、养老机构、残疾人福利机构、康复机构等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多种力量或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等多种途径,为空巢、丧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留守、遭受侵犯、家庭暴力妇女,流动、残疾儿童及家长、残疾人及其家属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关怀,开展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等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婚姻登记机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等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4.重视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市委政法、公安、司法、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高度关注流浪乞讨人员、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会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逐步健全完善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加大对重点特殊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提高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帮助其融入社会大集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服务。全市各级政法、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司法、卫生健康、残联、医保等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发现、登记、随访、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等工作。切实做好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工作,确保数据来源科学、精准一致。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服务,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康复模式,做好医学治疗与医院康复、社区康复的有效衔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好贫困患者的社会救助工作,让优质、便捷服务惠及更多患者。(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残联、市委政法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养。市教育部门积极引进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专业技能培训,考取相关资质证书,不断充实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市教育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配合)

2.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有序发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心理咨询师技能评价的规范管理,优化培训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对相关项目考核合格的考生核发相应的专项能力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并将其信息登记上网供社会查询,强化社会监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

市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优质人才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市卫生健康委牵头)

各部门、各行业要把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研究出台本部门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明确岗位工作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考核评估,确保心理服务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各部门分别负责)

3.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岗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将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管理体系,根据行业特点分类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要注重体现心理治疗服务的技术劳务价值,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岗位吸引力。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帮助专业人才实现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鼓励具有服务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发挥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组织作用。加强相关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辖区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建立跨专业、跨部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方案,探索建设一批心理健康服务示范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服务社团组织作用,为各部门各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依托专家组和社团组织,制订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信息公开等工作制度,建立市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信息管理体系,将相关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各类心理健康机构服务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形成有效社会监督。市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违规者惩戒和退出建议。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发挥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作用,加强心理健康学术交流、培训、科学研究等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快速发展。(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民政局、市科协等相关部门配合)

四、实施步骤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研宣传阶段(20xx年1月—6月)

1.成立钦州市心理健康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方案,明确分工,落实各部门职责。

2.全市范围内调研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基本情况,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关注重点人群,抓住少数关键,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人民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

(二)强化人才培养、提高技术阶段(20xx年7月—12月)

1.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教育局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技能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构建我市心理健康服务储备人才平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高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师)的人才培养水平。

2.各部门、各行业对所属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强培训、继续教育及规范管理,制定本部门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明确岗位工作要求,定期考评。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三)整合机构、构筑平台阶段(20xx年1月—6月)

1.整合全市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市、县、镇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垂直领导,专人负责。

2.全市各医院均设有心理门诊或科室,各学校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室),大型企业均设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同时,建立全市心理健康网络咨询服务中心。

(四)评估验收、服务社会阶段(20xx年7月—12月)

1.钦州市心理健康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和心理健康专家组开展全市心理健康平台进行专业评估验收、科学管理。

2.加强管理和督查,保证全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各级体系正常运行,服务社会,为全市人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五)全面覆盖、长效运转阶段(20xx年—20xx年)

1.全市精神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达100%,全市心理健康城乡全覆盖,重点人群得到全面和严格地监控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打造健康钦州。

2.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平台做到一次建成,长效运行,为全市人民长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把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健康钦州建设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完善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委政法委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有关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各行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方案,细化分工,确保目标有分解、任务有部署、措施有效果、投入有渠道,保障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各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心理健康服务相关工作,制定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和服务规范,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法律及制度建设问题,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相关工作。政法部门做好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并将其纳入综治(平安钦州建设)考评内容。宣传、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部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各类文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医保部门负责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价格政策。教育部门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各级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科技部门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安、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完善系统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警务任务前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织开展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引导与管理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财政部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并监督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规范管理。对违反《精神卫生法》相关规定的市场主体,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有关主管部门提请,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负责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技术保障。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技术优势,为各部门各行各业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各县(区)要切实落实基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本核算制度与标准规范。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不断提高全区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区)要根据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将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服务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保障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各地要加强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考核评估。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考核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市将适时组织开展市级考核评估,并将结果通报全市。(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2

为贯彻落实《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各项任务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通过“抓党建、抓组织、抓试点、抓宣传、抓服务”五项主要工作措施,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让企业改革发展处处围绕人、时时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完善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在全区打造“嘉定区职工心理健康促进示范点”。通过完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机制,推广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效落实企业在职群体心理疏导和支持服务,凝聚起暖人心、筑同心、强信心的思想共识,为嘉定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新型城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工作措施

