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的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过年的随笔

过年的随笔1

过年,对我来说是件很高兴得事,既可以拿得到一份丰厚得压岁钱,又可以玩,还能和家人们聚在一块儿吃饭。

look!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过年得情景,照片上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得笑容,共同举着酒杯庆祝新年得到来。桌子上摆满啦各式菜肴,有红烧公鸡、鲤鱼过黄河、鸡蛋炒木耳、四喜圆子、青菜炒蘑菇、老鸭汤等等,丰盛极啦。其中,最引人注目得就是鲤鱼过黄河啦,只见盘中一条鲤鱼横卧黄澄澄得鸡蛋里,旁边还配有青草、绿叶,犹如蛟龙入海,散发着扑鼻得香气,又香又好看,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和弟弟看得直流口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直奔大鲤鱼。

席间,爸爸妈妈突然站啦起来,对大家举起酒杯,大声地说道:“新年到啦,我们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干杯!”我们立即举起啦酒杯,相互碰杯,美好得祝福在酒杯中传递着,让我们原本十分快乐得心情,变得更加快乐啦。叔叔婶婶也不甘落后站啦起来,异口同声对大家说:“祝大家马到成功,马上发财,天马行空,马上…”大家听啦他们二人得成语,纷纷点头,竖起大拇指,称他们是才子佳人。然后,家人们纷纷向大家祝福,使得气氛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浓厚。我们都沉浸在欢乐得气氛中,大家有吃有乐,高高兴兴得。

过啦一会儿,屋外响起噼里啪啦得鞭炮声,似乎也正在庆祝新年得到来。透过窗子上得玻璃,便看见屋外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呼得吹着,玻璃被吹得吱吱响,与屋里温暖得气氛判若两样。

在这个屋中,温暖无处不在,温暖着每个人得身体,温暖着每个人得心。

过年的随笔2

听着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才觉得年味越来越重,年越来越近!

但过年的心情却很乱。

童年的年,会让我们记住太多的欢乐,虽然那时候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很少,虽然那时候我们的新年衣服一身下来不过几块钱……。但那时的我们因为不懂得家庭财务的意义,所以,幻想大于渴望,过年的心情快乐、单纯而生动!所以,童年的年,在回忆里也总是快乐多于烦恼!

年复一年,年龄越来越大,才知道,年,原来不仅仅只是吉庆、如意,包容着中华民族永远也解不开的亲情,却也永远被另外一种世俗的东西所裹缠,因为它也很难离开财、钱、物的类聚和比拼。

从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这个年不消停,民谚说得最形象:“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作豆腐;二十六,去煮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年三十,熬一宵;初一出来拜全村。”年,从这时起,浓缩和定格了国人浓郁的吉庆和欢喜,国人传统的年文化也在这年复一年里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

家乡的县城每到腊月根儿这个时刻,就会成了年的海洋,年货摆得到处都是,商场、广场、市场,甚至马路边,年货处处琳琅满目,人山人海!抢年货的人摩肩接踵,似乎生怕自己遗落了最好的一份。这时候的热闹也表现为人满为患,车满为患,交通严重受损,小街拥挤得几乎瘫痪!

有钱人,开着车,大把大把的票子往外掏,大包小包往回拈,生怕采购的年货不够好;穷人家,四处转,货比三家,生怕多花了一年的辛苦钱。

我已跌至中年,这个年龄,早已经过了童年的缠年,过了青年期的缠家,此时的我们上连父母,下续孩子,过年的喜悦总也大不过对父母、对孩子沉甸甸的责任。每每穿梭于这年味十足的年货市场,总是感叹,家、年、情、物这四样,于我们来说,一样也不能缺少!

家,不仅是我的,更是父母的,对于我,父母在便是家,对于孩子,爸爸妈妈便是他的家,两个家一生唯一,你说哪个不重要?哪个家能不回?

年,是一年最重要的阶段,辞旧迎新,万家团圆,万象更新,话新春,祈安宁,父母盼了一年,不就是图个儿女团团圆圆?孩子望了一年,不就是图个回家看看?所以,这年必须得过,还要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过年。

情,仍然还是国人最看重的东西,虽然物质年代不断进步,但,过年了,亲情、友情、乡党情、师生情、同窗情、战友情……种种关系网、人情世故,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一情字非同小可,又怎可或缺?

