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阳都县通称为诸县,该县居有众多葛姓人氏,势力极大,为区别于其他郡县的葛姓人家,便逐渐形成了复姓“诸葛”的家族。

历史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的祖父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京城警备司令),以清廉严正著称,得罪过不少权贵。到了诸葛亮父亲诸葛珪这一代,家族已经不再显赫。诸葛珪字君贡,曾任泰山郡丞,死得早,因此没有什么业绩。其叔父诸葛玄善于交际,文才颇佳,和这一带的地方长官袁术、刘表皆有往来,政界关系不错。

诸葛亮九岁时,母亲章氏便已去世,三年后父亲也去世。诸葛亮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排行老三,长兄诸葛瑾,弟弟诸葛均,另有一位姐姐。由于父母早亡,他们全靠叔父诸葛玄接济度日。后来因逢黄巾之乱,诸葛玄便带着他们一家,迁居荆州牧刘表所辖的襄阳城,并在此附近的南阳山区定居下来。

诸葛亮十四岁时,诸葛玄被反董卓集团的南区领袖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今江西南昌附近)。诸葛玄便带着年幼的诸葛亮姐弟们前往赴任,并借以暂避祸乱。年已二十一岁的诸葛瑾决定另谋出路,以免寄人篱下,几经思索后,应东吴权臣鲁肃之邀,远赴江东,从此家人离散,各奔西东。

不久,朝廷又派朱皓为豫章太守,使得该职位闹了双胞。朱皓上任之时,于扬州刺史处借来大批军队,直接向“名不正言不顺”的“非王牌”的诸葛玄施压。此时袁术正准备与曹操交战,自顾不暇,无法给予诸葛玄以实质性的帮助。无奈之下,诸葛玄只得匆匆撤离。

诸葛玄便去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刘表颇为热情地接待了他。一年后,诸葛玄忧郁成疾,一病不起。刘表念及旧情,仍给予诸葛亮一家物资上的帮助。这一年里,诸葛玄结识了一些文人名士。

由于刘表的关系,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荆襄名门庞德公的侄子庞山民。十六岁的诸葛亮决定带着弟弟独立生活,不再接受荆州襄阳府的“人道主义援助”。兄弟两人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外的隆中安顿下来,躬耕乐道。

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师承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并说孔明同庞统、徐庶等人是同窗,但在史书《三国志》甚至小说《三国演义》(当然小说的说法不一定完全可取)都没有点明诸葛亮的老师是谁,但从种种迹象显示,不难推测。

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荆州交游甚广,和司马徽、庞德公、庞统、习祯、马良、徐庶、孟公威、石广元乃至岳父黄承彦等经常交流,这些人虽不能说是诸葛亮的老师,也在师友之间,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荆襄之地一向是清流派根据地,共有六大豪门,分别是庞、黄、蒯(音kuai,上声)、蔡、马、习。其中庞家力量最大,庞德公慷慨重义,交游甚广,颇有学问,他为诸葛亮取了“卧龙”的外号,可见对其才气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暗喻其如同蛰伏在大泽内的龙,一旦气势造成,便可青云直上,施展非凡本领。于是,一夜之间,诸葛亮成了该地的名人。

另一位势力上仅次于庞家的,是位于沔南的黄家。黄承彦高爽开列,是荆襄地区的名宿,也是刘表妻舅蔡瑁的姐夫。他与庞德公一样,婉言拒绝了刘表任何出仕的邀请,而一直保留在野豪族的地位。黄承彦也十分欣赏诸葛亮,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而“少(年轻)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的诸葛亮居然随即欣然接受。当时之人也难以理解,因此常被人以此为笑乐,乡里做谚唱道:“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至于诸葛亮择偶的心态,史书未作任何交代,有后世好事者,非要说是孔明为了讨好黄承彦,以结交名士,使有益于自己的事业。然而,诸葛亮此时已获得了庞德公、司马徽的器重,在名士派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根本没有必要去刻意讨好黄承彦。并且从其日后对刘备政权“鞠躬尽瘁”的作风来看,诸葛亮绝非现实派中的功利主义者。诸葛亮后来做了丞相,亦未曾纳妾。

