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5篇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巩固、深化、提高、发展”为指针,以创建教育发展和谐环境为重要手段,紧紧围绕实施“小县大教育”的战略目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我县教育要实现“一个提高”、“两项发展”和“三大突破”: “两项发展”即幼教事业和民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建设,新建乡村幼儿园38所,基本形成以乡镇中心园为示范,辐射村办规范化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网络,农村学前三年在园幼儿达到5000余人,入园率达到90%。民办学校要在办学机制、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逐步对民办学校实行改制,民办公助学校比例达到50%。办学条件上档升类,按省定一类标准建设13所民办中小学(其中初中3所、小学10所),在校生达到9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约占3500人(全县外县籍学生共计达到5000人)。民办初中办学水平综合排位达到全市前4位以上。同时,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

三、分年度目标

1、农村小学由60所调整为50所,新建联办小学5所。

2、40所学校建立微机室,30所学校建立语音室,20所学校建立校园网。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40册和30册。

3、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7%,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0%,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75%,其中本科学历达到15%。

4、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高中在校生达到3000人,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1000人,各类受训人数达到8000人次。

5、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一定成果。

6、筹建3所高标准体育场馆(一中、职教中心、实验中学各1所)。全县学校后勤社会化引资达到1800万元,30所学校实现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7、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9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达到3500人。初中3所、小学10所达到省定一类标准。民办初中办学水平在全市综合排位达到前4位以上。

8、中考综合率由20xx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高考成绩综合排位由20xx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职教中心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xx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xx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

四、主要措施

(一)统筹全县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按照上级要求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全县教育系统人、财、物的管理,做到全县上下一盘棋,充分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明确县、乡、村各级在教育发展中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二)提高“普九”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住机遇,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普九”的层次和质量。大力度抓好学校布局调整,科学规划布局,采取政府投一点、上级资金争一点、闲置资产换一点、抓住开放跑一点、多体制办校集一点等多种方法突破资金瓶颈。积极发展规模在4轨制以上的全日制农村小学,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全日制寄宿制封闭式农村学校。特别是要把建设标准化窗口示范学校摆在突出位置,在校长任用、招生政策、师资聘用、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乡镇初中要根据适龄人口的数量,确定初中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确保学龄人口全部入学。切实加强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的配备,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建立“控辍保学”机制,确保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结合 “两免一补”工程,建立和完善特困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制度,实施“手拉手”工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少年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等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决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大力推进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制定转变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年级的工作计划,注重发挥城镇学校及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化发展。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这是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今后几年我县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此,要有计划开展以下工作:按照市《教育质量监测意见》,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强对高中教育质量的监测,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学成绩的好坏直接与学校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挂钩,实行教育质量一票否决制。继续加大与外地名校联姻结亲力度,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选派中、青年干部赴外地名校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面向社会招贤选才,为县一中充实高素质师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借鉴外地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研兴校”方针,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有效指导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集中财力加强现代化装备建设,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装备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高考成绩综合排位在全市大幅度上升。

(四)以就业为导向,拓宽职业教育办学思路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精神,针对我县职业教育水平偏低这一实际,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大力推进我县职业教育改革。加大职业道德、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找准职教发展与服务县域经济需要的结合点,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优化学校专业设置,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短、平、快”培训班,重点为“两白一绿”主导产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人才。扩大“订单式”培养与培训规模,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职教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重点是举办初中后和高中后未升学人员培训班,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干部、农村青年和致富带头人等的培训力度,切实为“三农”发展服务。

(五)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步伐

抓住目前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利时机,以建设规范化乡村幼儿园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合并后的空余校舍改建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进程,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办园的积极性,增加园舍建设投入。推行办园体制改革,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强化幼儿园管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按照“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原则,改革教育模式,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高办园层次和办园水平。有计划选拔和培养具有相关特长人员,充实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促进全县幼儿教育质量提高。

(六)典型带动,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领域改革,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典型带动战略,逐步完善《“五名”工程实施方案》,建设一批在县内及周边县较有影响的名校、培树一批名校长和名师。以开展校本教研为重点,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积极申报并承担省、市级课题,提高结题质量,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大力培树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总结并引进精品示范课,全县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实现共享。进一步开展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稳步推进新课标实施工作。在中心校建立研训基地,设立二级教研室,完善全县教科研网络。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各学校每学期要按不低于杂费总额10%的`比例为教科研工作划拨资金,确保教师使用最先进的教学资料,并为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条件。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式办学,全面激发办学活力。