物,物是钱的化身,也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真实的代表,在这个物质决定意识的时代,钱和物更叫人角逐不停,也更不会让人消停!年关了,我们看到最多的现象是,某某某正在为欠下的钱和物奔波不止,听到最多的话也是,“这一年,我挣了……,赚了……,赔了……”有句俗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明这年虽然并没有与钱有多大关联,可一样关联着,掰不开。众多为“情”所困的人,更要不惜筹备“大钱” “巨礼”…… ,什么样的礼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收什么样的礼?这是学问。所以,这年货也几乎成了国人一种特殊的文化。

因为父母在乡下,我每每过年便要回乡下村里过年,热闹自不必说了,老家有除夕夜拜年的习惯,男人们在除夕夜全要出去和家族的人见面,道个平安,拜个早年,因为大都是一年不见了,所以大家见面自然很亲,家家摆盛宴款待,酒,自然少不得,却是家家喝。这时候,酒量再大也无济于事,于是,年年喝高,及至夜半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呼呼着进入梦乡,与家人守夜的惯例被打破,以至年年受到母亲和妻子的责怪。

初二给岳父母拜年,丈叔、丈伯、小舅子、小姨子……一样少不了杯觥交错;初三要去给姥爷、姥姥上坟,舅舅、妗妗一样少不了热情款待,一样少不了给予你酒的熏陶;初四、初五、初六……乃至上班了,同学、战友、乡党间又开始了杯光盏影和应酬……

越来越强烈的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泡沫包裹了更多传统新年的淳朴与美丽。所以,孩子们最喜欢过年,大人们却最害怕过年,小时候我们是不停地讨长辈们要磕头钱,那时的我,眼睛直盯着长辈们的钱包,虔诚地祈盼大人能摸出一张令人欢喜的大票;现在的我们却要不停地给孩子们压岁钱,心里面还要不停地盘算腰包里还剩余多少,够不够回家的路费。

年,就是这样,令人痛快的欢喜着,令人真实的'烦恼着。

于是,年的种种不消停开始让快乐的心产生种种烦恼,那个一直在我们心中充满美好色彩的年,也开始有了令人难以诉说的逼仄感。

当我们流连在这种连空气都充满着快乐的年味里,陶醉在随处都可看到的华堂筵宴里时,在满荧屏都充满了浮躁,在所有的热闹都疲劳为一种聒躁的时候,心,突然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疲累和空寂。

很想,在这样一个欢庆的时刻,能独自一人远离喧嚣,漫步苍茫、静无一人的田野,或者拾步于寂静的山径,安逸地浏览这冬日的群山,看大山的萧瑟,倾听和感受山风的呼啸,把一颗有些疲惫的心放逐于这北方冬日不生一片草木的苍山,俯首间,看山脚下一缕缕炊烟升起,隐隐中,听山村里偶尔传来的一声爆竹响,这时候的心,我想一定是最轻、最轻的。

过年的随笔3

九月二十七号,我坐上了开往家乡的汽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坐在车上,我想起爸爸那苍老的大手,想起妈妈慈祥的目光。突然间我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我的故乡,恨不得即刻就能见到我的爸爸妈妈。

这么久没见到爸爸妈妈,不知他们还好吗?

记得当时,我到茂名工作,妈妈帮我整理衣衫时的神情,记得在车站等车时妈妈的唠叨,说要记得这记得那,不要落下什么,我知道她是不放心我出远门。记得在我坐上车后,妈妈在后面挥手,直到车影消失,都不肯离去。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当时的唠叨,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怀念。

而那是去年的七月,离现在已经有一年零两个月了。一年零两个月,原来我离开家已经这么久了!

我开始想念,想念妈妈那慈祥的目光,想念读书回家时父亲在车站焦急等待着晚了点的班车是的情景,想念孩提时的玩伴,想念孩提时嬉戏的那条河……这样的想念,只因为心里的爱。

现在,我将再次回到我的故乡,回到我的家。也许我们真的要走到很远很远,才能够明白,自己的家曾经在哪里。那里有我们怀念的一切。就算以后我们成家了,那个生养我们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根。

九月二十七号下午五点,经过两次转车,我进入了我那久违的故乡——柘林。在车站,我见到了已经渐渐年迈的父母,他们探着头,寻找着我的身影。他们一直淡淡的笑,我知道他们很开心。