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过去是齐国的地方。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其中具五民。”指出这里经济力量旺盛,文明程度因此也高于其他地方。思虑周密、好作议论、决不轻举妄动等性格,的确相当明显地体现在诸葛亮身上。该地另一特色便是齐国的兵学思想,齐军“怯于众斗”——怯战,因此更用心于研究战争的技巧和方法。姜子牙的兵法学是战争的原则,也是生意者的策略。一代兵学宗师孙武,也是齐国人,《孙子兵法》中的准备和应变功夫,相信与齐国的传统处世哲学有关。此外,《鬼谷子兵法》也是以齐国为其发源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是在这里学成的。

诸葛亮青年时自比管乐,又好为《梁父吟》。管仲是齐国的贤相,乐毅是占领过齐国大部分土地的名将,《梁父吟》虽然模糊,但现存的一首讲的正是齐国名相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由此可见诸葛亮的齐国情结甚为浓厚。

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吕尚,即姜太公,传说中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的关系,也是一个君臣典范,孔明出山,与文王访姜太公相似,但也只是凑巧。姜太公助周文王、周武王出谋划策和领兵打仗不必说,他封到齐国以后,也很有作为:“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依其道,首先是要自己专政,然后是修内政,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而齐桓公则闲在宫里。

乐毅为燕伐齐,则是自己挂帅,纠合五国兵力,联合起来统一伐齐。

晏婴在齐国执政,贡献亦颇多,而且很有外交才能。

此四人的故事人所熟知,而且太公、管仲、晏婴均有著作传世。太公的兵法真伪难辨,但《管子》和《晏子春秋》算是比较可信而又详尽的著作,乐毅有无著书不详,但文章传世是真的。孔明生活的时代,读到这些著作应该不难,并且司马迁的《史记》里都有关于这些人的传记。孔明自比管乐,好为《梁父吟》,则可以肯定他熟读了这些著作。

诸葛亮的思想、言行以及人生观,显然和齐国的传统文化有联系。从其行为看,也很像这些人。《隆中对》有似太公对文王,说孙权有似婴子使楚,内修蜀政则似太公、管、晏,东和孙权联兵伐魏则有似乐毅。因此,可以说这几个人是孔明的老师。

此外,孔明还另有家学,可以解释为他的执法用刑。孔明的思想,以法家为主,同时也兼有儒家、道家的因素。孔明隐居似道家,治国似法家,修身似儒家。孔明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汉书》中有诸葛丰传,是一位类似于包公的人物,执法甚严,为抓一个犯法的宠臣竟敢追到宫里去,最后竟以此丢官。因此,诸葛丰也是孔明的老师。

诸葛亮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搜集了相当的局势信息及情报,此时才高于众,自比管乐,时有名士司马徽夸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为他日后出山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此时的诸葛亮需要做一个简单而明智的抉择,就是既然出山,便要选一个天字第一号的大题目做。

刘备在三顾茅庐时曾听到许多言志诗,比如: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口气,俨然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大气概,把天下英雄,都当成捏在手里的棋子。)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却是贤才对明主的呼唤。)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这又是感叹汉室的倾颓,后面几句言不由衷,实在是技痒难耐,不遇明主耳!)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这分明又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不是我没本事,而是你们做主子的行不行!)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又有点袖手旁观者急于入局的意思。)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看似闲适,却分明是“我都闷死了,成天睡大觉。”)

这些诗有些号称是孔明作的,有些是别人的,却都流露出孔明等人的心态:苟全性命于乱世,做了多年的旁观者,研究者,急于想寻找明主入局,大干一番。这些人中,司马徽、黄承彦等年纪大了,不想再有所为;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务于精纯”,是“州郡之才”,后来在魏国做官,混得并不得意。诸葛亮更是一改儒生谦逊之特性,自比管乐,显然有想引起天下英雄注意的意思。不过,诸葛亮毕竟不同,他既要引来英雄豪杰的注意,又要对这些所谓的“英雄”进行分析和考查一番。

