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家庭教育作文9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家庭教育作文9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样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我很不赞同。

孩子读书到底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将来投身于社会能够立足罢了。那你没有能力咋混呢?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需求。首先,应从社会实践与劳动中汲取经验。但也得读好书,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不能读“傻”书,要将从书本中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这些都是互相循环的,相辅相成。从劳动中,体会快乐与乐趣。现在的中国家长就是太过于重视学习与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轻视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溺爱不等于爱。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样父母的爱就都献给了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过分地疼爱。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块小石头拌拉一下,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桩,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国家长。当这个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会百般呵护地说:“我的小宝贝儿,没事吧,疼吧?”有些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全面调查一下。这是不是离谱了些,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这不是爱,是溺爱!这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与缺乏自立心理,最终全面的依赖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为一颗小苗,那不经风雨怎能在这多面的社会圈子中,茁壮成长。

我觉得还是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要抓住学习。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再会很轻松。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长大了才能让父母少操点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把所有事情都包下来,那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缺陷。像这样惯养他们,长大了只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我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可我的父母从来就严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务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养。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为自己做饭,时间长了我也便学会了。甚至还能为大家露一手瞧瞧。劳动并不难,不知你愿否?

在激励斗争的社会中,有许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与勇气与他们竞争。能力在于培养。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之间积累经验,这样你才会越走越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断磨练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和管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就像父母常常对我们说的:"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不爱你谁爱你啊!"但是,别让这种爱成为孩子的负担,和束缚他们自由的"牢笼"

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成长日记很受关注,甚至上了热搜榜。日记是南京一位人称"迪爸"的家长为上小学的儿子写的成长日记。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写了几百篇,这些日记有的是与儿子对话的实录;有些是带儿子参加课外活动的记录;有些是针对儿子的行为对生活的反思和随笔。显而易见,这位"迪爸"对儿子可谓是关心至极,生怕错过儿子成长的一点一滴,硬要把儿子每天的言行举止都记录下来。

可是,家长对孩子太过密切的关注反而会束缚孩子的自由成长。家长的过度关注,会是孩子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父母,没有自主独立的能力,对于事情的应变能力差。只要发生一些稍为棘手的问题,就会马上束手无策,等着父母来解决;然而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时无刻地在她的身边,一旦离开了家长,他们就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全部都是因为父母太关注孩子了,何不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处理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成长。如果什么事情家长都伸手去帮助孩子,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力,孩子没有得到成长,将来遇到问题不知所措,说不定就会犯下更大的错误。

蒲公英长大了也会离开妈妈,随着风四处落家;小鸟长大了也会离开鸟巢,搭建属于自己的家;小树也终有一天会离开大树的怀抱,独自迎接暴风雨的来临。

关心,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好事但是,千万不眼让这种关心与疼爱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要让孩子做一个永远也断不了奶的人,适时侯也该让他"断奶".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乐清“狼爸”失手,6岁宝贝不幸死亡的案例再一次给家庭教育敲响警钟,教育是慢的艺术,要一步一步来,急功近利,往往事与愿违。

许多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天真无邪的越来越少,“小大人”越来越多,什么都懂,不该懂的也懂。这样的教育,是否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影响很广,个别狼爸虎妈成功的案例也让人砰然心动,许多培训机构也拿这句话当广告词,吸引人。生活中,有多少人想过,孩子的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呢?是学习成绩,是身体素质,是习惯态度,还是童年的快乐……我觉得有些家长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以偏概全了,仿佛不能输,就单单指学习上要多学,要快学。新华书店,学生用书最好卖;培训机构,孩子的项目最红火,就是家长这种思想在生活中的体现和缩影。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多点本领,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家长要慢下来,留出时间,留出地方让孩子自我成长。

不可否认,现在生活节奏快了,有些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工作,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孩子,没有真正地与孩子一起玩过,也不了解孩子点点滴滴,心里呢,又希望自己的孩子领悟快,懂得多,零失误,快快长大。其实教育是慢艺术,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是有的家长用的是快餐式教育方法,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一分钟也不愿意延迟,马上骂嘴皮子,甚至进行棍棒教育,对孩子缺乏最起码的耐心,快刀斩乱麻,立等效果,要孩子服从。这样的思想存在,生活中出现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孩子犹如田间的小禾苗,一次倾盆大雨可能会害了它,他们真正需要的一天又一天的阳光雨露。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的孩子可以走的.快点,有的孩子,你要停下脚步,等等他,有时等一会儿,有时还要等很久。一个孩子一个样,培养孩子要警惕人云亦云,注意因材施教。一个孩子的不幸,希望让更多的人懂得教育是慢艺术的道理,请允许我们的孩子犯错,只要你细心照料,请相信春天到了,总有花开的时候。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20xx年,留美博士黄全愈的

