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仍然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还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的青年形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

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 1

《人生》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形象。高加林这个形象,内涵丰富,又具有较大普遍性,他是一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性格矛盾又统一的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遭际和思想面貌,在八十年代青年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既不像过去那些先进的新农村青年那样,脚踏实地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奉献力量,也不是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或者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庸碌之小辈。在高加林身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织着时代变革新引起的追求和矛盾。

高加林是幸运的,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学校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城市为他打开了另一个更为绚丽多彩的世界的窗口,他曾对现代文明怀着炽热的向往。他不愿庸庸碌碌的生活,极想有所作为;他又是那么不幸运,他毕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的儿子,理想同现实间存在太大的距离。这些使他在人生的十子路口一直徘徊、郁闷,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亲人,但他十几年拼命苦读,就是为了不向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他深知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内心深处也从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

但他却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时时渴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却违背了现实。毕竟他不应该蔑视孕育生命的土地;而最终成为一个孤独的失败者。当然小说中高加林生活之路并没有走完,他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艰苦的跋涉者,他的思想仍处在急剧的变动中,而不是一个走完人生之路失败者。日后,他经过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他是可以成为推动生活前进的一种力量的。

通过阅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高加林具有如下性格特征:

(一) 自尊与自卑

高加林接受过新思想教育,血气方刚,热情奔放。有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从小又受父母的娇生惯养,父母用辛勤汗水换钱供他上学。他身上的泥土味已冲刷得差不多了。因而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不比别人差。

在他被撤了教师职务后,表现极为强烈,他想只要高加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楼他们更强。去县城掏粪时与克南妈争吵后,眼里噙着了泪花,望着悄然寂静的城市,心里暗暗说: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的年轻人那一点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呢?[3]P32此时反映出高加林如此强烈的自尊。从小说中可以看出,高加林是有能力的人,连高明楼这样的“大能人”也不能不感到一种威慑,不能不感到“将来村里真正的能人是他”。高加林是优秀的,自信心可使他进取,但也可扭曲他的灵魂。于是我们在他自信的背后,发现了一种隐藏更深的自卑感。在他第一次去卖馍,却因为是熟人,而不愿去做那笔生意。当遇到老同学张克南和黄亚萍时,对他们所说的话非常敏感。即使他们是很真诚的,但在他看来,是在他面前夸耀自己的优越性。高加林的自尊心太强了。因此精神处于一种藐视的状态,说话时不时的讽刺、挖苦。最终老同学不欢而散。在卖馍的过程中,他后悔不该来。感到自己象一个真正的乡巴老。觉得周围的人

都在看他,他低着头,什么也不敢看,连叫卖也不敢。心里难受得象无数个虫子在咬。在城里掏粪时,紧张防备周围,鬼鬼祟祟象做贼一样,恐怕被熟人看见丢面子。

每当看见骑自行车的县上和公社的干部们,从河对面公路奔驰而过,雪白的的确凉衬衫,被风吹得飘飘忽忽的身影时,他的心就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惆怅,苦涩的味儿顿涌心头。就像吞了一口难咽的中药,难受极了。即使和巧珍在一起,他也会认为那是堕落和消极的表现。他的自卑是强烈的。

高加林之所以有这样的自卑感,与他的思想意思是分不开的。他一心想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不愿象他父亲一样当一辈子土地的奴隶。害怕的贫困、愚昧。他始终渴望到大城市去,渴望施展“抱负“。因此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在当教师时,不断发表文章,刻苦钻研。并且得到了认可—他是一个很受尊敬的教师。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有抱负、有上进心的青年,周围的人没有去承认他,发展他,而是让社会的不良之风,深深伤害他,使他回到了黄土地上。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我们社会的肌体是健全的,假如社会主义阳光照耀在每一个角落,那么高加林周围的环境力量就有可能不段完善他的性格,而他本人或许能够避免他的悲剧命运。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青年。由于社会尚不是由他们来开拓,他们的视野就显得过于狭窄,往往容易被生活表象所迷惑。而当他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这一影响就更不能低估。在以高加林为典型意义的青年形象中,自信和自卑彼此排斥却又紧密胶合在一起。这正是他性格中潜伏着的悲剧性的危机。