他在出山前已经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和选择何人为主子。《隆中对》的时候,天下局势还不是统一前的拂晓。

当时的曹操集团,已经统一了北方。曹操征战多年,灭“国”无数,不过是袁术、吕布、袁绍、张绣等人的地盘。因此只能说曹操是割据势中最强的一个,他并不是统一的“象征”,只是有统一的雄心和要求。他手下谋士如云,将官逾千,已不再需要为他打天下的人才了,因此“管乐之才”已经不是很需要,最缺的当是那些为他治理各州郡的“州郡之才”。

东吴的孙权,信奉着“曹操不可卒除,汉室不可复兴”的论调,只想划江南北而治,割据一方,其目标也基本上实现了,所需的也是“州郡之才”,因此,亦无孔明的用武之地。孙策的好友周瑜却是深得孙策心传,专以进取为事,可惜后来他偏偏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他身后,东吴就更没有统一的人才了。

当时还有几个“主公”可以供孔明选择,比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又都是汉室宗亲,且据有一方土地,但此二人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正是别人宰割的对象。更何况诸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韩遂、辽东公孙渊之属则正是想割据的“自守之贼”,这些人自己割据一方,以观天下之变,不配做孔明的主公。

而身无寸土的刘备,却是个胸有大志的英雄人物,有统一天下的理想。他外有仁德之名,内有枭雄之实,又是当今大汉皇叔,属“正统”,在政治上和号召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不过,选择刘备做主公,题目的难度就大了许多,题目即为“兴复汉室”,不过这正合孔明之意,所谓英雄需用武之地!因此,刘备也是孔明的必然选择,而绝非偶然。

其实“兴复汉室”这个伟大理想,三国的大多数英雄开始时都有的。曹操是第一个,他纠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见诸侯各怀私心不努力,感到非常气愤和失望,还写了不少慷慨激昂的诗。后来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却发现汉室与他并不同心。上朝时汉献帝按古礼架起刀让他过门,吓得他再不敢上朝。董承、伏完等人先后和他闹别扭,寻他的是非,想暗算他,“兴复汉室”的理想,到了别人嘴里变成了“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的理想便半途而废,他干脆做起了周文王的美梦,最初辅佐他的二荀叔侄也因此与他决裂。

东吴的孙坚、孙策和后来的周瑜,都是有统一理想的英雄人物。他们是想以江东为根据地,进而统一中原。孙坚攻打董卓最出力,到了洛阳,收拾董卓的烂摊子,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他获得传国玉玺,却被袁术暗算夺走。其子孙策也是个英雄,平定江东后,准备抄曹操的后路,袭取许昌,迎还汉帝,却突遭暗算而死。孙策一死,由东吴来统一天下的理想就没戏了,其弟孙权不是那样的人才。他抛开汉室不管,定下心来做江东之主。

刘备这个“半真半假”的汉室宗亲,“兴复汉室”的口号喊叫得最响亮。但从他后来为关羽报仇,不顾一切地去打孙权,可以看出刘备的“兴复汉室”也只是个幌子。

唯有诸葛亮自己认了真,他在茅庐里答应了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妙计和以后“兴复汉室”的长远战略,准备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它。但不幸的是,这条妙计屡屡被打折扣,让诸葛亮逐步走向被动。

公元208年,刘备总结自己多年以来的经历,认识到自己需要运筹帷幄之谋士辅佐,为此他决定邀请智者来为他出谋划策。先是在新野平白地得到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军师单福(徐庶),帮着他打了几次漂亮仗。此时的刘皇叔,仿佛心意已足,可以“登东山而小鲁”了。偏偏单福又中了曹操的奸计,母亲被擒,方寸大乱,闹着要走。临行交待了自己真实身份是“颖川徐庶元直”。走的时候,刘备恨得要砍掉树林,因为树林挡住了视线,不能看见远去的元直。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元直竟去而复返,向刘备推荐比他才高十倍的诸葛亮,解开了“伏龙凤雏”之谜。