(七)改革中小学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

以教育质量评估为核心,以“客观公正、注重实绩、激励提高、科学易行”为原则,改革并逐步完善对全县中小学的考核、评比办法,制定考核细则并科学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对县一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实施教育质量监测的意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内容,出台《邱县教育质量监测意见》,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发布、奖惩机制,对全县各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同时,考核还要包括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校园环境、安全综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考核结果在全系统予以通报。连续2年考核成绩下滑的,由文教体局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或建议县委、县政府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同时,继续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手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逐步使全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继续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搞好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建一批富有文化气息、具有鲜明特色、在社会上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八)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人事改革

以创建教育发展和谐环境为基础,以刚性制度、柔性实施为前提,进一步推行校长选聘合同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坚持绩酬挂钩,适度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打造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育教学能力较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偏远地区教师队伍,同时,鼓励城镇年轻中小学教师向农村学校合理流动。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加大高水平师资培养力度,进一步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突出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信息技术、外语等方面的培训,真正做到师德达标、教育能力达标、学历合格达标和学历升级达标,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九)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多措并举突破资金瓶颈

从我县实际来看,资金不足是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要多措并举突破资金瓶颈。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体不动摇,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实现三个增长。用好政策性资金,加大对上级专款的争跑力度,每年向上争取资金不低于250万。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走借势发展之路,利用社会资金提高学校硬件建设档次,改善办学条件,三年吸引社会资金累计达到20xx万左右。进一步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实现物尽其用。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宣传,多方沟通,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各方面的力量为发展教育事业所用。总之,要通过多渠道筹资,有效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学校撤并、新建工作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

(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小县大教育”战略目标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将民办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全县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现有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要上档升类,逐步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否则,一律依法关停。建立并完善民办教师资格准入机制,凡进入民办学校的教师必须依法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经文教体局备案后方可上岗。完善民办学校的用人机制,民办学校聘用教师必须签订合同,并依法为教师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现有民办学校进行改制探索,通过向民办学校选派高素质公办教师等方式,建设一批民办公助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供一流服务为基础,打造民办教育品牌,科学制定并实施吸引外县籍学生计划,实现小县大教育目标。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

为推进武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根据《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常州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常州市武进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区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争当教育改革排头兵、争做创新发展先行者,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社会服务水平,为推进“两湖”创新区和最美湖湾城建设,争创更多“第一唯一”贡献教育力量。

二、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市“532”发展战略,打造全市领先、全省前列、长三角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窗口,打响“吾有优学”的武进品牌,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更有品位更具活力的高品质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为优质的高质量教育。到20xx年,高标准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全面建成有创新力、影响力、发展力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教育攻坚行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理顺“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体制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监管。针对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一校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分类推进“公参民”学校规范工作,20xx年底前完成规范整治工作。制定新市民学校整治方案,开展社会风险评估,20xx年完成新市民学校整治,有效推进教育公平。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开展经常性督导评估和动态监测。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实施作业改革,提升课堂质量。创新实施“5+2”课后服务模式,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校外培训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完善规范校外培训发展综合治理体系。实现100%学校“作业提质、课堂提效、教研提档、服务提标”,学校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学生负担显著减轻,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家庭教育支出显著减少。

优化教育体制机制。推进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推进学前教育更好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经费保障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贯彻落实教育发展的“三个优先”和两个“只增不减”,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学校治理机制,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二)实施“五育”融合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展“吾育100”工程。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的学生,实现100%孩子都有专长,100%学校都有特色,三年内全区打造思政、体育、艺术、科学、劳动等特色学校100所。突出德育为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育,每年评选区名班主任100名。提升智育水平,统筹实施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开展科创教育的教学实践,打造科创教育品牌。加强学校体育改革,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特色”项目建设,增强体育素养,改善学生体质。加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计划,打造全区域中小学艺术联盟,探索艺术特长生贯通培养模式,创建市“书法教育示范区”。强化劳动育人,依托太湖湾劳动教育基地,探索劳动实践教育新样态,形成区域劳动教育特色。