(二) 脆弱与勇敢

高加林是自信的。而当现实扼制了他的“欲望”,他又变得灰溜溜的,一蹶不振。他有的只是“欲望”本身,没有的恰恰是把“欲望”本身化为现实的真正动力。他只能在顺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而不能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貌似强者的外衣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脆弱的、不稳定的自我。

高加林的脆弱性在他两次大的人生转折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当高加林被挤掉教师职务,第一次复归到土地上当农民时,他感到理想破灭。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无法冷静下来。三年的教书生涯,美好的梦想顷刻间就变成了泡沫。他的脸痛苦的抽搐着,一只手很很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流下来。他不思茶饭,用毁灭性的劳动来折磨自己。或许他的拼命劳动只是希望用极度的疲劳来消弥骚动的“欲望”。

当他走后门当了县委通讯干事,而事情败漏,他又一次被谴回农村时,又一次感到孤零零的自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不知自己从什么路上走来,又向什么路上走去…。想到破灭的不仅是那远走高飞的幻想,也是与黄亚萍那并不牢靠的“爱情”。又想到自己以后贫穷的农民生活,他痛不欲生,想叫叫不出,想喊喊不出。他甚至想到死。然而这一切怨谁呢?想来想去,反而恨起了自己:他两只手疯狂地揪着自己的胸脯,外衣上的纽扣“崩崩”地颗颗飞掉……。在波涛起伏、曲折不平的人生道路上,高加林就是这样地失败了。当他孤魂般走在大马河川道上时,山坡上传来的是孩子们辛辣而直率的信天游歌声:“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这利剑般闪射着冷峻真理光辉的古老歌谣,虽然从孩子们口里唱出,但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他感到惊心动魄。只有在这时,他才如梦初醒,有了五内俱焚的痛悔。高加林是一个彷徨与人生十字路口,生活阅历还不丰富的青年。遇到挫折不能积极面对,只会痛苦、流泪、抱怨、后悔。表现出极度的脆弱。但只要受到别人的安慰,鼓励,他会作深刻的自我反省,对生活产生希望。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正因为如此,他还会振作起来,前途还是美好的。

尽管在逆境中高加林往往表现的很脆弱。但在顺境时,他往往表现的很勇敢,积极进取,具有一种冒险精神。

高加林痛苦于农村落后,渴望现代文明的春风吹到这闭塞的地方。因此,在他当上农民以后,与因循守旧的古老生活方式发生了反抗力。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特有的力量与农村旧道德观念和庸俗舆论挑战:他鼓励巧珍刷牙;闹了一场“卫生革命”;藐视农村“明媒正娶”的传统道德,和巧珍大胆公开彼此的爱情,公开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巧珍骑着一个车子去逛县城。可见,高加林是以一种勇敢、挑战的姿态,冲击着农村的平静,和古朴的生活方式。憧憬着现代文明的生活。

在到南马河公社采访时,他的勇敢精神表现的也很明显。南马河几个村庄都被洪水淹没。高加林没有骑车子,黄昏才出发。没走几里,天就黑了。此时他并不害怕,他精力充沛、动作敏捷。一刹那间需要牺牲什么,他就会献出什么。到了南马河,脚上流着血,但没有休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高加林这种勇敢精神与他自身的性格和经历有关。首先他受过很好的教育,受过新思想的影响,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当面临这样的大灾难,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一种责任感让他冲在了前面。再者,高加林是一个要强、好胜、狂热、有自尊心的人。这一次采访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表现机会……。当他听到那篇没被改动的第一篇报道时,一种幸福顿涌心头,忍不住轻轻地高吹起了口哨。

(三) 朴实与虚伪

高加林由于受到父辈的影响,他具备天下农民所特有品质—朴实。如小说上所描绘的那样:在劳动时,他手磨起了水泡,流出了血,他仍然挺着。在县城掏粪时,哪个厕所要是没粪,他立刻失望丧气,哪个厕所粪多,就高兴想笑,像是发现了金子。在失去教师职业后,他抽的烟由纸烟变为旱烟,表现出他生活的节约。他憨厚、老实,当他第一次和巧珍在大马路上并肩行走时,心呼呼直跳,感到很难为情。也是这种朴实,才使巧珍和他走近。也正是这种朴实,使他主动上地里给父亲帮忙;给母亲拉风箱。并且还养了兔子,想搞点副业。他忙忙碌碌,俨然象个过光景的庄稼汉。也更是这种朴实,使他感到,他不该那样害怕在这黄土地上生活;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依然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高加林还拥有农民儿子质朴的责任感和内疚感。虽然他在精神上承受压抑和痛苦,但看到在劳动中的母亲满头的白发;瘸腿的父亲一轻一重地出山……。想到庄稼人的吃苦精神,眼里流出了泪水。在作品下篇,我们看到,当他和黄亚萍在一起时,猛然想到巧珍,心如刀绞,情绪的热情忽至冰点。内心深处,是一种深深的愧疚与谴责。