从此之后,刘备每见一陌生人,便以为是卧龙先生诸葛亮,简直都要想疯了。开始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刘备听说道貌岸然,就以为是孔明。水镜先生给他讲了诸葛亮的出身和为人,刘备越发地崇拜,说:“何颍川之多贤乎!”听说孔明自比管乐,关羽、张飞二人不服,水镜先生干脆大为孔明做广告,正面的广告不算,又从反面入手,说:“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卧龙出来呕心血也?”、“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等,引得刘备越发心痒难耐。

后来他不畏三次奔波的辛苦,虔诚地拜会了诸葛亮。于是,一个漂泊乱世、白手起家的英雄皇叔,一个流离凄苦、自比管乐的盖世英才;一个不屈不挠地恳求、邀请,一个审时度势、谨慎地承诺、大胆地策划--终于有了“鱼水之欢”的龙虎风云会,成就了旷古难遇的肝胆君臣。

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隆中对》决策,阐述自己的战略思想的。根据决策,刘备应先取一席之块以作根据,然后兵分两路一统中原,以实现刘备和诸葛亮的平生之志。刘备在世时就完成了夺取根据地的计划,统一的事后来就由诸葛亮自己承担,他六出祁山,征战数年,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如果急于要求“天下统一”,在《隆中对》时,诸葛亮能提出的办法无非是投降曹操。劝刘备降曹,倒不如孔明自己去投曹。

刘备降曹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刘备第一次投曹,就有人劝曹操杀了刘备,只是因为天下未定,曹操害怕断了人才来投的路,也不愿承担害贤的名声。后来刘备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寻机逃出了许昌。此后就再无可能与曹操重新和好了,投降是死路一条。

曹操残忍好杀,猜忌多疑,像刘备、孙权这些人,投降就是自寻死路,鲁肃在赤壁之战前便对孙权做了如此分析。

诸葛亮当时只有二十七岁,是个躬耕陇亩的年轻隐士。他少年时候虽有过流浪逃难的经历,成年后的足迹却未出荆襄;其交游虽不乏名流,但都是山野闲人没有参与过军国大事。他能够对天下形势有如此精辟的分析,不能不让人由衷地佩服。

诸葛亮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但其名义上的执行者刘备,却未完全依照《隆中对》的思想办事。关羽和刘备两个,一前一后,都违背了他的意思。关羽不合时宜地用兵,不注意“东和孙权”,被吕蒙抄了后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自身不保。使诸葛亮“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战略成为空话。不久刘备又不听劝阻,非要兴兵打孙权,落得个兵败而归,大伤元气,自己半身不遂。诸葛亮气得只好埋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又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但刘备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同宗刘表,没有及时打定主意夺取荆州。及至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被迫与东吴联手打了一个赤壁之战,虽然后来荆州连借带赖算是到手了,可荆州的.元气大伤,被孙曹两家夹在中间,不复当日之势。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主政。积累了几年实力,终于开始兑现以前的诺言,“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但因为没了荆州的侧应,势单力薄,只能勉强为之,在不太可靠的《后出师表》里,他悲哀地说:“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而六出祁山、统一中原竟成画饼。

孔明出山的目标最终没有完成,但来去光明磊落,与苏秦、张仪相比,真有霄壤之别。杜甫后来写诗感叹惋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与《隆中对》略有相似的观点,鲁肃、庞统、法正都先后表达过,但后者相去甚远。有人说那不过是老生常谈,不足为奇;也有人认为那是荆襄士人集团的集体成果等等。这些说法虽然能够各圆其说,但都没有切中要害。一般人注意的是《隆中对》的“策划方案”属性,认为它应该是刘备集团的指南针,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答卷”属性。若是从这一属性出发,则由此可见前面几种说法很容易不攻自破。