开创“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统筹各学段培养目标,优化学生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法,强调过程性、多元性和科学性,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优化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服务、支持和保障体系。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加强“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每年开设百场讲座和家长课堂,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探索“创新人才”培育新路径。实施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绿色通道”,每年选拔一批学生进入省前中“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试点。引进优质师资,搭建平台,设立数理化、信息等领域重点项目,努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建设学生创新创造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创新实验大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三)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育人方式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双减”政策下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方案》,推进课堂转型、作业提质、深度教研等领域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校制定“一校一案”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三年内评选区课堂教学改革优秀项目50个,打造省、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12个。组织全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总结提炼各校特色,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宣传推广“武进经验”,推动育人方式改革。

强化教育科研创新。提升科研活动参与率,三年内实现两个“百分百”:100%的中小学承担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00%的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高标准建设好各级教科研基地,三年内创建市示范教科研基地1所,评选表彰区教科研示范学校50所,区教科研领军教师200名。提高教育科研的适切度,完善四级课题网络,优化教科研课题结构,聚焦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设立20项左右专项课题。遴选精品项目持续培育,三年内,评选并持续孵化30项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每学年组织1次区域教科研成果展示推广活动。提升教科研的贡献度和区域教育的`影响力。

推进智慧教育发展。按照“区级公共平台+校级智慧校园+班级智能教学”的三级建设模式,探索“未来学校”建设,形成武进特色的智慧教育体系。优化智慧教育环境,每所中小学至少建成1个智慧教室,实现名师优质资源广泛共享。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学”与“差异性教”相统一的智能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完善智慧教育管理,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成长空间,形成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100%的中小学成功创建为省智慧校园,每年至少创建1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实现各学段协调发展。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范围,20xx年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三年内创建18所省市优质园。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以“市幼小衔接实验区”“课程游戏化”等为抓手,推动幼儿园品质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市“新优质学校”12所,20xx年高标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支持省前中高水平完成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支持省武高争创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到20xx年,全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比例力争达100%。

(四)实施培根铸魂行动,提高教师队伍素养

优化教师评价机制。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学校”评选为抓手,建立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三年内,建设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20个,评选“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学校”30所。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各类教师培训“第一课”内容,健全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承诺、失信惩戒机制,将治理师德师风纳入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

完善教师队伍培育。三年内,根据我区公办中小学生源数变化情况,结合新市民学校分流、上级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相关部署等工作,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数,有序新增教师。公办幼儿园编制教师和员额管理教师占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比例逐步提高。加大教育高层次人才和名特优教师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教育人才高地。启动“吾有优师”培育计划:设立新教师培训基地10个,探索新教师成才新路径;组建区“名教师工作室”50个,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三年内,培育15名“苏教名家”、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100名“武进名师”,1000名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争中小学市、区两级梯队教师比例达32%以上。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高教师交流质量,确保每年教师交流人数不少于应交流人数的15%,其中骨干教师数不少于交流人数的20%。继续推进“1+X”绩效工资改革,激发队伍活力。巩固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备案聘用教师保障,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完善编外教师收入提升机制,保持队伍稳定。

(五)实施卓越领航行动,打造一流校长团队

优化校长选拔模式。严格校长选任程序,强调德才兼备。建立“武进区教育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梯队库”,三年内充实后备库人才600名。实施“未来校长”培养工程,依托教育系统优秀青年教师培训班、中层干部能力提升班等,三年内重点培养校长、副校长后备人选300名左右,为建设高质量队伍奠定基础。推行“武教英才计划”,制定激励政策,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创新校长培育方式。构建全面提能的培养体系。依托校级领导任职资格培训班、“武进教育讲堂”、“校长聚焦课堂”等载体,实施精准施培。继续开展好“名校长工作室”系列工作,成立“名校长成长俱乐部”。采取“内修+外研”和“递进式导师制”培养模式,助推校长专业成长。开展校级领导职级制改革试点,三年内评选星级校(园)长100名,星级书记30名,为促进武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校长监督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队伍。严格落实《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强化监管职能。建立校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开展综合分析。建立立体监督网络,实施巡查计划,三年内巡查学校30所,离任审计100%全覆盖。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校长队伍。

(六)实施“集团化3。0”行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加快品牌名校孵化。针对武进教育实际,着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知名教育品牌,依托名校优质资源和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孵化计划,采取“名校建新校”模式,对新建学校实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名校集团化办学支持政策,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区域内集团校师资互派计划,加强对集团发展性绩效评估监测考核。完善名校资源的动态再生发展机制,重点板块新建学校实现100%名校资源全覆盖,推动武进核心区域教育的整体高品质发展。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依托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管理共通、师资共育、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探索以集团为平台的教师交流轮岗模式,引领校与成员校每学年互派不少于5人的交流教师团队,实现学科全覆盖,逐步实现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的共享。深化城乡一体化教育协作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以“硬件设施更新+师资队伍升级+课程文化培育”发展模式,为乡村学校赋能,推动学校提升办学品质,让乡村学校迅速成长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城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三年内打造优质乡村学校15所。