这段话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想,这位留美博士非常明确的传递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是集体失败,中国人在教育上也整体失败。推广教育是一件长期工程,使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老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家长也不是全能的电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放弃一成不变的经验,平等地交换意见或争论问题。

想想吧,哪个父母在孩子上学前,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了新书包?哪个父母又不是给孩子准备了精神抖擞的行装,寄予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他们给孩子埋下了什么样种子?他们是否给了孩子追求未来的勇气?他们是否让孩子对未来有了明确地认识?孩子上学后,他们又如何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继续给当前的恶性的教育,推波助澜?这些都是我们最担心的。社会环境和整个教育环境的不如人意,就更加需要相对自由的家庭和自由教育弥补上这方面的不足。不让我们中国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能力适应环境。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每个年龄段按月分为12期产品,5个年龄段共60期产品。每期产品包含综合读本、幼儿游戏书、父母读本、DVD、益智玩具5个组成部分。

《开心智趣园》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主题,内容涉及符合孩子需求的各个领域,除了专门的学习内容(如认知、阅读等)外,还特意安排了日常生活习惯、社会礼仪、健康安全、思维能力、逻辑推理、益智游戏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1.综合读本: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主题,设有“生活好习惯”“礼仪跟我走”“健康安全”“走进大自然”“我的小世界”“概念知识堂”“动动脑、动动手”“故事乐园”“奇趣世界”“趣味小实验”等栏目,每期一个主题,读故事,学知识,培养好习惯。同时,为增加学习、游戏趣味性,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书内设置了贴纸、折纸、剪纸等内容,让孩子在剪剪、贴贴,拉拉、翻翻、画画、迷宫等游戏环节过程中开心快乐学习。

2.益智游戏书:着重培养儿童创意和逻辑思维,含“主题学习”、“视觉大发现”、“逻辑推理”、“创意空间”等栏目,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通过动手实践感知空间、培养学习兴趣的快乐天地。

:以虹猫蓝兔BABY为故事主角,结合故事书与游戏书中的精彩部分,形成动画故事,视听结合,生动活泼,符合孩子的心智发展特点,更利于孩子接受、学习和模仿。

4.益智玩具:配合每月的学习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益智玩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5.父母用书:针对当月主题,为家长提供详尽的育儿指导方案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我的家人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着我。

妈妈告诉我——勇于坚持。

因为我不爱运动,期末体育成绩为良,失去了评选三好生的资格。暑假一开始我就决定运动减肥,拉着极不爱运动的妈妈一起晨跑。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跑起来:心慌气短,腿上有千斤重。看出我快要放弃的样子时,同样跑得很费劲的妈妈放慢了跑速,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调整呼吸,放慢速度,不要停,坚持下去。我知道这个过程很苦,但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就要坚持,妈妈陪你一起。”我不好意思再打退堂鼓,暗下决心要和妈妈比一比,因为我是个男子汉。我们从跑600米渐渐增加到800米,1200米,暑假结束时我们甚至能跑20xx米,越跑越轻盈,越跑越有信心。我们经常在跑最后一圈时相视而笑,然后突然加速,比赛谁先跑到终点。

爸爸教育我——用心思考。

我的象水平是每晚饭后跟爸爸赛两盘练出来的。刚开始接触象棋,纯属觉得好玩,但爸爸在我眼中是“常胜将军”,无论我用什么招,也无法击败他。我渐渐有些泄气,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因为爸爸一直在鼓励我,指导我:“冷静下来,别慌,纵览全局,用心思考,仔细想一想,刚刚走的这一步棋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我,我会这样走,你试试看。”果然柳暗花明,就这样,我一边折服于爸爸的智慧,一边用心学习,用心记忆,现在我的棋艺已经是“打败全班无敌手”了。

奶奶唱给我——音乐修养。

奶奶说我从小就是个很安分的孩子,但难免也有哭闹不停的时候,这时奶奶就会拿出她的秘密武器——给我唱歌。奶奶说我一定是个很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因为在我哭闹的任何时刻,只要听到奶奶的歌声,就会安静下来,挂着泪珠聆听。现在我已经不需要听着奶奶的歌声入睡了,但我相信歌声能够化解一切忧愁与烦恼。虽然我感觉自己歌唱得不是十分好,但一颗名叫音乐的种子已经埋入我的心里,等它生根、发芽。

爷爷做给我——助人为乐。

爷爷退休后和奶奶在门口自留地里种些玉米、蔬菜,吃不完时会拿到市场上去卖,平时仍穿着上班时的工作服。每每爸妈给他买衣服和鞋,他总要抱怨几句:“这些我都有,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给你妈买就行了。”所以,我一直以为爷爷是一个很节俭,甚至有点抠门的人,直到那件事,我才读懂了爷爷。邻村有人生了重病,家境贫寒,爷爷听说后,毫不犹豫拿出500元送过去。奶奶嗔怪说:“别家只捐一两百,你为什么一下子要拿那么多?”爷爷默默抽了一口烟,轻轻地回了一句:“现在是人家最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点。”

