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高考文综选择题高分原则

选择题是高考文章考试中比较容易拿高分的题型,前提是我们掌握好一定的解题原则。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文综选择题高分原则,希望大家喜欢。

2018广东高考文综选择题高分原则

  广东高考文综选择题高分原则

穿衣戴帽

大家知道在汉语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包括在历史选择题中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哈德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再现法

根据题干要求,通过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叫直选法(再现法)。可以通过认真阅读题干,明确其考察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和数量特征等,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认识水平,直接选出答案,从而节省解题时间。

记忆型

该类题只要有直接设问不完全叙述设问的特点,一般导语明确,题干及信息叙述简明,清晰,准确,选项简短,只是选项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觉,通常以文字或文字或数字形式来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应用,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属于简单题。

推理性

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身体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高考文综地理复习计划

地理是文综的开篇,避免“结构难度”影响心情

张老师:地理这个学科从整个结构来说是第1到第11道选择题,第36题,然后还有最后两道和历史和政治综合的题目。咱们试卷会有一个结构难度,在某些年份可能会出现上来这道地理题就非常难,对于这样的情况考生也不用特别担心,可以适当地先缓一下心情,稍微放一放,往后做一下,越往后做可能越简单。我们做一个调查,前几道选择题错得概率是比较多的,但跟知识掌握本身无关,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越到考试越要重视书本主干知识

张老师:基础知识方面更多地是注重书本上的主干知识。比如说对于自然地理,更多关注地球运动它的特征和影响,比如大气的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比如说三圈环流比如说季风环流形成过程和影响,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这种主干知识的学习,不要去细究于很小的局部知识。注重书本主干知识,比如说在地壳的时候,人口的区位,城市的区位,比如说农业的区位选址,工业的区位,等等抓大方向。越到考前的时候,我们越要重视书本的主干知识,重视我们曾经考过的主干知识,这些主干知识是如何迁移到我们题目过程中的,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时事热点关注大型赛事、重大工程

张老师:地理会有一些常规性的热点。比如说当年的大型赛事,可能会结合着大型赛事考察一些题目,比如说当年的一些重大工程,像南水北调工程这种竣工,我们会结合这种大型赛事、结合这种大型工程去考察。但是事件本身只是我们考察的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在谈论的“隐性的考察”,它考察的不是事情的本身,它是考察这件事背后的原理。事件只是一个出题的切入点,我们更多地还不是把精力放在去搜集时事上,更多地还是落实到书本的知识上,落实到知识的迁移上。

复习不要停留在“是什么”,要关注“为什么”

张老师:很多学生会面临一个问题,比如说你问他日本会有什么样的特征,他可能能背出来,地狭,岛国,海线曲折等等,但是停留在我们初中地理的阶段,就是“是什么”的阶段。就是地理现象掌握的一个阶段,而在高考(微博)的考察并不落实“是什么”,我们考察的是为什么。所以说考试的时候在琢磨的过程中是要从一个“是什么”到“为什么”的一个思考,也就是说学生要把自己曾经掌握的现象,要记住这背后的原因。比如说讲到日本季风气候,那我们要想,它的季风气候和我们的季风气候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它伴随海洋性,那我们就深追一步,海洋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比如说降水的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或者说我们气温的年较差等等这种情况。

地理要用地理语言答题

张老师: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就是规范语言,地理答案的字数跟历史、政治两科比起来是很少的。但是要求比较干练,我们说“简约但并不简单”。一个是从广度,就是从多个角度,我们经常强调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比如说从地形、从气候,从水,从土壤,从植被,多角度答题,还有一个就是深度,就是过程,一定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还有一点就是语言要规范,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山脚下的平原,很多同学就答一个山前的平原,不如用山路。比如说这个地方的风很大,其实说的是水平梯度力,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如果用地理的语言来答,我觉得判卷时候会觉得这个孩子有比较好的地理素养,所以说一定要用本学科内的语言去答本学科的题。

  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解题攻略

如何判断同学们读懂了这段材料呢,首先要学会划关键词,那么哪些属于本题的关键信息呢?请同学们看括号里的信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朝”“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西晋”“私拿养子的财物同样无罪”。

选项中的关键信息:A. 权利B. 血缘亲情C. 宗族利益D. 儒家伦理。)划好关键词之后,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内容。A选项说的是“养子和亲子的权利相同”,这段材料主要讲的是养子和亲子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养子本来和亲子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材料中主要讲的是养子的义务增加了,谈不上血缘亲情的逐渐淡化,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父子关系不涉及宗族利益,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秦晋之际经历了两汉,两汉时期由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父为子纲的伦理得到强化,养子在法律上也是养父的儿子,他与亲子一样也要遵守儒家的纲常伦理,这就说明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请同学们再来看下面一道题。

例题二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到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同学们看完这道题之后请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划下来,请大家看看我是如何总结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的`。(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刺史”“豪强大族‘田宅逾制’”“财产达到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选项中的关键信息:A. 经济支柱B. 经济势力严重分离C. 缓解土地兼并D. 经济手段)找出关键信息之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分析关键信息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田宅逾制”的含义。“田宅逾制”指的是豪强地主占有的土地数量超出了封建王朝的规定。还要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哪个阶级是西汉政权的经济支柱呢?第二个问题就是豪强大族被迁往长安附近居住是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措施还是经济措施?

我们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豪强大族不是西汉政权的经济支柱,西汉政权的经济支柱是西汉的农民(因为西汉政权的田租、赋税、徭役、兵役都是由农民承担),所以说西汉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是错误的。B选项在材料中无从反映。

材料中看不出西汉的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汉武帝将豪强大族迁到长安附近居住是政治措施而不是经济措施,所以D选项说“经济手段”是错误的。

材料说豪强大族占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原本是农民的土地,而农民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因此豪强大族“田宅逾制”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汉武帝才采取政治措施将豪强大族前往长安附近居住。汉武帝的做法是抑制豪强,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所以C选项正确。通过以上两道题目,我们做一个小结。如何高效的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同学们就要学会划关键词、关键句。哪些信息属于关键词句呢?首先同学们要找出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历史人物。找出这些信息之后还要分析历史时代特征、人物特点、政权的特点。如果材料中涉及重要的典章制度(郡县制、行省制、三省六部制等等)也要划出来。

如果材料中出现令你费解的概念(比如上述题目中提到的“田宅逾制”)也要划出来。如果题目中出现概括性或者结论性的评价(比如上述题目中A选项提到的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其中经济支柱是错误的结论,但是豪强大族是西汉政权的政治支柱却是正确的结论。)也要划出来,面对这种正确结论和错误结论混淆在一起的选项,大家要特别注意。有关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选择题还有很多,我们现在来练习一道题目,看看你是否掌握了划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例题三在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源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解析:这道题的题干说明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皇帝祭天,另一个是官民祭祖。但是这两条信息是表层信息,其深层含义是统治者通过皇帝祭天和官民祭祖强调统治秩序,统治者以天人关系代替人伦关系,强化君臣之间的等级制度,巩固统治。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A选项错在“宗教权威”。君主专制加强源于政治统治需要。C选项错在“促成”,因为祖先崇拜要早于皇权,所以不能用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至于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有一定道理,但是祭天活动的目的是强化统治,而强化宗法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