促进优质学校成长。充分发挥中坚部分学校的力量,成立“优质学校成长”联盟,强化竞争合作机制,统一联盟内素质教育考评标准。制定学校三年成长计划和发展规划,召开联会和论坛,提升学校主动发展能力,在创新管理、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互相学习、携手共进,促进学校成为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发展共同体”。通过高质量的校际协作共享,提升武进优质教育群体质量,打造培育一批新的市新优质学校和知名教育品牌。

(七)实施产教融合行动,建设职教创新高地

推进产教融合政策落地。建立产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武进区产教融合促进办法》,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进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充分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试点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1—2个。制定《武进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建设指导意见》,聚焦区域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和骨干院校,组建产业学院集群1个,联合区域中小企业共建企业学院N个。完成常高职产教融合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提高校企协同育人质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协同育人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实施。出台《武进区产业导师评聘办法》,推进校企互聘兼职的双师队伍建设,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3个。制定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在企业建设校企一体化教学工作站10个以上,建设省级、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升实践教学比例。推进校企共同研发课程,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共同指导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双创大赛”,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主动融入“两湖”创新区和最美湖湾城建设,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职业教育供给,区内对口合作企业100家,每年为地方培养实用人才1000名。研究制定武进区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管理和激励办法,锚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和建设,每年培育省、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不少于2家,力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取得突破。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园区联结,探索建立基于“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共建”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促进城市、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共同提升。

(八)实施平安校园行动,提供和谐安全保障

建设高质量平安校园。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建设,压实校园安全责任,优化部门联席联动机制,完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工作,依托校园专属网格系统推广使用,全力防范消除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努力把每所学校建成安全标准更高、稳定基础更牢、师生员工更满意、社会各界更认可的高质量平安校园。20xx年创建为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

推进校园安全保障工程。推进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总结推广一批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及周边治理经验成果。推进全民安全教育工程建设,加大硬件设施设备投入。着力开展校园智慧安防建设,三年内建设15-20所“智慧安防校园”。大力推进校园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三年内完成全区20所公办幼儿园消防设施改造任务。

深化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深化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用好武进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制定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方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体验和技能训练。推动安全教育实践(体验)阵地建设,每年建成1所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逃生自救等为主题的综合性中小学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体验式安全教育,开展多样实操和培训课程,提高全体师生的应急意识和安全素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区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委办局及各地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形成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不断增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形成工作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强化资源保障。结合“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和最美湖湾城等布局规划,编制《武进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xx—20xx)》和武进“两湖”创新区域教育专项规划,推进“两湖”创新区基础教育配套建设,优化全区教育规划布局。高效率、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教育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推进《武进区教育“强弱项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三)强化宣传保障。充分提炼武进教育发展理念,打造“吾有优学”品牌特色,每年举办“教育发展论坛”“教学成果汇报会”,宣传推广教育发展成果。整合媒体力量,深度报道武进教育特色亮点,形成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格局,切实提升武进教育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组建“武进教育好声音”团队,提升宣传队伍素质,营造教育发展和谐氛围。深化跨区域、跨层次教育交流,进一步输出“吾有优学”品牌,提升武进教育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强化督导考核。区委、区政府将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纳入对各乡镇及区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区委、区政府将教育工作作为督查重点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高效落实。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3

提高全市商务系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实施我市“十二五”商务规划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六五”普法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突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巩固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进一步提高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为全市商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和法治环境。

二、普法对象与主要任务

普法对象:市商务局机关、各县(市、区)商务局、直属企事业单位全体在职人员。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治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要加强对《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物权法》等法律的理解和掌握,要及时学习和宣传“六五”普法期间新出台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权益相关的法律,不断增强守法意识,为维护法律和自身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作出应有的努力。

2、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是从事、管理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直接法律依据。进一步学习宣传流通、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提高全市商务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促进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商务法律的了解。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促进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学习宣传公司法、合同法等民商事法律制度,进一步学习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深入学习宣传国际经贸规则。深入了解和运用国际经贸规则,是实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一步增强履行入世承诺、应对贸易摩擦和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继续学习宣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条约、规则、惯例等,进一步增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了解、把握和运用。