我说,我给你们拍张照,留个影吧。他们一直说不要,说太难为情,在大街上拍什么照。

在站牌的旁边,他们站在那里的样子,身体微微有些僵硬。照相机后面的我看着他们的面容眼含热泪。

回到家,推开了那扇我许久不曾碰过的门,看着和以前一样的`房子。微笑着走了进去。

来到我的房间里,这是曾经伴着我缓慢长大的房间,这里有青春的气味和声音。曾经我在这个房间里光着脚在电脑面前写作,看书,喝水,坐在窗台上看鸟群……后来去外面读书,寄宿于陌生的城市中的一座学生宿舍楼,不再有自己的房间。

当晚,妈妈做了我最喜欢吃的菜,整整的一桌。在这一刻,爱如无言的流水,细腻的滋润着每一个点滴。

一家三人围着桌子吃饭,这是许久不曾有过的温馨。

可是我发现,父母头上已有些许银丝,发现父母弯腰时已渐渐吃力的身影,才知道岁月的蹉跎,他们已不再年轻!

而回想十五六岁的时候,在整个动荡不安,桀骜不驯的青春期里,却一直对家庭和父母充满反感和叛逆。

可是多年以后,在时光中辗转反侧,经历了诸多人情冷暖之后,才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唯一不会有条件和计较的情感。

过年的随笔4

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夜晚,又是一个“蛇小姐”姗姗离去,“马先生”的蹄声“得得”而来的夜晚。20xx年的除夕之夜,怎能不热闹一下?

吃罢晚饭,外面就传来一阵“噼哩啪啦”声。出门一看,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

大年夜,我和爸爸去观前街,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家酒店看热闹。我走近一瞧,原来大家在看表演。第一个节目是“打腰鼓”,阿姨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打得可起劲拉!第二个节目是“恭喜发财”,一个穿着古代官装的官人,正拿着一大金元宝,嘻嘻哈哈的走着。边上有走过来一个官人,想要他的金元宝,就逗他,手里还拿着一块布,一翻上面有“恭喜发财”四个字,再一翻就变成了“万事如意”,到了最后,官人从大金元宝洒出许多小金元宝,大家都去抢,我也拿到了一个,原来是巧克力,接着还有“摇旱船”;“桃花篮”等节目。远处还有叔叔们在耍狮子;耍长龙,整个观前街到处都是鞭炮声,春节真的来到啦!

过年的随笔5

仿佛一转眼,年便随着日子走到眼前。

为什么非要过年?有意无意间,抚摸岁月的留痕,数着额头上逾发深密的皱纹,在心里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小时候,越近年关越要搬着手指头盘算,唯恐一不小心年就会在注意力些些不集中的时候悄然溜走。那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意味着可以吃上几顿有点肉,沾点油水的饭菜,可以穿上一件即使是以旧翻新的衣服四处招摇。盼过年就是盼望简单的吃饱穿暖,盼望着好日子总如过年一般天天来临,快乐自不待言。

待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过年变成一种生活的感慨。日子因为物质极大丰富到没有差别,曾经的生活梦想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心里的渴望已然失去想象的目标,心绪便在日复一日无差别的往复里失去等待的兴致。往往苦闷、抑郁和烦心呈现得多,快乐、清闲和舒畅则相对就少,有时甚至怀念那些小时候虽然清苦,却始终充满期望的快乐。到底是日子的富足加速了精神的疲劳,还是神经过敏对过年要求的口味越来越高?似乎心里根本找不到答案。尤其看着孩子们在年复一年地轮转里疯长,才突然感觉自己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衰老,不经意已人到中年,过年无异与时间赛跑。

待能够抽出空来回家,安静地坐下和老人们聊聊家常,惊然发现过年于他们是一种回味。在他们断断续续的回忆里,可以感知他们把日子由苦熬出甜的享受,听他们娓娓道来的陈年旧事像品一壶珍藏的老酒,散发着醇香;若隐若现的过去,由小到大的孩子,都一一闪过他们的心,又像一幅幅经年的老画,浓墨淡彩间,奔放着幽深的韵味。尤其说到这个,讲起那个兴奋,连他们的神情都相当地专注、陶醉,甚至讲起某一个调皮气人的事必定要加重语气,仿佛从前已经穿越回来。当我凑趣地插上一句:“那时是不是感觉特烦人,你们也是不是特生气?”他们定会很气愤地加上一句:“咋能不生气,打他个小鳖犊子”。接着,又恢复刚刚兴奋点继续……

