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随笔【精】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随笔【精】

中秋节随笔1

中秋即将来临,借此机会,从不言辞的女儿向爸爸妈妈说声:“中秋节快乐。感谢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从不说对不起的朋友,向我最挚爱的朋友赟赟说声:“节日快乐。有你,我真的很开心!”从不放肆的妹妹向哥哥说声:“中秋节快乐。你和我们虽不在一起,但不要紧,只要我们一家开心到老就成!“从不出色的学生向所有好老师说声:”节日快乐。感谢你们,世界上才有更多和你们一样的人才。”

一大堆来自“陌生人的团圆月饼,只不过是外表的修饰罢了,抵不过全家平平安安,实际点好!

一句虚伪的赞赏,只不过是下属对上属的巴结罢了,抵不过一句亲切的问候,温暖点好!

……

中秋节随笔2

中秋节是向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幼儿园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于9月30日组织全园幼儿开展了“迎中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在节日体验中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增强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本次“迎中秋”活动分为班级活动和全园活动两部分,上午,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美妙的神话故事中,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在对月亮的添画中,加深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认识;在创意盘中月饼的制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下午,由全园幼儿共同参与的“做月饼”活动拉开了“中秋传统文化大餐”的序幕。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制作月饼的劳动中:把面团放到手心里揉一揉、压一压、捏一捏,让香喷喷的红豆馅乖乖地躺到面皮里,然后放到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个月饼便做好了!间餐时间,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月饼,格外香甜!

一天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在劳动中体验了节日的快乐,更感受到了浓浓的团圆氛围。此次教育活动的开展,契合了《指南》精神,加深了幼儿对中秋佳节多元文化的认识,感受了祖国文化的丰富性,萌发了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中秋节随笔3

中秋节放假三天,为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用心体验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我布置他们以“中秋节”为话题写一篇生活日记。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写好这篇日记,布置作业时,我作了简单的提示,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体验:

中秋节这一天,家里或者街上气氛与平时一样吗?大街上、超市里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行人、商品、车辆等方面具体观察)你们家里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做了哪些菜?吃饭时的气氛怎么样?观看中秋联欢晚会了吗?节目怎么样?你印象最深的节目是什么?你赏月了吗?中秋节的月亮怎么样?这一天,你过得怎么样?……

简简单单了为学生罗列了这么多之后,我告诉他们可以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来记述中秋节这一天的生活和感受。

同学们会写得怎么样呢?在我的心里还是个未知数。

中秋节的晚上,全家都休息了。我躺在床上不禁想起了留给学生的这篇日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接触作文,我知道这项作业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我进行了简单了指导,他们是否认真的领悟了,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我不敢有过高的奢望,我想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文通字顺、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我们一定要遵循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向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他们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千万不能盲目提出各种各样的过高要求,让他们对写作望而却步。

想到这些,我提醒自己:在假期开学评讲日记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发现每个孩子日记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真实的想法,只要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赏识,体验到习作的自信和成功,我都要加以表扬和肯定。

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在等待中定会欣赏到不可预约的精彩!

中秋节随笔4

中国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并产生心灵的感应。周人会在中秋举行仪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兴赏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从唐开始,中国人有了中秋节,千年既久,到现在已经成了传统和习惯,祭月也演化成为赏月,这标志着人从对月之崇拜发展到对月之审美。

祖父所主导的一次中秋节,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中。那天晚上,雨过云开,有月忽出,自行于天。院子种合欢树、桐树、德国槐树,枝繁叶茂,互相交错,荫庇甚大,遂只有庭中檐下干爽,月光透明。祖父净手整衣,搬出一张宽且矮的条桌,放在檐下庭中,并用瓷盘一一陈以石榴、柿子、月饼等果品祭月。我的祖父1973年西归,在他生前数年再未祭月。那次仪式虽然简陋,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却自古而来,印象不可磨灭。

农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依长安风俗,这天下午靠近黄昏之时,每户必烙月饼。这是主妇的事,在我家当然是我母亲的事。为了使月饼好吃,母亲要给面里放芝麻,往馅儿里加捣碎的核桃仁,也会加红砂糖或白砂糖,这种月饼是甜的,我等小孩特别喜欢吃。烙月饼要用雪蒿,是生长于土坎上或田垄上的一种野菜。掘雪蒿往往是我的活儿。有时候中秋节会下小雨,天地迷茫,我也不推辞,出门,出巷,出村,在地里采一把跑回去交给母亲。月饼会做一个大的,直径大约一尺半,做几十个小的,直径大约一寸半。大月饼和小月饼都贴雪蒿,一是装饰,二是提味。雪蒿一经锅炕,叶茎便绿淡黄渲,脆感毕现。