4、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是推进法治实践。要着力推进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提倡和学习宣传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经济管理。要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积极探索和推进依法行政的实践形式,全面推进商务系统依法行政。

三、组织领导

市商务局成立“六五”普法领导组,负责制定并领导实施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的工作方案,决定“六五”普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实施方案,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协调各县(市、区)商务局和直属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和普法督导检查等工作。

各县(市、区)商务局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六五”普法工作,成立“六五”普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本县(市、区)商务局“六五”普法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和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部署安排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和活动。

四、工作步骤

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前,市商务局制定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商务局制定本县(市、区)“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县(市、区)商务局要将“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和“六五”普法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组成情况报市商务局“六五”普法领导组办公室备案,并提供一名以上普法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下半年,市商务局组织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通过自查、抽查等方式,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同时组织迎接市“六五”普法全面考核,推动“六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完成。

五、工作要求

在实施“六五”普法过程中,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

1、加强依法行政法制制度建设。要大力推进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立法,为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供法制保障。要切实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程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2、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大力推进领导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支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活动,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将法律知识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廉政教育,将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横向工作联络网,建立和完善县(区)、市二级商务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纵向工作联络网,形成健全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加强专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加强法制宣传队伍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和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各类法制宣传队伍在商务法律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全省普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全市商务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水平。

5、进一步创新丰富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辟商务法制宣传栏、专题、专版,固定时段、版面、栏目,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商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法制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普法网站或网页,加强商务法制宣传,发挥现代网络传媒优势,扩大商务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6、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月、纪念日和法律生效日等时机,通过网站、期刊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商务法律知识。要在日常工作积极宣传商务法律知识,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促进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

7、加强沟通交流。市商务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商务系统普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加强对各县(市、区)商务局依法行政、法律培训、法律调研等方面的支持。各县(市、区)要加强与市商务局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市商务局上报本单位“六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六五”普法中存在的问题。

8、进一步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保障。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为落实全市商务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方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创造条件,在人员、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保证“六五”普法工作正常开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4

一、总体方针

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教师精英队伍,建设窗口示范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重铸汝南教育辉煌。

二、规划内容

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进”的发展目标,确定“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抓班子,实现中、小学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抓调整,结合xx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3年内在xx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学;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初中等10所示范性初中。达到城区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5—6所、小学5—6所、民办幼儿园2所,实现高中、初中向县城聚集,小学合理布局并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的目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进程

高中教育。

1、建立高中校长竞聘制度。高中校长职位空缺,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推荐空缺职位2—3名拟任人选,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共同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后由教体局直接管理,对新任校长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第一年为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任期内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由教体局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作为其任用依据。此项工作 进行。

2、建立教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教师队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教师队伍结构。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初中任教;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任教。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教师中招聘39名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充实到我县高中教师队伍。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教师队伍。此项工作20xx年2月结束,20xx、20xx年引进名额,将根据当年县直及汝宁镇空编情况而定。

3、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教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20xx年2月进行,20xx、20xx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岗,也按照进行招聘。

4、加快普通高中建设。20xx年在原实验中学北边新建一所占地200亩、拥有90班规模学位5400个普高一所,20xx年5月开工建设,20xx年投入使用。20xx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县城区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

初中教育。

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初中及中心校校长形成职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采取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对新聘的初中校长及中心校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此制度即将出台,20xx年3月完成两所中心校副校长、两所初中副校长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

2、建设示范性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20xx年前,把部分乡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初中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三门闸、三里店初中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xx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可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在中心乡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庙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铺初中、三门闸初中、王岗初中、官庄初中10所学校为示范性初中,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3、招聘初中教师,服务初中教学。根据20xx年形成的空岗,20xx年预计招聘初中教师58名,其中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5名,剩余编制根据需要招聘。此项工作20xx年5月进行。

4、加快城区九年一贯制初中建设。在新建普高北边新建一所占地面积300亩、拥有初中120班、小学36班规模7620年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一所,20xx年5月底开工建设,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西豫洲大道中段新建一所占地300亩、拥有初中部120班、学位6000个、小学36班学位1620个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20xx年4月底前开工建设,20xx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达到xx区初中5—6所,实现初中学生向县城集结的目标。

小学教育。

1、实行农村小学校长竞聘选拔制度。农村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参照初中及中心校长竞争上岗条件和程序在本乡镇进行,竞聘结果上报教体局履行任命手续,由各乡镇中心校负责管理,严格按照考核结果用人。此项工作每年8月份进行。