跟住他们地叙述,看着窗外孩子们的欢快雀跃,我恍然大悟。我、孩子和老人三者不过是以年为单位的循环阶段,孩子一定会随着每一个年过成我,我也会随着每一个年过成老人的模样,这才是过年的真正含义。

年当然是四季轮回的暂时终点,更是起点。当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汇聚在一起,年就是生活的过程,当所有的年汇聚一起,那年就变成生命的刻度。不用想日子的好坏,也别去奢望年景的流旺,既然都是生命的必然过程,就没有选择和放弃的理由,不管怎么样都要面对。所以,过年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传统节日,而应该是对一段生命历程的隆重致敬。

逐渐地认知,让我接受了时间的残酷,人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年一年里倒计时。于是,我懂得了过年不再是害怕拉家带口的千里奔波,不再是吃啥啥不香地疑问,不再是挑三拣四后还要尚觉不满足的计较,不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苦闷,而应该是绝不可轻易浪费的珍惜。

回家,又一次让我扳起了手指。

过年的滋味,就是一家人难得团圆的欢愉,是看着老人们身体康健的欣慰,瞧着孩子们几天不见就变得长大的惊喜,和每个人心里升起的甜蜜。

过年的滋味,也是回家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满腔告慰,是明知迷信的.行为仍要执着点燃的一捆捆、一串串纸钱,当冲天的火光载满我们的思念,相信捂热的不仅仅是那一丘寂寞的黄土。

过年的滋味,还是大口朵颐着家乡的粗饭淡酒,比较着过去和现在的太多不一样,像给孩子们讲故事一样讲着我们小时候的真事,然后在他们瞪大的眼睛里发现妈妈正在勾娄着腰身为他们欢喜地添酒加菜。

过年的滋味,也是热乎乎睡在老家土炕上,美美地做着童年长大的梦,光着脚淌在家乡的小河,呼喊着童年伙伴的呓语。

过年的随笔6

今年还好,课不算多,可以大年初四(17日)再往回赶,不用像往年那样初三就得回大连来。最近过得挺悠哉,一般都是半天的课,觉得想活动活动了下午或者晚上就去金领跑跑,顺便洗个澡回来,很是舒服。活着就得对自己好一点,劳逸结合。

前天去看了《锦衣卫》,武戏挺好,文戏比较糟糕。主要的看点就是甄子丹的胸肌和吴尊的`小蛮腰,这两处都给了不止一个特写呢。不知为啥吴尊每次出现都要大喊一声“飞鹰帮杀到”,在飞的时候这么喊一嗓子脚底下还能使上劲吗?而且落地之后还要摆个造型——分明是来闹场的。侦查敌情的时候,导演居然让他在平旷的屋顶上站着看望远镜,傻吗?十里地外都能看见他,倒是是谁被谁侦查。

里面赵薇说了一句“大漠风情,海阔天空”,也不知道她来的地方到底是大漠还是海边。

最搞的一个事是里面的西域女杀手名字叫脱脱。也不知道谁会给自己家的女儿起这么个名字——无论是写出来还是读出来都不好听啊。后来才明白,原来这小女子是打一阵脱一件,打一阵脱一件——边打边脱,颇有创意……

昨天,中国男足在日本的东亚四强赛中3:0搞定韩国,打破了32年来国际A级赛事逢韩不胜的纪录。说不好这是咸鱼翻身还是回光返照,不论如何,赢了就是提气,也让老百姓乐呵乐呵。这假赌黑没白打击,没准再继续治理治理,中国足球还真能亚洲一流。

要过年了,给大伙儿拜个早年,祝各位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过年的随笔7

小时候,盼年,过年可以添新衣。再不用穿补丁摞补丁的旧衣,再也不用和同学比谁衣服上的补丁更漂亮。男孩一身崭新的学生蓝,女孩一袭鲜艳的花方格,每天至少臭美地照上三遍镜子,走几步低头拽一下自己的新衣服,走起路一嘣一跳,真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思。