月饼在长安谓之团圆馍,因为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八月十五夜,一边赏月,一边吃团圆馍,其乐融融。然而这一天也总有人在外羁旅,不能返乡而聚。不要紧,当给在外之人留下大团圆馍的一角,并留下几个小团圆馍,等其回家吃。全家有多少个人,便切大团圆馍为多少块,一人一份,不过当在中秋节以后食之,八月十五夜所吃的是小团圆馍。有一年中秋节,我父亲正在西府的扶风县做宣传工作,数月不归,属于他的那一份大团圆馍夹在几个小团圆馍之中,一直挂在厢房,也就是父母卧室的墙上。怕我偷吃,母亲故意将其高悬。

母亲烙好月饼后会将它们放在一个簸箕里,并置之于方桌或条桌上供一会儿,而后才把小月饼拿给祖父祖母和孩子们。大月饼继续供着,到第二天才收起来切成块儿。也许如此供一会儿,也具祭月的意思吧,然而总之是敷衍塞责了。到了我这一代,就连母亲都不如了。祖父是清人,母亲是民国人,我是共和国人,三朝巨变,在中秋节的规矩上,母亲不胜祖父,我不胜母亲,我的儿女更不胜吾。文化之变迁,文化在中秋节之衰,观之显矣!今之人,只剩下送月饼和吃月饼了。

在唐长安,赏月显然是一种盛举,充满了雅意。道士有传,唐玄宗曾经由天师引领进广寒宫,见宫娥,闻仙乐,流连忘返,并获得灵感,作霓裳羽衣曲。这显然是传说,不过唐玄宗携杨贵妃赏月无假。为延长赏月时间,唐玄宗尝令工匠在太液池西岸筑赏月台。所选地址甚佳,可惜安史之乱爆发,赏月台只建了半截。皇帝喜欢赏月,诗人也就喜欢。他们所去之地,往往是曲江池之岸、杏园之边,三五成群,彼此激发,遂多咏月之篇。有一年过中秋节,唐僖宗吃月饼,喜其油酥,十分之香。恰闻有进士在曲江开宴,便下诏御膳房包以红绫,送月饼给进士。月饼初入史书,大约便由于此事。

中秋节除赏月之外,也赏桂。目遇之,月光明,鼻嗅之,桂花芳,又有耳闻之,丝竹幽,真是何等趣味!当然还有故事,凡古贤者所创作的“嫦娥奔月”“蟾蜍变玉兔”“吴刚伐桂”,甚至“朱元璋以月饼递送起义情报”,都会在中秋节讲一讲。明清以来赏月,也会猜涉月谜语。“长安一片月,打一小说人物,经猜是秦明。”不是很有意思吗?这给中秋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东坡的中秋节是在密州一个超然台上过的。有朋友陪伴,自夜至天亮豪饮,大醉。7年不见其弟,由衷怀念。缘于此,苏子作词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咏月之文章汗牛充栋,苏子中秋节之词空前绝后了。

没有理想的生活,就不会在生活中审美,也不会使生活艺术化。中秋节对月之审美,显然是古人生活艺术化的表现,遗憾今人的中秋节,重以物质,轻以精神,或者说是生活粗鄙化,甚至退化了吧!

中秋节随笔5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端午,清明,春节一样,都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日子。如今中秋节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品尝月饼,那时,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早早的趴在窗台上等待月亮的到来。等了好一会儿,月亮还是没有来。我心里备受冷落,就好像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方却迟迟未来,只有我傻傻地等待一样。真是八月十五盼月亮,盼来一片无月天!过了一会儿,我拿出一块月饼,走到了窗台上,自言自语:“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说到爸爸妈妈,我不免有些想念他们。因为他们平时上班忙,趁今天中秋节放假,一大早就到重庆办事去了,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在重庆过得开不开心,在重庆吃饱喝足没有……望着窗外,我真想看透那一片片云,这样一眼就能看看他们办事是否顺利,望到在重庆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我面对着窗外,晚风向我轻轻吹来,好似在安慰我,安慰我这颗担心父母的心。胡思乱想一阵后,我又抬头望了望天空,这时天还没有黒透,只是一片深蓝色。可这时我的心已经凉透,因为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家中,不能与父母团聚,不能与他们在一起吃月饼……心中拥有的只是思念,我不禁低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啊!今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是没有月亮相伴,没有亲人相随的中秋节,真是孤独寂寞呀!

