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

体积作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版块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所重视。小学教材中体积的定义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空间”是这一定义的核心内涵,从一维的长度,二维的面积到三维的体积,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飞跃。

《体积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

然而,什么是“空间”?如何衡量空间的大小?这些看似很简单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却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处理:

一、学情分析:

1、空间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比体积本身更难懂。因为空间很空,与长度(可以量一量、摸一摸)、面积(可以摸一摸、比一比)等相比,空间显得很抽象。部分学生认为只有空的东西里面才有空间,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气体没有占空间。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比较体积的方法。在还没有学习体积之前,学生就已经知道西瓜比桃子大,冰箱比微波炉大,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物体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体积。

3、目前我们在“体积”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概念教学的通病:弱化了对概念内涵与本质的感悟与理解,强化了对定义中个别字眼的表面化释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后能一字不漏地背出体积的定义,却会把表面积和体积相互混淆。比如在解决类似于“学校砌了一道围墙,长15米,宽24厘米,高2米,每立方米要用砖块520块,一共要用多少砖块?”和“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2米,要贴多少平方米瓷砖?”的问题时,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是求体积?什么时候是求表面积?说明学生对体积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

二、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理解空间的意义

2、学会描述空间的大小,会通过三个维度去描述空间的大小。

3、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长度、面积、体积的比较辨析中,在物体大小的比较中真正理解体积的内涵,把握概念的本质。

4、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还应关注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对比分析、观察想象等手段去理解“体积”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学生的多感官感知表象,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过程

1、感知空间的存在

师出示空杯子里面装有积木。

师:我现在想往里面倒一些水,可以吗?(可以)

师:为什么?

生:它是一个容器。

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瓶子,这也是一个容器,还能再倒进去水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里面没有空间了。

师:那这个呢?

生:因为杯子里还有剩余的空间。

继续倒,还能倒吗?为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生:杯子里剩余的空间越来越小。

反思:

空间具有抽象性和内隐性,学生对其的感觉是很空洞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往装有积木的杯子里倒水这一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继续倒水时杯子里剩余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这一动态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空间的体验。直至最后倒满水,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杯子里的空间已经被积木和水占满。这样就使得空间比较显性地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2、体悟空间的三维特征:

师:杯子里有空间,生活中哪里还有空间?

生:教室、书柜、鞋盒、桌斗、脸盆

师:能比划一下桌斗的空间吗?

生比划桌斗的长度。

师:请你用手去摸一摸桌斗里的空间,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空间。(从左往右、从前往后、从上往下)

现在再来一起比画一下:桌斗的空间大约有这么长、这么宽、这么高。

再比画鞋盒的空间、脸盆的空间,桌子的空间。

师:你觉得在比画空间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比划出长、宽、高。

师:是的,不管是怎样的空间,都是有长宽高这三个维度的。

反思:

在初等数学中,空间通常是指三维空间。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空间,理解空间的大小,必须让他们理解空间的三维特征。这里通过引导学生摸一摸桌斗空间的长、宽、高,初步感知空间有大小,而且是由长、宽、高三个维度决定的,然后再去比划其他物体的空间,在比划中深化对空间三个维度的认识。

3、拓展、完善空间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杯子有空间,那积木有空间吗?水有空间吗?

(有)空气有空间吗?

学生对空气有空间存在异议。

请认为空气有空间的同学说明想法

生举例吹气球。

教师演示塑料袋装空气的实验。

4、提炼空间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用了多种方法说明固体、液体、气体是有空间的,可以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空间。那每个物体占有的.空间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出示苹果和积木。哪一个占的空间大?

师: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数学上叫做体积。

积木放在桌子上和放在教室最后面,体积会变吗?

老师这样站和这样斜着站,体积会变吗?

苹果切开后,体积之和和原来的体积有变化吗?

反思: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使其与数学经验对接,让学生认识到了,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进而顺势引出体积的概念。虽然学生原来可能听说过体积这个词,但他们对体积的认识却是模糊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能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原来所占空间的大小简单地说就是体积。

紧接着,通过一系列变式的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体积的意义,突出了体积概念的核心内涵,使学生比较自然、流畅、清晰地认识了体积这一概念。

5、比较体积的大小。

师出示:苹果和积木,谁的体积大?

观察法。

出示:粉笔盒和课本。

难以分辨,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排水法

生:用橡皮泥捏

生:把粉笔盒展开

师:可能是因为课本比较薄,学生认为粉笔盒展开就能比出大小。好!我把他展开,铺在黑板上,这个是粉笔盒站的空间吗?

生:不是,是他的面积。

师再合起来演示,说明粉笔盒里面有空间,现在展开了没有了里面装东西的空间,这仅仅是粉笔盒的表面积。

生:可以用一些小积木去拼成它们,然后数一数哪一个用的积木多。

师引出将他们分割成相同的体积单位,再比较大小。

学习体积单位,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

反思:

有了前面充分的体验,我觉得对于体积的意义已经理解的比较透彻了,但没有想到学生会说出将粉笔盒展开与书本比较大小这一方法。可见,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体积作为“三维测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立体几何的初步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关键。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误区,在教学中应该做如下调整:(借鉴优秀的教学设计)

点线面体推进,理解“大小”比较的实质

师:把一个点向上平移一段距离,会形成什么图形?(先在头脑里想一想)

生:线段。(课件演示)。

师:你能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连接“线段ab和线段cd”吗?

生:线段ab>线段cd。

师:我们继续把线段向右平移一段距离,会形成什么图形呢?(先想一想)

生:长方形。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形。(课件演示)

师:你能用符号连接“蓝色长方形和红色正方形”吗?

生:蓝色长方形>红色正方形。

师:如果把长方形向后平移一段距离,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呢?(先想一想)

生:长方体。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体。

生:有一个面是长方形,不可能形成正方体。(课件演示)

师:那么正方形向后平移一段距离呢?

生:有可能形成长方体,也有可能形成正方体。(课件演示)

师:这次考虑得全面了。这里又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蓝色长方体>红色正方体。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三次比较,你认为哪一次是在比较体积?

生:第三次。

师:那么前两次呢?

生:第一次是在比较线段的长短(长度)。

生:第二次是在比较面积。

师:大家都认为第三次是在比较体积,(出示长方体模型)你能上来指一指体积吗?

生:用手摸了长方体的6个面。

师:(把覆盖在模型6个面上的纸片掀起来,贴在黑板上)你觉得刚才我们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指的是这个吗?

生:摇摇头。

生:我觉得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指的是整个物体,包括所有的部分。

在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三次想象后,结合课件、教具的直观演示,学生明确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的大小(即体积)与长度、面积的区别,特别是最易混淆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区别。在视觉直观的刺激下,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而不是在对个别词语的死抠中,学生进入了“口欲言而辞不达”的状态,对“体积”概念的内化就水到渠成了。

当学生思考比较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时,用了大概近2分钟的时间,加上对错误方法的引导、辨析,基本上是3-4分钟的时间。刚说到统一体积单位,就下课了,接下来的教学就比较仓促地完成了,可能部分学生对后面所说的这些知识根本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因此,我在想,教材将体积和体积单位放在一个课时教学,是否合理?一节课的时间既要理解体积的意义,还要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这样的大容量势必会压缩了对体积概念本质的学习时长,使学生不能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充分理解体积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敢于合理断课,减少课时容量,拉长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