而如今,惧年,过年难免增白发。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一天天变老。过年,意味着又年长一岁,过年意味着又衰老一回。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狠狠地在我们脸上刻满纵横沟壑的皱纹,岁月这位蹩脚的理发师,慢慢地把我们的乌发染成霜白。渐渐地渐渐地,已没有勇气去直面镜子中的`我,因为再光鲜的衣服也难以掩饰岁月摧残后的满脸沧桑。步履不再轻盈,慢慢开始蹒跚。真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时候,一个二踢脚,一张新年画,就体会到浓浓的年味。赶年集,揭对子纸,排队让村里的文化人亲书对联。揭年画,尤其喜爱那种连环画式的,年除夕贴在墙上,自己站在炕上惦着脚尖,像看小人书一样慢慢去读赏。母亲已把窗棱换上洁白的窗纸,有她亲手剪的窗花的点辍,更显得喜气无比。每个孩子的口袋里装上几个叫“长生果”的炒花生,不时地扒开一颗,放在嘴里,那感觉恰似香了一个隆冬。年五更,包饺子,看春晚,暖洋洋,乐融融。大年初一,跟随大人们走街串巷去拜年,逢人便问:过年好。挣几张割耳朵的、或五角、或一元的压岁钱,偶尔会买支糖球吃或买个泥哨吹。人们在拜年中,慢慢体味邻里亲情的浓烈。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燃放鞭炮的火药味,也是那么沁人心脾。

而如今,鞭炮稀落,年味渐淡。久居城里的人们不再习惯赶年集,逢买必上超市。住着如同鸟笼的楼房,鞭炮亦无处可燃放。单元门和入户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了事(那个窥视的猫眼万万不能堵住),一幅挂历代替了年画。中央春晚的总导演换了一茬又一茬,灯光舞美也是日趋高大上,但不知为甚,人们对它渐觉如同鸡肋般索然无味,大人孩子们不知何时已悄然变成了“低头族”,默默地划拉着手机,孩子玩着王者荣耀,大人看着搞怪视频,亲人之间少了些家常里短,少了些嘘寒问暖,多了些相互埋怨,多了些指责白眼。就连拜年也懒得亲自串门了,一个电话、一个群发短信或微信,甚至一个表情就敷衍塞责地替代了热情的问候,那种隆重的仪式荡然无存。

小时候过年,含一颗糖块,就是满满的幸福;而如今,纵有山珍海味,也是索然无味、抑或平添淡淡的忧伤。小时候过年,得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就能给父母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满满的希望;而如今过年,纵使给父母金钱一万,也换不来父母的健康,也阻止不了父母渐渐变快的衰老的脚步。小时候过年,孩子带给父母是羽翼渐丰的喜悦;而如今过年,只剩下父母与子女间无尽的相互牵挂。小时候过年,背着箢子去串门,走亲访友,情意重;而如今,开着汽车走亲戚,走马观花,感情浅。

年,来了。年,变了。说好的岁月静好呢?

过年的随笔8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降临。早上,我睁开双眼,朦胧地看见窗外天还灰蒙蒙,想再睡一会儿。但一种忙碌气息使我打起精神。我穿上崭新衣服,心里是无比愉快。一天又开始。

早上我掌厨

一大早起来,我本以为我是第一个起床。想不到爸爸妈妈早起床,他们正在拜菩萨。看见我来,妈妈问我早上想吃什么,我说吃桂花园子吧。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包桂花园子。由于妈妈实在太忙,就叫我自己烧。我想这可难不倒我,野炊时我可学几招。我把热水放在锅里,然后放在电磁炉上,一会儿,热水沸腾起来,我把园子放下去,盖上锅盖,几分钟后,园子浮起来,说明熟。我把园子盛起来,放上糖。哇,这就烧好。

新年讨红包

“新年到来,红包拿来。”在走向爷爷家路上,我听见好多人都在向长辈们讨红包,祝福他们。“叮咚。”爷爷家到,爷爷来开门,“新年到,祝爷爷长命百岁!”我说。“也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爷爷笑着。我把右手一摊。爷爷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但又马上从口袋里掏出红包给我。“谢谢爷爷!”我们待一会儿,又到外公外婆家讨红包。

今天我收益不少。啊,春节真快乐,我爱春节!

过年的随笔9

我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准备。最忙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不亦乐乎,妈妈赶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好帮手。我听心里美滋滋。干更卖力。

下午,先早早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很小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声音实在太大,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如果我在乡下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姥姥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一件事。

你们说,我们家乡春节有没有意思!