我们知道,高加林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不甘不如人。始终渴望到大城市去,渴望施展“抱负”,其目的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还是为了事业的发展?这在高加林思想上显然是相当模糊的。于是,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其虚荣心得到了极度膨胀:当巧珍要把狗皮褥子拿到县城给他时,他有点严厉地说:“我不冷!你千万别拿来,人家笑话哩!”在县通讯处的那些日子里,他不断陶醉在事业的成功中。他内心里每时每刻都充满着骄傲和自豪,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甚至和同志们说话都言词尖刻,才气外露,得意之情溢于表。但他有时也会警告自己不要太张狂,他有更大、更高的抱负和想法。不能满足于这个县城所达到的光荣……。甚至在省城的大街上,看到公园里一队对挽胳膊走路的青年男女,也幻想着自己

令人神往的富于彩色的大城市生活。高加林的内心是虚荣的,他的所谓个人抱负和个人前程,始终是他内心深处最萦绕关注的东西。正是这个日夜困绕着他内心的幽灵,指使着他走错一步,再走错一步。人生的道路是复杂的,社会的矛盾也是错综的,然而决定一个人性格面貌的,毕竟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当他和黄亚萍旧情复萌,重新恋爱,以及在这种爱情矛盾的厉害权衡中,“远走高飞,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成为最重要、最有分量的“砝码”。于是“权衡了一切后”他“决定要和巧珍断绝关系,跟黄亚萍远走高飞”。纯真的爱情终于被压倒在内心的虚荣之中。他无情地抛弃了巧珍这个天真纯洁姑娘赤诚如火的爱情,卑劣地伤害了一颗纯正坦直的心灵,也暴露出他灵魂深处潜伏着很不美妙的污垢!我们可以看出高加林对刘巧珍和黄亚萍的选择,并不是由爱决定的,而是由内心的虚荣决定的。谁能满足他的虚荣,他就会选择谁。思想意识的错误,致使最终陷入痛苦深渊。

高加林这些性格特点,有时是孤立的,有时又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高加林以上性格形成,与他生活的社会、家庭、自身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高加林生活在八十年代初期,那是一个能呼吸到城市文明的空气却又保留着古老、落后的习俗的城镇郊区,一个交织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生活环境。也是现代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碰撞最激烈的时期。他的理想与现实、性格与环境交织的错综复杂,又显得格格不入。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副令人不可思议的画面:一个明明有才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知识分子,却被别的有权势的人同过“合法手续”而从教师队伍中除名;随后他又依靠自己的“关系”,进入县委大院,而“纪律检察委员会”又以合法的途径将他重新除退。生活在这样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环境中,高加林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有的只是一连串失败的记录。还有家庭环境、自身思想意识对他性格的形成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农村的落后、贫穷及父母对他的精心培养,创造了他一心离开黄土地的自身条件。我们从作品中可看出,形成他复杂性格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身的思想意识。由于刚步入社会,对生活认识不清。错误地把个人的欲望当作理想,不能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过分强调个人的需要。缺乏扎根土地,在家乡的土壤上实现自己理想的决心。这些思想意识,促使他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矛盾重重,徘徊不前。[9]P321

高加林的悲剧不是偶然,大量的偶然性中显示出了生活的某种必然性:传统的生活已经容纳不下这一代青年对人生的追求,而他们又往往不太理解通往新的生活的正确而又艰难的道路。他们理想大于现实,盲目追求实际上不能得到的东西,得到的必然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像高加林这样的青年也并不少见。文学是一面镜子,高加林这样具有丰富内涵和典型意义的形象,无论他的逆境、顺境、长处、弱点、教训和悲剧,都具有发人深思的鉴戒的力量。希望那些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们从高加林的形象中得到启发,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诚恳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让人生的理想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 2