我耳濡目染家人为人处事的做法,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深深铭刻在我心中,并指引我前行。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众多家长的心里想法。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的未来高于一切。可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有一个好的人生,好的未来。这个问题值得很多人去深思它。

当你的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也许你们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从孩子的呀呀学语,再到下地行走,直到最后的步入校园的大门。但是,校园的大门是给任何孩子无条件的开放的吗?答案是错误的,它给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准备的。校园不是一个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游乐场,而是一个处处有着竞争的决斗场。

如何能让孩子脱颖而出,这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

在现在的这个社会,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也许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入校园就完成了这第一步吗?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在学校不学无术,无理取闹的严重现象。在我看来,家长们往往不从根源处去着手,而是从表面来看待问题的。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回到家里,家长问道:“在学校里表现好吗,考试考得多少分。”当你的孩子回答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对你撒谎了呢,没有告诉你真实的成绩。家长往往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而不进一步去挖掘!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也会有改变的。有些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他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干过一件事情,从而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把你的孩子包裹在一个糖果纸中,永远也不看看外面,将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你的孩子能否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时间是把双刃剑,当你们吵架了,时间会帮你们和解。但是当你远在他乡,时间只会把你们的感情拉的越来越远。当你在要离开家很长时间,去外奔波时,你留下你的孩子独自在家里,刚开始,你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有一天回到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他长大了。当你想与他热情的交谈时,而他却在敷衍你罢了。当你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时,你的孩子却躲开了。只说了一句: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你与你的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他早已不是以前你记住的那个他了。你想跟他交流起来,却显得很无力,你已经不了解你的孩子了,他在学校的表现,在家的状况,远在他乡的你,却一概不知。而你的孩子也对此感到了生疏,也许这一切,并不全是家长的错,但是,你的孩子确一个人承担着无形的压力和痛苦,孤独使他变得不爱交流了。所以,家长们也应该多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问问他想要什么?这样与他谈起心来,变得开心多了,方便多了。不是吗?

在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都想用尽自己的心血,来完成孩子的愿望。也许,一句:”在学校里还好吧。“这样简单而朴素的话,孩子的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触动的。所以我想对家长们说:“你们不能单从孩子的学习成绩来看待他们,也想想孩子的优点,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你光从学习这一方面来对待孩子,相当于已经扼杀了他们那幼小的心灵。我也多多希望家长能多花些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孩子,他们要的只是一句嘘寒问暖罢了。别无他求了。

家庭教育作文 篇9

观《抢位子》之后,最令我难忘的是小品中有一位家长挣钱生活难的特写,来引发父母想给孩子最好教育的话题。可在小品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位走错教室的家长对其他家长说:“不要把教育全扔给学校与老师,多回家陪陪孩子。”引起人们思考。

好的教育是什么?老师和学校给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吗?父母为孩子有一个好的条件拼命挣钱,能给孩子真正所需要的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回忆到“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相,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我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让他被别的孩子羡慕,那就是我爱我的孩子。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我挣钱就好。这观点是错误的。

看完这小品后,我想不少家长也知道了父母最大的爱是陪伴,看过《我的母亲》的家长,也会有新的认识。

说道傅雷,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兼特殊的教育家,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独特的见解,当时傅聪在国外学音乐,傅雷无法陪伴身边,就用家书的方式和儿子进行沟通,表达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关心。 傅雷坚持给儿子写家书长达几年,有数百封之多,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深深地蕴含在这些家书里,这也是父亲最真诚的陪伴。

家庭教育常被人忽略,如今,教育难,很多学生差距太大,叛逆心理的日益严重,厌学的人徘徊在更高一层。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接受老师的教育,可为什么差异那么大呢?我认为与其家庭教育有关。因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孩子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又或者经常打牌,对孩子不管不顾,亦或是把对孩子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或与父母关系不好等等。

家庭教育有多大作用?我曾看过两则消息:①一位母亲用二十八年的严格管教和陪伴造就了儿子不一样的一生。②一位拥有两个肥胖无比且不能自理的儿子,他母亲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两个儿子,使这两个人现在以健康的心态,有追求的生活。还有很多,如:为子孟母三迁,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家教必不可少,当然学校的教育也不一定都能发挥作用,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每个孩子。也希望广大父母,家长能以执灯人的方式走近孩子的心,给他们细致的温柔和鼓励,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成长更快乐,未来也会更光明。

愿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和谐相处,愿社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