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日和清明节气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清明节日和清明节气的这两层含义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日和清明节气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清明节有节气和节日的双重含义介绍

清明作为汉族传统的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作为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间在春分之后。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春分之后的清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据传源于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清明节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因此有专家、人大代表呼吁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清明词义

【读音】qīngmíng   【英语】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 【释义】

1.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时节雨纷纷

2.清淡明智: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东坡《东栏梨花》

3.词意探源

(1)犹治平。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2)指神志思虑清洁明朗。《荀子·解蔽》:“虚壹而净,谓之大清明。”;《淮南子·齐俗训》:“原人之性,芜秽而不得清明者,物或淉之也。”

(3)指清澈明朗。如:天气清明。

(4)二十四节气之一。《孝经纬》:“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