中秋节随笔6

窗台上散布着月光透过树枝的残晖,虽然有些斑驳,但是很亮、很干净,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样貌,抬头之后才发现视线里全是交错的树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在这个城市,中秋的夜晚本来就应很凉了,只是今晚没有起风,也就不觉得冷。此时,没有了树枝的遮盖,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投照在我身上,让我有种沐浴的感觉,身边的路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浑圆的月亮,从那抹银光里,我看出了一点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我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一个人的中秋总会记起往年一些中秋的事情来,对亲人的思念里大多都是怀念,通常也是以怀念来寄托思念,但是我很努力的搜寻记忆,却发现脑中混沌不堪,甚至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一齐共度中秋了,在这个本应举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不明白就应拿什么来寄托我对亲人的思念,尽管我心里面满是父亲日趋佝偻的背影和母亲渐渐沧桑的皱纹……

庆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我的中秋记忆似乎一向停留在与外婆一齐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有些模糊,但总还记得,外婆在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很多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并且一改平时放任我玩耍的态度,整天都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她怕我会感到孤单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会和我边吃月饼,边看月亮,还会跟我讲一些外公在世时,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时从外婆口中明白,妈妈14岁就开始分担养家的职责了。那些年,因为有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我从未感到孤单。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离开外婆以后的中秋节里,我都会在屋顶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月亮,怀念着与外婆一齐的生活。

因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又是独子,父母千方百计的想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们选取了南下打工。数十载的奔波与漂泊,数十载的思念与牵挂,岁月蚀刻了他们的身体与面容,我想,他们就应是把对我的爱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动力吧,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为我铺就的成长中舒适的人生轨道,可他们却已经耗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此刻时过境迁,我工作了,能够养活自我了,但是还不能完全担负起家的职责,于是,愧疚之心开始折磨我了。

这天上午和父母透过了电话,母亲说了很多牵挂的话,让我过年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回去,还叮嘱我必须要带女朋友回家,说是想看看儿媳妇了;父亲还是重复着那句跟我说了很多年的话“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听着他们渐趋苍老的声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我忽然感觉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身上,原先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街口,右边一处还未建好的楼房顶上亮着一盏很大的探照灯,自我正走到了灯光的焦点处,灯光伴着很浓烈的水泥味扑面而来,让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脚步,思绪也伴着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背后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充满着整个夜空,只是同时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经被冲得很淡了,那明亮干净的气息也已经被浓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赶紧转身往回走,想快点逃离这个被钢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渐渐清晰起来,空气中没了刺鼻的气味,我才停下脚步。冰冷的钢筋水泥和明亮干净的月光实在是很不协调;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乡也一样,感觉冲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里,月光依然斑驳的散布在窗台上,但是我已经没有了赏月的情绪,思念之情开始强烈起来,和衣躺在床上,却无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写下了这篇随笔。

中秋节随笔7

1.中秋,是为所有企盼团圆的人编织的一个甜蜜借口,是为所有羁旅天涯的行者送上的一份秋日礼物,也是让身在异乡的学子愁绪飘飞的莫名心结。希望远在异乡的你,中秋快乐!

2.中秋到,送您真诚的祝福:(中)心健康站,(秋)天幸福转,(快)乐为半径,(乐)赏明月圆。祝幸福安康,合家欢乐!

3.中秋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祝您的事业更加成功,从本次月园时开始,好事永不停。

4.中秋寄思念,游子离乡远,思乡愁淡淡;中秋赏明月,月上柳梢头,情浓爱浪漫;中秋食月饼,滋味香又甜,饼圆人更圆。中秋佳节美,万家团聚欢!

5.中秋佳节思绪乱,思亲友盼团圆,举杯畅饮论生活之酸甜。明月枝头佳人伴,品月饼吐真言,喜笑颜开述人生之悲欢。短信发来祝愿,祝你中秋快乐喜团圆!

6.中秋将至,祝你日圆、月圆、梦圆,团团圆圆;官源、财源、路源,左右逢源;人缘、福缘、份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意愿,愿愿随心!中秋快乐!

7.中秋节快乐,让我为你献上月饼的祝福:圆月饼—愿你与家人幸福团圆,方月饼—愿财富汇集四方,三角月饼—愿友谊地久天长,桃心月饼—愿爱情甜甜蜜蜜!

8.中秋明月分外圆,千家万户共团圆,亲朋齐聚共赏月,花好月圆满笑颜,送上一份小祝福,徒添喜气伴幸福,中秋家合人团圆,幸福美满万年长,中秋快乐!

9.中秋赏月,祝你好运,圆月高升,花好事圆,愿你圆事业之梦,圆美丽情缘,圆幸福人生,圆如意成功,全家健康,和和圆圆,愿朋友,吃圆月饼,中秋快乐!

10.中秋时节,祝你的好运一帆风顺,事业顺理成章,工作顺心配合,生活一顺百顺,赚钱顺手牵羊,爱情得心应手,一切都对你顺顺利利!

11.中秋之夜,好风如水,明月如诗,此时,总有无尽的思念缠绕思绪,也总有美丽的愿景萦绕心间。愿你中秋快乐!