路遥在长篇小说《人生》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的形象。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乡村青年,在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沉浮起落,集中体现在了事业和爱情两个方面。他的形象普遍存在,内涵却十分丰富,性格的矛盾和统一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 笔者试对高加林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并谈谈笔者对高加林的看法。

一、高加林的生活背景

《人生》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政策的变化,个体经济有了大发展,赶集上会,买卖生意,已经重新成了庄稼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小说中巧珍的父亲刘立本就是在这几年做生意,进而成为高家村首富的。

高加林生长在高家村,学习在省城,是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同学不一样,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他是不能留在城市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给高加林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距离上的,还有心理上的。“生活的变化使他们很快就隔开很远了,尽管他们相距只有十来里路,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是在两个世界了。”(第三章)原本同窗多年的同学,城里的找到了工作,而他却被同村大队书记高民楼的儿子挤掉了民办教师工作。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社会各方面的肌体是健康的,无疑会正确地引导这样的青年认识整个国家利益和个人前途的关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对于类似社会问题的解决。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马占胜和高明楼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悲观;有时,还是出于个人目的,他们又一下子把这些人推到生活的顺风船上。转眼时来运转,使得这些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顺利得有点茫然。”

二、高加林的心理变化

在这样的环境中,高加林的心理难免产生变化。

去省城卖蒸馍却被同学看到时,由于内心的虚荣,他撒谎自己是去城南走亲戚。 高加林是好胜的。面对走后门的高明楼一家时,他不甘于被“潜规则”压倒,他想要比高明楼他们活的更好:“一种强烈的心理上的报复情绪使他忍不住咬牙切齿。他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假若没有高明楼,命运如果让他当农民,他也许会死心塌地在土地上生活一辈子!可是现在,只要高家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更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楼他们强,非得离开高家村不行!这里很难比过他们!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他还有着小小的报复心态,当遇到与高明楼合伙“潜规则”掉自己民办教师工作的马占胜时,连虚荣心都显得无关紧要:“当他们城关公社文教专干马占胜有点尴尬地过来和他握手时,他这一刻不觉得胳膊上挽的蒸馍篮子丢人了——哼!让他看看吧,正是他们把他逼到了这个地步!当专干问他干啥时,他很干脆地告诉他:卖蒸馍!他并且从篮子里取出一个来。硬往马占胜手里塞;他感到他拿的是一颗冒烟的、带有强烈报复性的手榴弹! ” 但是这些心理的负面变化,并没有让他的优点消失。

他有知识、有文化,能活用学校里学到的化学知识,用漂白粉收拾水井,清洁井水。 他怀抱理想,关心时事,从高中起就开始做时事简报,每天读报的习惯更是从未改变。他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高中时就经常和黄亚平一起热情地讨论国际大事。

他容貌俊美,擅长运动,原来就是中学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当上记者后又成了县委机关队的主力,有着本城第一流的篮球技术。

他积极工作,热情待人。为了不让重感冒的同事老景病情加重,他顶风冒雨地摸黑前往南马河公社采访洪水受灾现场。他在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写报道的工作后,还熬夜连续写了三篇短通讯和一篇综合报道。他的工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文章才气横溢。

他有善恶观念:他喜爱刘玉海这样心系人民的好干部,厌恶高明楼、马占胜这样的奸猾干部。无论是当教师、种地还是做记者,他都认同自己的劳动,并努力使劳动有价值。

可见,高加林的心中虽然有阴暗之处,更多的还是优点。他并不是一个让人厌恶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才华的、充满朝气的青年。

三、高加林的选择悲剧

没有考上大学和被挤掉民办教师工作,是高加林所经历的两大挫折。一个让他对自己失去信心,格外的自尊之下隐藏着他的自卑;一个让他对他人的正直与社会的公正失去信心,不齿他人利用权势关系的同时,自己也利用关系实现自我价值。这两点影响了他的选择,也让他步入了悲剧之中,伤害了两个年轻姑娘的感情,也伤害了自己。

笔者对高加林气愤之余,更多的是同情。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让高加林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社会上只重个人利益的歪风又左右了他,最后这股不正之风甚至传染了他,使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当今社会中,虽然没有了如此严重的城乡二元对立现象,只重个人利益的风气却是愈演愈烈。希望这样的风气能够得到有效遏制,高加林这样的悲剧能够更少一些。

