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习中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学习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可以激发学生求异和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纵观高中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学习中反思能力的提高都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师生都容易忽视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越来越觉得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现在与大家分享。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必要性。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 学生缺少自主探索、自我反思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特别是忽视反思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让学生不仅明确学习什么, 而且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习。因此, 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 还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例如,学习直线方程的5种形式后,学生经过反思,了解5种形式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可以相互转化。使学生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 学会反思性数学学习。数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 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其次,强调预习提纲, 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应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而且引导学生在预习后, 再回顾一下预习的内容和过程, 多对自己提问题。例如, 本节主要研究了什么?有哪些概念、公式、定理?自己理解了多少?书中是怎样解释的?定理、公式的证明有没有用到学过的知识?如果有, 是哪些?自己能不能独立把例题做一遍?对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认真推敲了吗?通过这样的反思训练, 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反思意识, 促进学生学会预习, 学会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反思和反复推敲、自我评价, 并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 主动探究和深入探讨教学内容,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能力。

第三,强调课堂小结, 培养学生的反思兴趣。课堂结尾的小结若设计得当, 不仅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 引发对课堂认知及自我认知结构的再认知。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课堂小结的设计, 形成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培养反思能力。

第四、强调课后回顾、检验, 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当天所学内容、自己的听课情况及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针对调查结果, 例如, 在学习完抛物线这一节课,可给学生设计出类似以下的反思问题, 来培养反思习惯: (1)今天所学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是什么?(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什么4种?与前面的椭圆和双曲线有什么不同?(3)学生自己反思哪些知识还不懂,及时问老师,弄懂为止(4)在以后的预习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是什么?这样,就给学生在课后理清自己的思想、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 从而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后反思习惯。同时, 教学中若能有针对性地在每节课后再设置一些思考题, 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本节课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深刻理解其含义, 挖掘本质, 并且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 则可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反思能力。

第五、强调解题过程的回顾,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解题反思贯穿解题学习的全过程, 也是对解题的元认知过程。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 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 虽热衷于大量做题, 却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往往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维方法、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的概括, 导致获得的知识系统性弱、结构性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满足完成解题过程,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

第六、掌握好反思手段。(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学习因素是否科学合理,回顾自己思维过程是否紧凑、严密,是否出现偏差,是否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写学后记、小论文及时准确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总结经验,贯通新旧知识。(2)、勇于面对各种错误,认真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细致地做好除“根”工作,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把失败当成成功之母。通过学生自己的订错本,积累学习中所遇错误,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3)、我们在提问、举例、讲评问题时,要倡导“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一题,题目引申变换”的训练,并根据所教对象和内容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由浅入深、多层次多变化的问题,启发探索、诱导反思,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4)、学生的反思不应该是自我封闭,而是开放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别人多交流多争辩,同时不断反思,使问题明朗、清晰,这样可使学生理解问题更严密、更深刻。(5)、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死代公式”“套用经验”,妨碍发散思维的开展。因此学生的反思不能脱离实际,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与实际相比较,检验反思是否正确,找出问题的所在。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