刘备的“三顾茅庐”,既可以理解为思贤若渴,上门求贤,也可以理解为“证明”和“考试”。刘备急需人才,徐庶给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一天下罕有的奇才,并说这个人不能“招之即来”,必须上门恳请。刘备为人,素有礼贤下士的风范,他也有足够的工夫去跑三次路,上门去找。但身为天下枭雄的刘备其想法绝非如此简单,他最想做的,应该是验证此人是否真是天下奇才,有无重用和信任的价值。

刘备虽然在机变谋略上稍逊曹操一筹,但在三国时代也是数一数二的雄才。从他的各种行动和言语,可见此人对天下大局、人心权谋素有深刻的认识。被吕布和袁术逼急了,他能顺利找到曹操做靠山;在许昌有危险,他能顺利从曹操的手下逃脱;曹操率大军来伐,他寡不敌众,又能顺利地逃到河北袁绍处;袁绍失势,他巧耍手腕又跑出来,顺利投奔刘表。当曹操忙于北方事务,中原空虚时,他又及时劝说刘表袭击许昌。刘表坐失良机悔恨不已时,他能够沉着镇定地劝说刘表再待时机。

曹操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善谋略善用兵善玩弄权术,天下群雄,在他眼里皆庸碌之辈。但在曹操的强势猛攻下,逃脱次数最多、终究没打垮的也只刘备一个。刘备打不过曹操,除了智力上、军事能力上的差异之外,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人才、经济后盾和根据地与曹操相抗衡。

诸葛亮《隆中对》中那些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进入刘备耳朵以后,的确让刘备茅塞顿开,满心钦佩。但使他产生的感觉绝不止豁然开朗,还应有“深获我心”、“与我心有戚戚焉”。曹操胜袁绍是出于人谋,曹操不可争锋,孙权江山已固,荆州益州的重要性和可取性等等,刘备是心知肚明的,只是相比之下,刘备在战略、谋划上远逊诸葛亮。

所以当诸葛亮说完以后,刘备的表示是:“善!”就是点头说好而已。根据史家的用词习惯,刘备事先如果是糊涂的,被诸葛亮点明以后,他应该有类似于“欣然”、“恍然”、“豁然”等表情,或者追问上两句,请诸葛亮谈得更细一些。可是没有,刘备说了一句好就完了,以后的事,是“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回答非常成功,这番话证明了他虽然年轻,但是个熟悉天下局势的明白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就此一点,在刘备已是一个可以重用的贤才奇才了。用一番话就通过考试并嬴得明主的终生信任,实是诸葛亮非凡才智所致的洪福和殊遇。

后来曹操“百万”大兵压境,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战后,刘备集团继续并努力维系孙刘联盟,共同抗曹;避实击虚,不与吴军争风头;发挥原有优势,大力争取、招揽荆襄人士;以灵活的手段,用商讨、请求等方式,扩大领土范围,迅速由弱势转而为强盛,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大局面。这个成绩,既与刘备本人自己的雄才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有关,也和诸葛亮等谋臣的高明策划更是密不可分。

在曹操势力威胁下,孙刘联盟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这个大前提决定了孙权集团的选择。虽然孙权集团内部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周瑜等人多次提出制约刘备的方针,但因为刘备集团高度的灵活性和策略的合理性,消解了一切阻力。

此时的诸葛亮虽然很年轻,但性格谨慎,老成持重,做事不冲动,更有年长的集团首领刘备为其最后把关,所以这一时期,刘备集团几乎没有犯错误,步步成功,为今后入川取益州,夺汉中,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精辟精采,但并不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的“策划方案”。就诸葛亮本人也从来没有津津乐道于《隆中对》,时时、处处按照《隆中对》的条款办事。《隆中对》中的宏观战略,刘备集团一直都在实施,在这一点上刘备、诸葛亮、庞统、法正等都有共识。

刘备既得诸葛亮,后来又有了庞统,两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都可以独当一面。从刘备入蜀可见,庞统是扮演张良、陈平之位,而诸葛亮则扮演萧何之职。两人琴瑟和谐,互为补充。只可惜庞统先折,诸葛亮只得独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