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 3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及商品经济活跃的重要时期。诸多农村青年怀揣梦想,离开故土,到大城市打拼。期间个人思想上产生的诸多迷茫与矛盾无处诉说,最终深深刻进此类奋斗人群的骨髓,变成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路遥的小说《人生》便将视线聚焦在此类人群,通过塑造主人公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将这些奋斗在新时代与旧时代时间线上青年人的挣扎、思辨与最终的平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本文对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尊与自卑的碰撞

主角高加林出身农村,是家中的独生子。因家中经济状况相对窘迫,其出于强烈的自尊心潜心学习。在此种环境及严苛的生存条件下,其不负众望,最终考进了县城的高中。城市中的教育与乡下不同,高加林顿时有了一种看见希望曙光的感觉。在筹划进城求学期间,他不忘自己的出身,但却未曾因艰涩的现实情况羡慕村中的富户刘立本、手握权力的村长,及大队书记高明楼。高加林的“初心”起点很高,他认为这两者均不值得自己尊敬。掌权者权势熏心,甚至逐渐向乡村一霸的方向发展;富户重男轻女,尽管家有财产万贯,但其甚至都不供两个女儿念书。高加林在出发时便存有要与高明楼这种与自身发展意愿背道而驰之人一争高下的思想。

后期,他甚至认为如果村中没有高明楼这样的人,他或会稳下心神,老老实实地在故土当一个农民。由此可见,高加林在最开始便想活得与众不同,且光明磊落。从他的一言一行,均能看出其“自尊”的特性。此种自尊在后期入城后更有延展的体现。求学结束后,高加林一心投入了成为人民教师的努力中,但生活的压力逐渐将其改变,使其不再拥有求学时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奋斗期间,他为了一餐一饭风尘仆仆地奔波,感觉曾经在故土的庄稼人形象再次扣在了自己身上。好巧不巧,在其最为狼狈的时候,其碰到了曾经的高中同学。为了掩盖自己的窘迫,高加林只好自称是来候车室接亲戚。在老同学提出能向其提供助力,伸出援手时,高加林言辞客套地拒绝了。但拒绝的话中绵里藏针,针头所向不是他人,正是自己。由此可见,其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开始初现端倪。

读者在读到此处后,也能感受到这个男人相对敏感的一面。到后期,其自卑心理的展现则更加具象。当他教师身份被去除,再次回到故土成为一名农民时,他选择闭口不言,拼命干活。似乎只要把思想全部投入手中单调且辛劳的农活便可将所有的郁结与不快抛在脑后。在后期得知村内最俊俏的姑娘对其有所倾慕时,他尽管大吃一惊,但依旧在恋情曝光后,选择与姑娘双双进城。后来,他因为现实原因选择了城市姑娘而抛弃了村中姑娘,这一方面展现其已经悄然改变,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心正气的少年,一方面展现了其自尊及自卑矛盾的最终产物—— “虚荣”。

二、现实与爱情的夹击

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多会产生与当前环境难以融合的感受,尽管自身风光一时,但每当自己越想要抓住什么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自己”从身体中“流”走。不是自己不属于大城市,而是大城市急需人们变成其需要的样子。高加林在小说开端便遭遇了一道失败的挫折。在被“钱”与“权”压迫的境况下,高加林选择“清者自清”的发展道路——求学。那时的高加林还充满着对未来的期望,但通读过文章的读者知道。其在现实的多重打击下依旧只能回归平凡的身份,孤军奋战的滋味不好受,所塑造的“成果”亦相对脆弱,一击便可轻易坍塌。原本失败并不可怕,回归故土亦无外乎为重新开始。但高加林过于看重自己的那份自尊,即使连高明楼都不由得对其发出隐藏在内心中的感叹,其依旧在现实中苦苦挣扎,坚持着自己最后的“底线”。

在与旧人相聚时,其依旧觉得对方所说的均为挖苦。在爱情方面,高加林经历两个女人——一个是乡村女孩巧珍,一个是城市女孩亚萍。在相对艰难的岁月,高加林在巧珍身上找寻到了一丝心灵的安慰。那时他刚从城市归来,思想上颇有万念俱灰的倾向。村中最美女孩对他的倾慕与偏爱无外乎是一种救赎。尽管巧珍对其真心实意,但其在探寻到再次回到城市的机会后,其依旧义无反顾地回去了。为了展示自己的真心,其同样带领巧珍一并前往城市。