2、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20xx年年底整合53所小学的基础;20xx年整合农村小学45所,保留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152所,建设寄宿制小学38所。高年级学生向由初中腾出所办的寄宿制小学或向县城xx区新建小学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级教学点。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学科不配套、课程开不齐的`问题。

3、招聘小学教师,充实一线力量。20xx年预计招聘农村小学教师162名,其中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英语教师各17名,语数教师94名。今后两年招聘小学教师数额将根据每年因形成的空岗而定,但体、音、美专任教师不低于招聘总额的30%。此项工作每年5月份完成。

4、加快城区小学建设,实现小学教育公平。随着城市规划调整、xx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在xx区天中广场北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xx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东北区信义路东与王家巷北段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xx年3月规划,20xx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把大量的农村小学生吸引到县城上学,部分小学生留在中心集镇就读,让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小学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

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的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总投资8000万元的xx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建设分三期完成:20xx年4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xx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完成分流招生1500人,达到30个教学班。20xx年4月底,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40班规模、可容纳xx名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生活用房,并添置部分专业实训设备,预计招生xx人,达到在校生3500人规模。20xx年4月底,三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校区所有规划项目及实训设备投资,全部建120班规模的示范性职业学校,预计招生2500人,达到在校生人数6000人。

学前教育。

办好县直幼儿园,以引导、示范全县学前教育。吸引外资在城区兴建民办幼儿园2所,将学前教育推向社会,鼓励幼儿园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建立奖励机制

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43元。依据高考成绩设先进学校奖、优秀校长奖、突出贡献奖、名次奖、进线人数奖、名校录取奖、高分考生奖和学生奖;依据中招成绩设学校人均积分奖、优秀校长奖、单科优秀率奖、突出贡献教师奖和乡镇万人均分奖;依据小学毕业毕业水平测试成绩设先进学校奖、优秀校长奖、单科成绩奖和突出贡献教师奖;依据初中控辍保学工作评估方案设控辍保学工作先进学校奖、控辍保学工作优秀校长奖和优秀班主任奖。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5

为确保《桂林市雁山区推进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雁政字〔20xx〕3号)和《桂林市雁山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区委教〔20xx〕1号)目标任务有效落实,现将《〈桂林市雁山区教育局推进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和〈桂林市雁山区教育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以下简称“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园、局各办要将落实《桂林市雁山区推进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以下简称“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桂林市雁山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纳入本单位本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部署,积极推动本单位本部门承担的各项重点工作,逐条逐项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领导负总责、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全员参与全力落实的责任机制。相关单位、部门要积极配合责任单位,全力抓好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工作。

二、统筹抓好落实

《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桂政发〔20xx〕34号)《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推进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市政〔20xx〕5号)要求制定的我区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对自治区、桂林市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所做的具体细化,力争通过3年时间,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是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持续深化教育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争创桂林一流教育。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将这两项重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部署,统一抓好落实。

三、制定实施方案

各责任部门要对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量化,对指标类、项目类任务要明确阶段性目标;对不能量化的工作任务,要有具体工作落实措施,明确具体负责人、督办责任人,明确工作进度、工作时限、具体措施等。落实分工任务过程中还需增加责任部门的,由责任部门商有关部门确定。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和责任部门要求,制定涉及本部门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四、建立工作机制

各责任部门要坚持负责人具体负责、整体协作的原则,完善难点问题协调解决机制。责任部门要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对经协调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应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及时向责任领导报告。相关责任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助责任部门开展工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责任部门要建立节点倒逼机制,将全年目标任务落实到各阶段、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动态跟踪,以节点落实来倒逼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问题分析报告制度和工作进展反馈制度。建立核心指标推进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区教育局督导办将于每季度结束3日前进行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五、强化督查考核

区教育局督导办要建立《任务分解表》落实情况台账清单,逐项跟踪督查;要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在20xx年和20xx年年底由区教育局督导办开展专项督查;要建立定期汇报机制,20xx年和20xx年年底由各责任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

各责任部门要将重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督查计划,进一步完善督查工作制度,经常性开展工作检查,督促责任人加强管理,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六、按时报送材料

请各责任部门于20xx年7月起,每月10日前将上月工作进展情况,20xx年1月10日前将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通过邮箱报送区教育局督导办。联系人:刘开娥,联系电话:8991650,18978674532,邮箱:ysqdd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