12.注意了,居月球可靠消息:今年不用买月饼了,月亮会从天下往你家的餐桌上掉月饼的!

13.驻足未名湖畔,塔影浮动,暗香袭人,不禁将手中的笔挥洒成诗,把心中的梦弹奏成曲。而现在,我只想把我的心曲送给你:中秋快乐!

14.又是中秋佳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欢聚一堂有几人,千里相思思几分?多少温馨又重现,多少祝福挂心间。遥望皎洁明月里,但愿君能知我心。不尽的思念倾渲泄,借仙子广袖送友亲。中秋快乐!

15.圆月明,脉脉含情,清辉照万里,佳节普天同庆,良辰美景享太平;饮美酒,品尝月饼,金菊香朦胧,祝愿翩翩发送,幸福永远伴君行。祝中秋节快乐!

16.月饼甜甜,直甜到人的心底;月儿圆圆,照亮每一张笑脸;美酒飘香,记录欢庆的瞬间;祝福多多,幸福时刻,愿你中秋节快乐,生活像满月一样圆满!

中秋节随笔8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佳节临近,思念浓,归乡情切,心似箭。

每逢佳节倍思亲。曾几何时,中秋,以她别样的风韵,赋予人们多少美妙的畅想。

临近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轮圆月。看那圆圆的月亮,似乎满载着亲人团聚的其乐融融,也怀揣着远隔千里的离愁别绪。如鼓满了诗情画意的帆,遨游在广袤、幽蓝的中秋夜空。

古今的人们,已习惯了将满满的思念与祝福,遥寄于中秋的故乡或有着自己牵念的远方。隔着遥远的时空相互对月倾诉。这一天,人们对着圆圆的月亮,品着圆圆的月饼,吃着圆圆的汤圆,连那思念的情怀也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人们多少美满生活的梦想。

——于是,人对于月亮,总是情有独钟。

俗话说:年怕仲秋月怕半。寓意到了月半或中秋,那一月或一年所剩下的光景不多,稍纵即逝。

年年中秋过,一岁一中秋。寒来暑往,我已于人世间渡过了几十个中秋节了。而中秋留给我的,既有其乐融融的温暖,也有掠人心肺的寒凉。那一轮一轮的印迹,似年年不变的月光,重叠一处。岁月寒暖有痕,而月亮丝毫不改当年。

小时候,每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那种节日特有的气氛让人很容易从中捕捉到一种舒服的感觉,那是一种温暖和幸福。一如中秋,除了有皎洁的月光,香甜的月饼和汤圆,最让人陶醉的还是一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的情景。

记得那一年的中秋节,赶上连阴雨天气。我和弟弟都上中学了,那天刚好是星期六。上午最后一节没上课,老师就放假让我们回去过中秋。和所有的同学一样,我们冒着绵绵细雨赶路,衣服湿了,心里却充满了节日的欢快。走在已离家不远的田间小路上,我发现沉甸甸的稻穗站在田里却冒出了长长的嫩芽,白乎乎的像一个个白胡子老头儿。因下雨无法收割,许多熟透的稻子倒伏在泥水里,长成了青青的秧苗儿。看见这些,我乐滋滋的心在下沉,高兴劲儿一下跑到爪哇国去了。回到家里,已经快过中午饭时刻了,辘辘的饥肠早按捺不住那美美饱餐一顿的渴望,伸手揭开锅盖,竟是一片冰凉。心情也跟着降到冰点。弟弟一屁股做到小凳子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一转身,见门后边堆着一把老豇豆。o(︶︿︶)o唉,只好开始整理,准备做饭。虽说路上见到的情景让我已有思想准备,但多少还是有些失落。不一会儿,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父母,先后回来了。父亲背着把铁锹,母亲兜着一兜儿没能曝出棉花的棉桃。他们的脸色也像这天色一样阴沉,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节了。

到了晚上,母亲还是煮了包馅的汤圆,又煮了些花生,我们帮着忙乎,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心情一轻松下来,我和弟弟一边帮助做事情,一边讲些学校里的小趣事,虽然因丰收无望,父亲的心情有些沉重,听到我们说的高兴时,也不觉露出微笑。就这样,在煤油灯下,我们一家人谈笑风生的渡过了这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那个中秋节,虽然没有丰收的憧憬,没有圆圆的月亮,但有亲人团聚的欢声笑语,心里就有个圆圆的梦想,梦里依然有月光皎洁。