过年的随笔10

相信每个人一定都有和家人一起过年得回忆,这段温馨得画面,是最值得珍惜得。

每逢过年,我们一定会聚在大伯父家中唱唱跳跳,直到三更半夜,声音依旧响彻云宵,最后再吃一顿金钱也买不到得大餐,虽然不贵,但其中却有着无穷得希望和快乐,令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过年得回忆应该是快乐得,但我却永远也无法忘掉那一次。那天依然和往常得过年一样,发红包时,大伯父只给啦我一百元,我立刻回应:“啊,只有一百元喔!”大家陷入啦一片沉默中,因此,我被妈妈臭骂啦一顿,我感到惭愧极啦,因为那句至今还说不出口得“对不起”。

还有一次,堂哥从外地赶回来,大伯父说:“小胖!”所有亲戚朋友哄堂大笑,因为有啦堂哥,让我感到过年得温暖,让我学到过年不只是一时得快乐而已,也是祝福与希望。

大家口中说得年夜饭在我们心中就等于是烤肉,回想起来,口水都快满出来啦。我们大家一起合力把烤肉架摆设好,再去买所需得食物,将食物放在烤肉架上就开始烤啰!一阵阵浓郁得香味传到我鼻中,我恨不得赶快吃掉。终于,长久得忍耐有啦代价,换来得是可口得味道。

过年对每个人来说一定是个重要得节庆,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或许过年得回忆都是好得,或许有好有坏,甚至都是不好得,但不好不代表永远,为何不把它当作欢乐得动力呢?过年终究是个值得回忆也代表希望得节日。

过年的随笔11

小时候,过年是特别期盼的一件事,常常是在梦里都盼望着快点过年……

在农村过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年味就一日比一日浓。镇店上天天逢集,农家们就着急着置办年货,看那短短的街道,人挤人,讨价还价声、争吵声、人声鼎沸,热闹非常。那时候,特别喜欢与父母一块跟集,可以感受人们疯狂采购的激情,关键是可以尝到一年来魂绕梦牵、垂涎欲滴的美味,年末的父母往往是很大方的。

最不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每年腊月二十六的大扫除,要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对家里角角落落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那一天干下来,全身都痛。

腊月二十八蒸年馍,有馒头及各类馅的包子。小时候,因为家里人多,母亲要蒸一大拢(直径1.5米,身0.5米的竹笼)够吃两个月的年馍,我们技术不行,再加上母亲怜惜儿女,我们就打打下手,烧烧火,收收馍。母亲往往要从早上5点多忙到晚上11点,我们早进入了梦乡,母亲还在收拾着。那时候矮小、精干的`母亲在我心里是万能的、压不跨的…….

过年最高兴的是可以穿新衣。母亲常常在年集时买下适合我们穿的布料,自己提前裁好,然后由幼小的我们拿着裁好的布料到大队裁缝铺排队锁边。年底的裁缝铺生意特别好,三台机器不停的运转着,排队等候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戏耍着、打闹着,一派喜气洋洋。回家后,母亲抽空将新衣缝制好,我试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母亲多次督促才不情愿的脱下来,那时候,真的希望明天就过年,那种迫不及待盼望过年的心情现在仍记得。到了除夕的晚上,在我们再三的烦扰下,母亲提早从柜中将我们的新衣取出,帮我们在棉袄上套好,暖在被窝中。我最喜欢初一早上从被窝中拉出暖烘烘新衣时的那种感觉……

初一清早,哥哥着急放鞭炮,我着急满村捡没响的哑炮。等到中午的时候,小伙伴们聚到一堆,拿出各自捡拾的哑炮,一圈一圈的拆掉炮纸,将中间的炸药小心的倒成一堆放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再找一块瓦片,使劲快速地用凸起的一面去蹭堆好的炸药,噗嗤一声,有火光及淡淡的炸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心里感觉特别舒坦……

现在的生活是一日比一日好,天天像过年。看上哪件新衣服,随买随穿;爱吃什么,随买随吃。但是,却越来越惧过年,不仅仅是又年长了一岁,更惧的是与父母相聚的日子会越来越少……

过年的随笔12

新年得时候,人们总爱说要过一个有年味得新年,但谁也不知道年味究竟是什么。是那年夜饭得味道,还是空气中弥漫得鞭炮味,又或是贴春联得那股油墨味。其实,只要投入自己得心去新年,就能明白什么才是年味。

我慢慢地靠近放在地上得烟花筒,颤巍巍得手拿着打火机靠近那根墨绿色得导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点燃啦导线并立马跑得老远。我站在那等待着它开放得那一刻,空间如同凝固啦一般,终于,“咻”得一声,烟火在我得眼前绽放开来,它像喷泉一般涌出火星,看着它在空中划过得优美得弧线,心中得自豪感油然而生。