(一)党建引领,落实职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以“关注、关心、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为导向,切实发挥本单位党支部、工会组织、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协同力量,把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党建思政、文明创建、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建设、职工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等工作中,积极创建嘉定区职工心理健康促进示范点,为员工心理健康服务创造优越的条件。

(二)夯实组织,搭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鼓励各级系统、机关单位及各企事业单位或工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完善职工心理服务平台和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如配备心理健康相关图书,引进心理辅导设施,包括沙盘游戏、音乐放松椅、情绪宣泄设备、压力测试仪等,帮助职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获取可及的心理疏泄和减压体检。鼓励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办公区域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规范化、标准化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营造温馨、轻松、安全的咨询环境,满足职工线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需求。同时建议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三)试点先行,打造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基地

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心理健康服务方针,依据全区各级企事业单位分布情况与企业实际,支持扶持一批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基地,多层级辐射,推广心理健康服务,扩大区域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人数,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稳民生、稳民心、促改革、促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实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示范点”创建工作,依据“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的评选流程,确定“嘉定区职工心理健康促进示范点”,并拨付示范点建设资金补贴。

(四)营造氛围,构建职工心理健康科教体系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将提高广大职工的心理健康素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作为回应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采用“线上+线下”两手抓的宣传机制,引导企业职工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心理APP、广播、内网、内刊等线上网络媒介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线下通过为职工订阅心理学相关书籍、开展科普讲座、心理沙龙、更新企业内部宣传栏等方式积极传播心理学知识,提高职工的认知水平,塑造职工的良好心态。

(五)完善服务,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深入挖掘职工心理健康需求,并在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形成系统、专业的服务方案和工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服务。通过举办公益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向职工传输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自我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在职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和认知率。倡导各企事业单位结合重点节日和特殊时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或心理相关的团建活动、心理沙龙等,引导广大职工塑造健康身心。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职工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和工作经费,配备人员力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将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各级工会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推动服务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建立长效机制

各部门要积极落实完善本地区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沟通协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周密方案,力求取得实效。辖区各级系统、机关单位及各企事业单位或工会组织要将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列入重点工作,把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工会服务职工实事工作中,积极探索适合职工特点的心理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形成常态化的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机制。

(三)营造良好氛围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以传统宣传模式与新媒体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推广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力量,尤其发挥好网络新媒体平台作用,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与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阳光心情,你我共享”为主题,加强中心员工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员工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二、活动时间

20xx年2月1日----20xx年10月30日

三、活动主题

“阳光心情,你我共享”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区

具体安排

1、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板报

4、通过宣传窗宣传心理健康活动安排以及心理健康小知识。

(二)活动区

具体安排:

1、心理测验

测验内容:气质类型测验、应付方式问卷、自信心量表。

活动对象:中心所有员工

地 点:底楼会议室

负责人:心理协会成员

2、心理游戏

内容:火车接龙、蜈蚣翻身、人椅合一、感悟责任等

活动对象:中心所有员工

地 点:乒乓室

负责人:心理协会成员

3、心灵祈祷

写下你的心愿与祝福,放飞你此刻的心情。

享受阳光撒满内心的满足,感受健康伴随你我的快乐。

4、心理图片与漫画展、心理健康小知识展示

5、心理讲座

主题:“走出情绪调适的三个误区”

活动对象:中心所有员工

地点:底楼会议室

6、心理电影

观看对象:中心所有员工

观看地点:底楼会议室

7、“心灵的故事”有奖征文——共同分享你的心路历程

(三)咨询区

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

每周五下午13:30——16:30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引导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向注重人文关怀的更高层次发展,切实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在促进职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稳步发展,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今年,以“四抓四建”为主要工作措施,抓队伍,组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家队伍;抓组织,创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抓培训,建立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抓试点,建立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心理评估、技能培训和咨询辅导相结合的提高职工心理素质的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关爱职工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抓队伍,建设职工心理健康专业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扩充市级心理健康专家数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建集巡讲、咨询、干预于一体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公益巡讲、心理健康团建沙龙等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职工的心理保健意识,传授职工心理健康、压力管理、挫折应对、职业倦怠等心理调适方法。逐步建立以专业心理咨询师与基层工会心理健康辅导师为骨干的工会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在依托“齐鲁工惠”APP线上咨询、心理咨询热线电话4000631869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为广大职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面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发展。

