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督导汇报材料

自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宣传动员工作,加强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 展,现将上级督导工作汇报如下:

公立医院改革督导汇报材料

1、基础数据调查、测算情况

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医改前摸底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完成了2011-2017年改革基础数据调查、测算工作。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2017年门诊人次分别为4612人、11799人、15255人,住院人次分别为1081人、2543人、1967人。

2017年1—6月份经过提高服务收费我院上半年增加收入47.81万元,药品零差、检验降低收费减少收入85.79万元。

2、公立医院资产和债务的核查、清产核资工作

审计局于2017年底对我院进行了医院资产和债务的核查、清产核资工作,未出审计报告。

3、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应配套政策的初拟情况

我院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开展了下列工作:

(1)推行便民惠民措施、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2)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3)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开展中医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培训

(4)建立对口支援基层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

(5)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使用率

4、医院改革前期调研、宣传发动、组织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 自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以来,我院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院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上级组织的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及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国家、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医改宣传力度,极大地提高了全院干部职工对公立医院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并组织院内职工学习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使全院职工了解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及医改的重要性。

通过院内大厅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调整医保结算和支付方式,引导病人合理就诊,提倡使用中医中药,推广适宜技术应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行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提高群众满意度。

中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督导汇报材料 [篇2]

为了解各试点地区的做法、进展和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试点地区按照要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近日国务院医改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由部级领导带队,组成12个督查组,对有国家试点县的29个省份开展督查工作。督查立足现有政策,着眼机制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定量考核,深度剖析原因,指导地方实践,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奠定基础。现刊发督查报告,供参考。

一、进展和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中央所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地方蕴含着巨大的创新能力,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形成了一些模式,只要能够“连点成面”,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将改革推向深入。

(一)总体进展。2017年改革呈现的新特点包括:一是组织领导更加有力。省级医改领导小组普遍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工作重点,有9个省份医改工作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同志牵头,8个省份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纳入省(市、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予以统筹推进。二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各地普遍制定了配套政策。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明确了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具体补偿办法;超过半数的省份细化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多集中在完善职称评聘办法方面;近半数的省份完善了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强医疗机构的参与度;近1/4的省份探索推进县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三是试点范围进一步拓展。除1011个国家试点县外,地方还自行确定了352个县(市)作为省级试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总数已达1363个,覆盖全国69%的县(市),其中12个省份实现了试点全覆盖。四是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眼进行制度设计。各省份结合自身实际,先进行调研测算,广泛倾听医院院长、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梳理县级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初步建立。截至2017年12月1日,全国66%的县(市)取消了药品加成,国家试点县基本已全面取消,10个省份全面取消。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除北京市(尚未实施)和浙江省主要依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青海省和陕西省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投入补偿外,其他省份均通

《公立医院改革督导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