高加林在此时做好了与巧珍共同前行的考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得到回到城市发展的机会时,即使其有所挣扎,有所顾虑,但其最终的选择更多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亚萍也是真心喜爱高加林,但出于现实原因,其也不得不顾虑高加林农民的身份。由此可看出城市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因素,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严重性。从相对传统一点的概念来讲,这便称之为“命运”。尽管其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但为将其填满,依旧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一穷二白时,单纯地讲求自尊、自强,难以化解现实给人们带来的难关。小说中的主角高加林便是如此,他站在道德的平衡点上,仅有的自尊与自卑也成了他的绊脚石,尽管其奋力争取,其依旧博不过命运,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因此,其與亚萍的爱情也从“有点可能”变成“再无可能”。现实与爱情将主角如同夹心饼干一般夹在了中间,高加林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被命运玩弄的命运,自己再次入城的原因竟是因为他人想要讨好领导,最终其不正当入城的事情被人发现,尽管其积极、勇敢、不服输,甚至舍弃了很多才再次企及翻身的机会,但无奈于现实的捉弄,其再次被城市所“抛弃”。在城市与自身不服输的意念下苦苦挣扎,高加林或许是此类城市打拼青年的一员,但却永远不是最后一个。当人们面对的对手是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时,每一次的挣扎必然会增加的仅为身心上的伤痕,成功或者会来,或不会来,而奋斗者能做的只有任其卷来。

三、故土对人物的召唤

尽管高加林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但其骨子里还是对故土难以割舍。正是他农民的出身及原生家庭艰苦的环境条件,铸就了其自强的思想意识。在遭遇了诸多不合情理的社会打击后,高加林依旧秉承着20世纪80年代农村知青的形象,活出了属于自己的血性。尽管其短处与长处未见哪端更明显,但他对黄土地依存的本心,与其长短处一般,与其对土地逃离心态相簇并行。在其再次回归故土,重新拾起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时,其想到作为劳动人民的儿子,无论在何时,都不应丧失劳动的感觉。在其徘徊在城市中,借助改革开放期间国内部分制度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获得暂时的一官半职时,便是对自己出身黄土地的一种背叛。在他再次忆起过往的种种,其心中是否存有愧疚,是否有晚来的不舍,单纯从字里行间难以直接得知。

小说在最后表述了高加林重重地摔倒在黄土地上,这不仅暗示了高加林此阶段的命运,亦隐晦地告知了众多读者背叛黄土地的“下场”。城市无情,黄土宽厚。即使前去奋斗的人们舍弃了自己的道义,忘记了自己的根本,被狠狠地击倒,黄土地依旧不声不响,默默地在它应在的地方手捧着救赎,等归来的游子落入它的怀抱。从结局反观整篇小说,作者以新旧交替的时代发展及生活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矛盾及主人公颠沛流离的境况进行描写,为读者展现了那个时代众多青年人对自我发展及未来前进方向选择的困惑。文章首先突出主人公相对鲜明个人主观思想,进而应用充满变故的剧情安排给意志坚韧的农民孩子狠狠地“上了一课”。艺术往往源于生活,或高于生活,但其始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此篇小说在二刷,三刷的时候,读者会愈发清晰地看懂一点——作者将主人公高加林置于社会及时代的洪流中,使其灵魂处于失重的状态。在其最终回归土地后,其终于意识到自己最初的起点便是自己灵魂的归宿,也是自己人生的支点。故土对于此类农村知青的呼唤,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希望其归来,而是不希望外出打拼的“游子”忘记自己的根本。当其为了追逐心中所谓的梦想,一样样舍弃随身而来的思想与秉性时,无异于丢盔弃甲。时代改变人们的思维与行事风格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以一己之力或群体之力去改变社会,改变一个时代。或者说,当时代发生正向改变时,参与建设发展的青年人门应优先考虑自身最初的秉性与梦想实现过程的所作所为,为当前时代改变给予了多大的助力。此类思想与当前时代我国领导人员强调的“不忘初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四、结论

总的来说,路遥《人生》这小说中主人公高加林即为八十年代初期农村青年形象,其自尊与自卑并存,在现实与爱情中逐渐迷失自己,最终在回归故里后投入黄土地的怀抱,找到自己身心及灵魂所以依。尽管当前时代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大不相同,但当代奋斗在城市工作岗位的青年人都应精读此类著作,从中汲取人生经验,不忘初心,明确自己的位置,保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奔向自己所期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