往昔岁月里,那些有月的中秋,总能赋予节日以别样的滋味。

辛劳的父母亲还在田间忙碌。我领着有些睡意朦胧的弟弟妹妹,走在迎向父母的田埂上。圆圆的月亮在我们的头顶上晃悠悠的,像是喝醉了酒。一个趔趄,我险些跌倒,吓走了瞌睡,我带头唱起了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帮月亮提巴篓,巴篓巴,捡棉花,棉花壳,磕菱角,菱角弯,弯上天······。调皮的小妹接着改了词儿的`唱下去:······巴篓巴,捡棉花,棉花壳,扎我脚,哎唷哎唷疼死我······惹到我们都笑了。

光滑的打谷场上,父亲赶着老牛正打场。圆圆的月亮下,圆圆的石辗随着老牛转着圆圆的圈,在一大片铺撒成圆形的厚薄均匀的稻把子上,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父亲走在中间抖动着牛绳儿不时的催赶。他一会儿抓起一把稻穗摸索着,那眯缝的双眼似乎在陶醉于一个圆圆的梦里。

门前的空地上,我们和母亲围坐一圈,中间的一张凳子上放着圆圆的簸簯,我们边说笑边掰棉花。一会儿母亲拿来她自己没吃的月饼掰开几瓣分给我们,其实我们都已经吃过了,只有父母亲没顾得上吃。我知道母亲自己吃什么都舍不得,就说:“听说吃月饼就是讲究团圆什么的,那就不能分开吃的啊。”母亲笑了:“你们一人一瓣,就得要大家的合起来才是团圆的”。

多年来,母亲的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在父母亲的心里,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的美满才是他们心里的圆满。儿女们能够聚在一起,享受天伦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若干年后,作为他们的儿女,我们已各自离开了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儿女,做为父母的我们,更加感受到儿女绕膝的那份天伦之乐是多么的珍贵。中秋,也是可以让人铭记和寄托着无数美好愿望的、那么一个曼妙无比的形式。

其实,阴晴圆缺,月本无心,有心悲欢的,依然是人。月亮,每个月都圆,圆了又缺。她的圆缺有序,绝不会因人的悲喜而改变。而出于人的某种情节,中秋的月圆,被一厢情愿的人们赋予了更多人为的感情色彩

中秋夜,又是那漫长思念之路上的一个灯火通明的驿站。多少疲惫的思念,于今夜爬出沉睡的窗口,在如水月光下被点燃,任伤口泛出嫣红,复苏着钻心蚀骨的疼······。

那一年的中秋,月光下,我再也不能看到小女儿那圆圆的笑脸儿。我的心被残忍的掰了一个豁口,鲜血横流,而月亮依然圆圆的,圆圆的高挂头顶。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圆满的、美丽的,而在我看来,她是那么的冷漠,像一个风干泪水的眼睛,那么焦灼,心被刺得生生的痛······。

记忆被翻得一片凌乱,多事之秋的往昔,不堪回首。小女儿天真烂漫的年华里,有关于她的中秋,屈指可数。我努力的搜寻,寻找哪一处的中秋月华,留下了有关于她的故事。一做起事来就会废寝忘食的我,甚至不曾在月光里,给她讲一段关于中秋的神话······

如果可以···,现在的她,已经是豆蔻年华,许多中秋的故事,有关思念,她该会懂。明月千里寄相思,可这一份思念,我该寄往何方?因为那是月光也去不了的地方啊!······一句淡淡的“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涵盖了多少撕裂的心痛,和多少无奈的感伤。人圆心圆,月才更圆。心若缺,即使明月高挂,也只是一地月光惨淡······。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人们心里早已不再奉颂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似的孝道。好儿女志在四方。为了学业、为了事业,儿女们终有一天要有他们自己的天空。为了生活,夫妻们不得不天各一方。为了不同的理想,朋友们也会各奔东西。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是月光照得到的地方,我们就能够得知彼此安好。天涯海角,无须朝夕相处,有月光照耀的地方,我们同观一轮明月,虽人隔千里,息息相通的心,却是圆如满月。

唯如“但愿人长久”,方得“千里共婵娟”。月满中秋佳节夜,愿普天之下的人们,心有明月长团圆。

中秋节随笔9

故乡。老屋。东、北、西三面都有小河。河水清澈,微波荡漾,游鱼嬉戏其间,活水终年流淌;古老的河堤,垂柳拂岸,小树葱郁,大树茁壮,老树遒劲,永远那么充满活力。绿树掩映中,老屋静立。

小河永远,大树依旧,老屋苍老。但是……

“村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年轻人少得很了啊”!母亲一接电话,就这么说,父亲一接电话也是这么说,村里的老人只要一接电话,都是这么说,“村里什么都不缺,就是年轻人太少啊!”

是啊,自从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以后,年轻的人们纷纷走出小村--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城里的钱容易挣啊!自那些年以来,村里大凡是经济头脑出格的,有一点门路、本事的,这么说吧,只要是自认有那么一点文功武略的……反正是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在家里待下去的,他们纷纷告别本土,一任孔雀四面八方到处飞,四海闯荡,五湖为家!

