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

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下面来看看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吧!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_第1篇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趁着施老师上组内公开课,我也模仿着好好上了一节课。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通过本堂课,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好词好句要善积累。

课文比较短,但是好词好句还是挺多的。如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长”“长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平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

二、朗读指导从词到句

朗读指导, 比如在检查生字词这一环节中,我投影出示带拼音词语:长满了 挂了一些盯着邻居治一治葫芦藤哇自言自语,其他简单的词语孩子们读的都挺不错,但其中“葫芦藤”这个词语比较难读,不少小朋友都把“葫芦藤”读成了“葫芦――藤”,一点也不连贯。假如这时候我能板画或道具一棵歪歪扭扭的是葫芦藤,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知道这是一个连着的词语,然后开火车来读一读“葫芦藤”,并且将他代入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中再去读一读,这样就一定可以把这个词语读正确,读熟了,也就把后来学生在读文时遇到的困难提前解决了。而这也正体现了我们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词不离句”,再比如词语“自言自语”,就可以代入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中去,理解“盯着”,读出“自言自语”,像这样不是孤立的去学习词语,而是把词语放到句子里去读,先把带这个词语的句子读通了,再去读文章,那么相信后面的朗读效果会更好。

三、重视评价都说教师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想说、敢说,有助于引导学生表达,让学生能说、会说。当然评价还要本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对课文的理解才会多层面,才会更透彻,课堂才会有创造的火花,教学才会有声有色。如教学完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后,让学生回答“葫芦为什么会落?”这一问题时,有的从叶子与葫芦的关系方面回答,有的说“小病不治,会得大病”,有的从“他不听劝告”方面回答,对于这些回答,我给予积极的评价与引导。这样相互交流,大家对文章就有了全面的认识及深刻的理解。但是总体来说评价语言过于匮乏,太显单调,以后要多学习课堂是如何实时评价。

四、 今后努力的方向每次学习新课文识字教学在整个课时中占据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组内老师讨论,他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朗读、理解比较急,比较浅,导致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流于形式,不够落实;朗读对象狭窄,没有让大多数同学得到锻炼;总之,很多不足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改正与完善,还需不断学习,争取进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_第2篇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读、个别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另外“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二、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学文后,我又出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产生问题,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口语,发展想象,以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