(二)抓组织,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市、区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基层企业工会三级服务体系,设立职工心理检测中心、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站和工作室三级服务网络,担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检测、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功能,实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搭建服务职工心理健康平台,企业工会在市、区工会的指导下,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性心理训练、心理知识培训、心理沙龙、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主题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今年,全市将命名20家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11月底前,完成达标验收、资金补贴。

(三)抓培训,建立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今年,继续培养100名“会宣传、会识别、会报告、会疏导”的心理健康辅导师,成为职工身边的“明白人”,成为企业“不走的心理专家”,及时地、长期地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确保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持续发展。对工会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每年开展1-2次专业心理服务督导,提高其开展职工心理服务、疏导、危机干预和化解劳动纠纷的能力,更好地为广大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机制,依托职工心理检测中心,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对职工进行心理检测、心理疏导,开展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促进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机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意见。

(四)抓试点,建立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建立职工心理沟通和关怀机制,企业工会应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在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心理事件发生时,企业工会要及时进行心理预防沟通,消除员工情绪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积极调节好职工心态,化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职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立10-20家试点企业开展心理测试和职工心理健康评估,调查企业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水平并形成职工心理状况综合分析报告,建立试点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引导职工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缓解心理困扰,减少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

三、保障机制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做好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明确目标任务,力求取得实效。

(二)选树典型,加强宣传。各工会要积极参与职工心理健康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及时总结先进经验,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心理健康公益活动,为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发展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三)积极行动,提升服务。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坚持“有场地、有资金、有制度、有人员、有设施、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切实为职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5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注自我、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丰富、多元、蓬勃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按照市教委相关要求,全区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全力开展好我区今年“2”学校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温暖你我阳光同行

二、参加对象:

全区各中小学、职校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2日—月2日

四、活动目标

1、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x教委【20xx】x号),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积极、生动、活泼的形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阳光向上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2、组织发动学生、教师及家长积极参与体验,推动学校和社会、家庭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覆盖。

提升“2”心理健康月的影响力。通过程、活动、服务等多元载体,把心理剧、心理讲座、心运会、亲子趣味活动、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外延。活动结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五、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根据实际,在“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期间,着力搞好知识普及,认真安排活动项目,科学制定活动计划。

2、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拓展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切实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努力吸引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以达到预期效果。

3、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利用广播、网络及升旗仪式等宣传舆论工具和工作时机,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活动在学生中间渐进深入,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4、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并于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结束一周内,将亮点活动报道(rd档粘贴照片)发送到德育科公邮。

一、活动主题:“拥有健康,从心开始”

二、活动时间:20xx.05.24—20xx.05.28

三、组织单位:德化陶瓷学院学生处

四、活动目的:

通过倡导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载体,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活动方式:

举办“6个一”活动

一份倡议书

一期主题广播

一次现场咨询

一次主题讲座

一次心理测试

一部心理电影

六、具体活动安排

①、“一份倡议书”

1、主办:团委

2、时间:5.24

3、内容及形式:将一份倡议书以海报形式张贴到宣传栏,拉开活动的序幕

②一期主题广播

1、主办:团委

协办:凤凰广播台

2、时间:5.25

3、内容:5.25活动的简介;我校本届活动的主题及活动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资料及心理学小品文。

③一次现场咨询与现场心理测试

1、主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协办:院学生会

2、时间:5月26日下午

3、内容:现场咨询,进行现场心理测试,进行“拥有健康,从心开始”签名活动。

4、问卷调查

④一次主题讲座

1、主办:学生处

2、时间:5月24日晚

3、主题:心理健康讲座

4、主讲人:

5、地点:学院多媒体会议室

⑤一部心理电影

1、主办:院学生会

2、时间:5月25日晚

3、内容:《美丽心灵》

4、地点:学院多媒体会议室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6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总体要求,根据《临渭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构建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22部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临渭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规划和政策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探索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加强职工群众心理健康服务,增强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以“工会在您身边 竭诚为您服务”主题活动为统揽,依托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基层工会组织建立职工心理健康咨询室、辅导室,聘请心理健康咨询专家,举办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为职工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依托各级工会,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多元化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网站和APP),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场所,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做好职工的心理健康科普、筛查和测量工作,推动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档案。20xx年底,30%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向社会、工会系统内广泛招募心理咨询服务爱好者,成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依托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培训一批职工或聘请心理咨询师,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培训,为职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3.每年至少开展4次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或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引导广大职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推动机关和企事业落实职工心理健康体检,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突发事件的干部职工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三、搭建基层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4.各级工会要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辅导室,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为职工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5.建立各级心理预警监测机制,要定期对基层职工群众心理健康进行筛查评估,对筛查出具有心理风险的人建立档案,并把筛查结果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心理服务。

6.各级工会组织要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职工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职工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

7.加强宣传,健全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工会网站、职工之家、报刊、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的知晓度和认知率。

8.举办职工心理健康科普培训,在全社会营造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五、借助社会资源,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

9.按照“工会牵头、职工受益、专家参与”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来自学校、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人才,到工会组织担任心理健康咨询专家。

10.强化工会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学习培训,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心理救助与疏导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不断做好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11.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鼓励心理健康志愿者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六、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12.高度重视,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点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工会目标责任考核。

13.成立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确定专人具体抓,明确任务,夯实责任。

14.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请及时报告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方案7

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继续深化巩固党史教育成果,作深作实关心关爱职工,根据xx公司党委安排,由各级工会牵头,针对职工长期省外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需要,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依托集团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开展日常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将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完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身心并重、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依托工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职工心理健康组织网络,做到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依靠集团工团组织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发挥xx公司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资源优势,为职工聘用优秀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专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心理健康问题,做好日常心理健康服务;xx公司工会办公室拓展“援助帮扶中心”功能,做到职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重,依托公司心理咨询专家和项目部工作小组,收集分析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做好特殊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干预;在工作实践中培养xx公司自己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逐步在项目部单位建立起“职工服务工作站”,不断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具体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

(1)成立xx公司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xx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xx公司群团工作部。部室主任牵头,部门全体为成员。

(2)各党总支、各直属党支部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小组。各单位书记牵头,成员由工会干事、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组成。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主要负责本单位、本部门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日常摸底分析,组织开展好常态化健康服务;根据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同时重点关注本单位本部门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职工,及时安排心理疏导和关怀干预。

2.搭建服务平台

(1)搭建微信群。依托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服务资源优势,以各项目部区域分布建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微信群,请集团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专家分别进群,与职工广泛交流,组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评测,摸排影响职工情绪的问题原因,有针对性的为职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心理健康疑问,实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及时高效开展服务。

(2)开展网络直播讲座。充分利用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便捷条件,开展心理健康网上直播讲座,实现实时交流培训,学习心理健康常识,不断提升职工自我心理情绪调解的能力。

(3)关注疫情防控等特定时期、经历突发事件的职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关爱,实行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

(4)建立沟通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咨询专家赴前线调查研究,贴近职工、贴近项目部;心理咨询专家及时向xx公司反馈职工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共同研究努力解决。

3.建立关怀机制

(1)各工作小组发挥好与职工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及时发现职工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问题和个性问题,通过各级组织和平台努力将有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各项目部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包户关怀,对所承包的一线职工和家庭定期通过走访面谈、电话问候等方式进行关怀或慰问,及时掌握了解职工工作、生活、家庭等问题,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3)xx公司群团工作部发挥好“援助帮扶中心”作用,及时了解和把握xx公司职工心理状况,及时指导项目部开展工作;做好心理咨询专家的联系沟通服务工作,为发挥专家作用提供保障;配合项目部做好特殊职工的心理健康服务。

4.建立咨询队伍

未来五年,xx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培养一批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师,在各单位成立“职工服务站”,确保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更加及时、高效。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项目部单位要成立自己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小组。确定专人具体抓,明确任务,夯实责任。

2.强化推进落实。各项目部单位要高度重视,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点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工会目标责任。

3.落实关怀机制。各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要将关怀机制落实到位,明确领导包户关怀职工清单,切实发挥对承包对象、家庭关怀的长效机制作用。

4.注重沟通协调。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与xx公司工会沟通,协调专业力量及时解决,实现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