好在一个个都很争气,混不了几年,活路打开,成家立业,养儿育女,比在家时风光多啦!

“儿女们争气啊!有本事啊!”那个时候,村里的老人们常常不时伸出大拇指称道、羡慕对方,甚或是在别人跟前扬扬自得,“来电话了”、“有汇款了”云云;如果儿女回家重修旧房,翻盖楼房,那就更惊了天的喜啊!

……小河的水依然静静流淌,河岸的树木依然那么茁壮--日月依旧,不知不觉,几十年弹指间,但见得老人们渐渐禁不住岁月,一个个不中用起来了。

“知道你要来电话,已经等了好久了!”一阵絮絮叨叨以后,老辈们就会诉起苦来,“路也走不动了,饭也做不成了,地也种不来了”,已经是“嘴来身不来,口动手难动啦!”……所有都是实话,可是“远水难解近渴”。在外的儿女何尝不明白这些?只是苦于他们已是心来身难到,思念腿难行了。天涯海角之处,他们业已事业有成,有家有口,甚至孙儿绕膝,创立了另一番新天地!让他们如何舍弃这一方,顾及另一方?现在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弃哪一方都无法忍受”啦!

山不转水转,树挪死,人挪活。老辈人的心很开通,天下父母心都一样。他们深明大义,只要儿女们有奔头,都是倾力支持,为了儿女可以舍弃一切,甘心受苦受累,缰绳放得开开的,放手让他们出去闯荡,而绝不扯后腿!中秋节作文800字

我们应该感谢祖辈父辈,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一条新的生路,让我们开创了一方新天地,我们怎么能忘怀?怎么能不刻骨铭心地牢记?月缺月圆,我们依然眷恋故土;天阴天晴,我们依然记挂家乡!每时每刻,我们都想依偎在父母身旁!“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儿女何尝不是心揪肠连,时刻牵挂故土的白发双亲?啊,当初实在是生活所迫,生计所为,生存所需,只要有一点办法,也不愿离乡背井,抛下祖地,流浪他乡的啊!

……小河之水依然汤汤流淌,河岸树木依然郁郁葱葱。中秋圆月,倒映水中。此刻,老屋中已经电话铃声丁令,是远方的子辈孙辈已拨通了老家的电话,他们候在话机旁,等待父辈祖辈的音讯,祈愿祝福他们安康幸福!

天边的游子,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天边的游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中秋月圆,亲人团聚。千山万水,佳音难隔。有线、无线,线线紧连。远方的游子们,请揿响话机,敲动机键,给远方的亲人打个电话,因为,月下,母亲正在等候你倾诉衷肠!

愿铃声长久叮当!

愿圆月长圆,世代吉祥!

中秋节随笔10

中秋到了,又是一年了。曾经的我们长大了成熟好多,不再像儿时那么快乐,悠闲了。走着走着,才发现我们老了。

还记得吗?小时候吃的香香甜甜的月饼,听着爷爷讲着古老的神话,思绪飘向那璀璨 的夜空中,让我们幼小的记忆有了遥远的梦....

年到三十,不再浪漫,人到中年,看淡了好多。人生之秋,多事之季,眼睛里不再有曾经的甜美,曾经的执着,爱也远去,情也漂泊,一度的心啊走出了浪漫的世界。

月到中秋,日子如疯草滋长着寂寞。月到中秋,思念也远去了,不再为一个人风风火火,不再为一个人分分合合,看清了心的空间,才发觉曾经的和现在的我站不到一条路上了,走出了曾经的世界。自己在新路上漂泊........

心中有个世界,眼中有个世界,说不清那一个在心中最多.......

岁月把我们推向中年,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花草树木,学会善待他人,才会心安。如果说中秋是中年的收获,那么我们应该感恩冬的孕育,春的浇灌,夏的火热。走在秋日,心不在迷茫,因为我们长大了,学会这样感恩生活。爱在中秋。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中秋又要来临了,提到中秋节,每个人都会想到团圆,想到思念,可对于已习惯身处异乡的我来说,依旧在外忙碌中度过,只是徒增忧伤,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中秋,但室友的话让我打开了记忆中的洪闸,父亲的身影在回忆中逐浙清晰。

想起家乡,你不可能无动于衷,你不可能心如止水,是否有想奔赴回家的冲动,有拿起电话的欲望。我也许算是一个故土情节尤其严重的人,每年这个时候,总对家乡有着浓烈思念。从小到大在老家那些激动、感动的往事和回忆一一涌上心头。感谢父亲的教诲、母亲的宽容,姐姐的帮扶,这一切塑造了我坚强诚实的个性。恍然之间,离开故土已经20个年头,父亲已经从记忆中的严厉、健康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满脸沧桑、略有弯腰的老者,只是再也不是那么严厉了,突然如此的温情温暖随和;慈母的宽容和善良影响我尤为深远,如今,这些让我难以忘怀。