烟花得硝烟味立马弥漫开来,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头而已。因为每年新年得主场必是——年夜饭。

年夜饭得味道令人着迷,当然不仅仅是饭菜飘香四溢得味道,更是因为这里亲情得味道浓得惊人,或许全家人只有在今天才能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我悉心地摆好碗筷,待大家都围在圆桌旁时,我感到这里沸腾啦,不仅仅是讨论得声音,而是年夜饭得气氛。好像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沸腾得气氛啦。

我用筷子夹起菜来放入碗中,顾不上吃,看着火锅得缕缕白烟慢慢地在空气中散发。耳边得交谈声,问侯语竟不让人觉得嘈杂,反而觉得有一丝温暖注入心头。大家互相夹菜、问候、谈笑,好久没有有一丝温暖啦呢。

我闻着空气中愈来愈浓得亲情味,突然猛地一震原来,这才是年味。只有在今天,大家才会抛开手机、电脑、工作、学业和自己血脉相通得人进行心与心得碰撞。只有在今天,大家才可以慢慢地和家人吃一顿热闹得晚餐。只有在今天,才能清楚地看见父母双鬓得白发,孩子得成长,以及时间飞逝得痕迹。

在这个时光飞逝得今天,能看见时间得流逝是弥足珍贵得。也许正是因为新年浓厚得亲情味,才使它如此让人着迷。

过年的随笔13

我想,年其实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过程。

一个年份就是包含着一个从一而终的时空万物。一年一年又一年,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过程到下一个从一而终的过程的自然流转。

过年就是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的交替过度或者跨越。这种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和自然规律。

其实,过年实质上就是人生年轮的交替上升和向生命终极的又一次前行。也是从幼稚到成熟再到衰老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的演绎渐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年就意味着衰老和终结的`又一次逼近。

那么,人们为什么又要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地过年呢?我想大抵是为了纪念过去一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人生道路的顺利前行。如果有人在过去的一年中遇到了灾难、挫折与坎坷,我想是不会那么开心地去过年的。因此,过年更大的意义就在于纪念过去。而对于未来,过年只能是一种期待、祝福与面对。

孩子们总是把过年和穿新衣服放烟花爆竹联系在一起,还有那各种各样热闹的场面和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嬉戏玩耍,是难得的开心时光。成年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维,过年了是回望心情盘点收获的时候,是感慨流年如水光阴似箭的时候。如何面对新的一年,是最现实的思考。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们每个人都理应只争朝夕,面对现实,抓牢时光的衣襟,紧贴时代的脉搏,从现在开始,从脚下开始,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加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向上的冲天斗志,去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战,去跨越新的生命历程,去拥抱下一个从一而终的人生驿站,去收获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无愧于短暂的一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过年了,一年一度飞快,这不仅是我,也是众多人的感受。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实对于过年,人们没有过多的期待。过年,也只是紧张生活中的一个栖息歇脚站点。经过短暂的休整,我们都会从新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继续前行,永不止步。

新的一年就要在声声清脆的爆竹声中开始了,就要在句句朋友深情的祝福声中开始了。就让新的一年新的气息荡漾在每个善良人们的张张笑脸上。

在这里,就让我们祝福来年!祝福朋友!祝福祖国!

过年的随笔14

今天是一月二十九日,因为离家相对远,阵阵鞭炮声把和我同室的同事急急忙忙催回了家。同事临走时对我说:“姐,你辛苦一下,我家远,想早一点见到我的爹爹妈妈,先走一步了。”我理解,之前,每临近过年,我的爹爹妈妈也会一边愉快地和左邻右舍说着儿女们回家过年的事情,一边焦急地站在村头,急切地等着我们回家。

往事如烟。如今,爹爹不在了,妈妈随二姐住到了小城里,我可以天天见到她老人家。话虽如此,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隆重、最有人情味的。过年的特殊气氛,仍然会时不时地敲打着我的小心脏,让我的心儿禁不住要往外跑。我渴望早点到那些红红火火的商店看看,渴望着到广电局举办的陀螺场,看那些老小孩一样疯癫的陀螺人,再到“大美镇康”的摄影展厅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作品展出。当然,就算没有,看摄友的作品也是很惬意的事情!还有,我还可以到广场中,和中老年人跳舞练剑打打球,也可以一个人或约上摄影俱乐部里的三五个摄友,去拍拍哪些即将走进春天的.美丽的花儿,可这一切,现在都只有等放假了去做,因为,不放假,就是去了心也不安啊。