家乡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棉花地里已经开出大量的棉花,繁星点点,一层一层的梯田是水稻飘香,小河边是老人、小孩子在垂钓的身影,如果天气好,你还能听见铁路上火车的油笛声,站在海拔约100多米的房子背后的小山上,这一切尽收眼底。月明星稀的夜晚,站在高岗上,吹奏一曲长笛,悠扬的笛声据说隔了几个村子也能听见,分外婉转,分外悠扬。家乡的秋天,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就是喜悦,家乡的秋天,有一副美丽的图像,基调也是喜悦。只是我这个远离故乡的孩子,只有在回忆和思念里,感怀中秋。祈愿这天边的明月,捎去我的问候,愿家人安康,愿家乡富足安宁。

中秋节随笔11

曾几何时,飞马扬鞭,奔腾万里长河,只为追逐。今夜,此时,月圆人静,闲敲子,期盼化身凤尾蝶,碥跹花丛之间,倾醉月光之下,缓了流年,慢了岁月。

遥相思,多少次欢聚与离别,兰舟催发,来不及尽述惆怅;故知偶遇,叙不尽悲欢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人有悲欢离别,月有阴晴圆缺”,期盼着,遥望着,不可忘怀,终不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曲悲歌,多少个痴情男女,无休无止,等待着一个又一个失落,如这般“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祷,等待,任岁月冲洗了漫漫的愁绪,淡化夜以继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经倾尽的年华。

月正圆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任凭寒气充斥着。今夜,此时,多少位古代骚人为之倾倒,望月兴叹,狂歌痛饮,留下了千古绝句,然而,这不正是倾诉的好时机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

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是第一个被这唯美的夜景驯服的人,而后子键,太白,东坡等等都为之相继倾倒。或痛哭,或惆怅,或狂放,总之,这夜,注定是诗人们的夜,月,亦是诗人们的月,这一夜,属于他们。

中秋的月,更为清晰,更为纯洁,然而,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样,但总会平添那一丝丝的哀怨,这一天代表着团圆,远在他乡的自己于远在天边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团圆,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半圆时的月给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给人什么呢?不过是一阵凉意,一阵伤感,一阵心酸罢了。

中秋的月永远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有人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也只有在那种远离尘世的角落里,才能感到清净,真正回到了自然。千年前奔月的嫦娥,想来应是无憾无怨,应为每一个人都会和嫦娥交谈,用心,用诗词。她,嫦娥,永不寂寞!中秋也是她一个人的节日。

中秋节随笔1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圆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不知不觉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时,小区里的停车位都不够用了,家家户户锅碗瓢盆煎炒烹炸,不时飘来诱人的菜饭香;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里,大人们畅所欲言、小孩们嬉戏玩耍,好一派团圆热闹的景象。我们一大家子也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说有笑;吃月饼、听故事,有滋有味。

晚上,我们仰望星空,十五的月亮高挂天际,就像一轮玉盘镶嵌在天幕中,皎洁的月光穿过树梢,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影子。月亮周围群星闪烁,众星拱月,“真美啊!……”,正当感叹时,我突然发现有一颗离群星很远的孤星,一闪一闪的,不知怎的,我有了别样的思绪。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思念之情。看着这颗孤星,我突然想到了丑小鸭、想到了离群的孤雁、更联想到了一年到头很少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为了祖国建设而不能休假的建筑工人、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而长年不能回家的边防战士,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为了工作、为了祖国很少与家人团聚。在这中秋佳节,我们更应该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我坐在爸爸妈妈身边,吃着香甜的月饼,觉得自己很幸福,更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祝我们所有的人节日快乐!

中秋节随笔13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火都很明亮,周围的环境非常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往日的寂寞环境!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还要亮,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因此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又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今天聚集到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阿!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首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辉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意义的”饼和月”了。

在家里,我们更是热闹非凡。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里赏月。刚刚升起的月亮倾泻不了一片清辉,月亮灿灿的,慢慢的变成了白色。月亮静静的洒在地面上,整个世界仿佛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笼罩着。月亮将光辉洒在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银子铺的,美极了!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从云里探出她那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所企盼的中秋佳节。这令我还想起了诗人李白为表达他的思乡之情所作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原理摆一摆一张大圆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等。全家围在一起,表示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一说家常事,工作,学习。其乐融融。

中秋节就像长长的线,绵绵的丝,结成一个结,使我流连忘返。

中秋节随笔14

每个人,都想快乐,有多少人可以拥有?每个人,都想幸福,有多少人可以享受?在这里,我想说:我每天都拥有快乐,每天都享受幸福。因为,我有你们。

有你们真好!每天清晨,你都会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好!让我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快乐、幸福,一天的工作也在你的问好声中拉开序幕,各种琐碎的事情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有你真好!在我劳累坐下休息的时候,你会跑到我身后,伸出你柔嫩的小手轻轻捶打我背,并关心地对我说:老师,你休息一会儿吧!在我声音嘶哑的时候,你会小心翼翼地端给我一杯水说:老师,喝点水润润嗓子吧!

有你真好!我们一起唱歌、游戏;一起吃饭,陪你睡觉,你会像我的孩子一样搂着我的脖子轻轻对我说:老师,我可以叫你妈妈吗?连爸爸妈妈买给你的小礼物,你也会悄悄地捎给我一点儿……

有你们真好!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我都会受到你的节日祝福。一张贺卡、一支鲜花、一句祝福的话语,都包含着浓浓的爱意。

有你们真好!我亲爱的孩子们!

中秋节随笔15

今天是中秋节,中午我们一家人相聚在母亲家吃饭,享受着团圆,感受着家庭的温暖。由于我们的工作都很忙,中秋节的聚餐的准备工作,完全由78岁的老母亲来完成,我们一再强调就是团聚,尽量简单,但老人还是做了几个传统的,也是我们最喜欢吃的老菜:粉蒸肉和板栗烧鸡,再准备了几个炒菜、凉菜和青菜,简单而实惠。

早上10点钟,我就赶过去帮忙,老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菜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到了中午,弟弟和弟媳拿了鸡蛋和饮料来了,女儿和女婿也拿着进口的奇异果来了,我赶紧“抢功”炒菜了……

大家吃着老人准备的美食,谈论着生活中的故事,其乐融融,吃完饭,我们帮妈妈收拾完东西,弟弟还有事,女儿还要上班,我们告别的母亲。在下楼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前天出院的病人,现在怎么样了?

这是一个67岁的男性病人,今年7月,在某医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肝脏多处转移,而没有做手术。今年9月1日,肿瘤科请我会诊,病人已经是肠梗阻了,只能做急诊做肠造瘘手术了,但病人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术前与家属沟通,家属非常理解手术的风险,他们说:我们知道父亲的病情很重,就是下不了手术台,我们也理解,绝不会与医院扯皮的。

有了家属的充分理解,经过短时间的准备,2日,我们给病人做了手术,手术前,病人家里来了40~50个家属,看来是准备为病人送终的。手术中发现病人的肠管已经高度扩张了,直径达到7~8厘米大小了,有成人的手臂那么粗了,肿瘤已经和骨盆后壁紧密粘连了,肠系膜上都是芝麻大小的转移灶,肝脏已经成菠萝样改变了,手术别说切除了,就是造瘘都非常困难,我们只有切开小肠,放出了大量气体和液体,这样才能游离乙状结肠,我们大量的时间在忍受着粪便的巨臭和反胃,为病人清理肠管里的大便,清理出的大便装满了7~8弯盘,手术做了3个多小时,当病人安全出手术室的时候,家属沸腾了,连声感谢。

在后面的治疗中,病人又出现了血糖增高、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一系列问题,我天天都在病房里,甚至利用休息的时间来处理病人,病人的这些异常都被我们一一纠正了,正在逐渐的康复中,但上周病人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变化,坚决要求出院,我问其原因是,其老伴将病情全部告诉他了,他认为自己没有救了,坚决要求死在家里。11日晚上,病人的家属30多人,又来到病房给病人做工作,仍没有说服病人,值班护士只有给我打电话,我跟家属说,病人的病情是稳定的,尽管病情很重,还没有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家属说,我们知道,但我们无法说服他。最后我要求他们等到第二天我上班后处理。

第二天,我跟病人和家属谈话,仍无法让病人回心转意,最后,我只有给病人换了药,检查了造瘘口,并教会家属回去后如何护理,如何处理伤口。在给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我才发现病人出生的月和日和我是同一天,更加深了我的遗憾。

今天是中秋节,我突然想到,病人回去三天了,他还好吗?他最后放弃治疗,执意要回家,是不是想过最后一个中秋节呢?我慢慢地理解了老人的心事。

一个医生为什么会如此牵挂一个普通的病人,我想心系病人的安危的,绝不是我一个人是这样做的,每位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是职业的行为,生命之托,岂能懈怠,正是这样的一种职业精神,让医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我应该感谢这位病人的几十位家属,正是因为他们的理解,让我们敢于救治这种危重的病人,正是他们积极的配合,让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这样的家属,我们付出的再多都是值得的。

我们希望病人在家里能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