早上,从家门口出来上班,晨起的清洁工人早已经把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种干干净净过大年的气氛油然而生。默默走在林荫道下,抬头看见小小的月牙儿和一颗小小的星星,用最美的距离相依相伴,它们也在天上值班呢!那几颗星星虽然小,但足以点亮心里的梦想,那一轮弯月虽然冷,但也是黑夜里梦的点缀!不求什么,只求梦里的理想变为现实,回家的路虽然有点距离,但心从来没有距离,回家!回家!跨出轻轻的一步,温暖瞬时裹满全身!于是掏出手机,一路拍下了一组冬日里最温暖最幸福的图片,连同昨天的图片一起,去装点我色彩斑斓的空间。

过年的随笔15

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个华夏儿女特有的喜庆节日,积淀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却总有一种韵味深含其中。打扫房屋、贴春联、年夜饭、守岁、等待第一声钟鸣、放鞭炮、给儿童压岁钱、拜年问候这八件事本是春节少不了的,而如今对春节的期望却只是那七天的小长假,能让自己好好地休息一下,也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对新春的向往却是如此的淡漠,以至于这最普普通通的八件事却是没有一年能够做到,也没有一年能够做好。

打扫房屋、贴春联这非常古老的习俗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意味着辞“旧”迎“新”,各家各户在新春的前几天打扫房屋,清洁卫生,在门上贴对联,期盼新年好运,抒发良好的祝愿。然而,如今的我在本该早起的日子却宁愿当“懒猫”,更不用说去贴对联,就这么让新春的时光在枕边悄悄流过…;年夜饭、守岁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父母都已年高,本该自已下厨,却害怕瓢碗锅筷的折腾,更担心那不入流的手艺,只好去“外包”,还自我安慰:“这样省事”;年夜饭后,本该家人聚坐一起,聊聊过去、今天和明天,等待春节的到来,然而看着春晚闪耀的银屏,哈欠却是不来由的催促,便也顺理地回自已家而去,回头看到的却是父母温情而遗憾的目光…

第一次钟声是春节的象征,电视里常看到一个大广场,那里有为除夕设置的大钟,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倒计数并一起庆祝,相信大钟的撞响可以驱除霉运,带来好运。记得年轻时还去附近山上的寺庙等待第一次钟声,如今几十年过去后,却再也没有那种激情和期待,即便当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心依然如此的安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放鞭炮、给孩子压岁钱是春节中孩子最向往的事了,除夕夜一旦时钟撞响午夜12点钟,城市和乡镇都被烟花的闪闪光芒映亮,鞭炮声震耳欲聋。一家人熬夜就为这个欢乐的时刻,孩子们一手拿鞭炮,一手拿火机兴高采烈地点放着他们在这个特殊节日的快乐,尽管他们吓得捂着耳朵。然而也只有孩子们的欢乐能传染给我了,自已却没有了这种尝试的喜悦;传说中过年的“年”、除夕的“夕”都是指怪兽,给压岁钱据说能驱魔并带来好运,因此,父母把钱放入特制的小红包里,等孩子睡着后悄悄放在枕头下,称之为“压岁”。我小的时候拿到母亲给的2元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如今过节给压岁钱却变成了负担,已没有其形式和内在的意义了。

最后要说是便是拜年了,往年亲朋好友串门、同事邻里间问候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往往三五成群、不知疲倦,可如今最喜欢的便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至于拜年问候搞个手机群发,反正是躲着不见面了,偶尔走几家长辈亲戚,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朋友间闲聊,听到的也是:“我天天在家睡懒觉”、“亲戚间说好不相互拜年了”、“我邻居的父母到敬老院去过年了”等等,于是乎感叹社会的变化、人际关系淡漠的由来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的`春天,一样的景色,然而观景的人,心已不常在。春节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弘扬的是破旧创新的精神,而我们失去的正是这种精神,浅一点说是一种激情,深一点说更是一种信仰,以至于常常找不到自我,迷失在节日的困惑中。我想,许多人也和我一样,节日是在平淡中度过,对新春的感觉是麻木的,只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信仰的追求变得淡化了,这小小的八件事在我们看来只是形式而没有意义了,殊不知这古老的习俗却隐藏着深厚的内涵,只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盛开。”今年的春节已经过去,明年的春节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