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倡议书

公司全体员工

企业管理倡议书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员营销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近期的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员工出现了劳动纪律涣散、不思进取等不良现象,在员工当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为改变目前这种不良风气,重新树立联通员工的良好形象,我们特提议在6月份开展“文明管理月”活动,并向全体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一、继续保持“团结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发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企业作风,深入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先进”三学活动,树立积极向上、精神振奋的精神风貌。

二、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争当一名优秀联通员工。

三、继续发扬精神,放号。

四、营造“勤奋学习、力争上游”的优良学风,通过活动月,让我们的“知识更丰富,行为更规范,形象更美好。”

倡议发起单位 综合部

二00四年六月二日

企业管理倡议书 [篇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筑产业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需求也逐年加大。据《中国建筑业年鉴2015》资料,2015年全国建筑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总台数为879.85万台,总功率13765.56万千瓦,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53%和95%。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2503.77亿元,占自有固定资产净值5056.5亿元的49%。全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也由八十年代的不到80%发展到现在的95%以上,有的施工领域已实现完全机械化施工,这充反映了我国建筑业施工机械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基础建设施工领域,许多新技术、新工法的应用都以新设备为依托,机械设备在大型、重点工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施工机械应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建筑机械租赁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给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赋予更新、更多的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不仅仅承担着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保障的重责,而且是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的综合反映。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设备管理。

然而,近些年来,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滑坡的现象: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弱化,技术人员严重流失;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素质下降;设备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机械设备疏于维修保养,国有资产以多种形式流失;机械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例如,2015年1-6月份,全国起重机械事故共发生37起,同比增长8.82%;死亡42人,同比增长14.29%。种种迹象表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放松设备管理工作,发生安全事故,不但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也给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强化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在此,我们向全国施工企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走出“认识误区”,充分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认识误区一:“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企业随之再下放”。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管理职能着眼于宏观管理,把更多的职能下放给企业,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政府主管部门不再设置诸如材料、设备等管理职能的部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意味这些职能对企业也无关紧要,恰恰相反,企业在这些职能上的责任更重了。

认识误区二:“安全管理替代企业的基础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也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几个完全机械化施工的工程项目上,设备管理成为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它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基础管理做支撑,绝非一个安全管理所能替代的;同时国有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还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艰巨任务。因此,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对此应有充分认识,重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二、健全机构,杜绝“以包代管、以租代管”现象

建筑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固定资产和经营资产的主要部分,它反映一个企业的施工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需要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去实施。因此,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上必须设立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机械管理员,不但要管好企业自有的设备,同时也要管好租进的设备,从取得行业确认书的机械租赁企业承租机械设备。从机制上杜绝“以包代管、以租代管”和无人管理的.现象。

三、以人为本,提高机械操作、维修工人技术素质

建筑机械操作、维修工人在建筑行业中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种,要抓好对技术工人的上岗培训、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违章作业”。

建筑机械操作、维修工人是施工生产第一线工人,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除了对他们加强管理,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应有的待遇;对于那些在机务战线上一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且技术精湛、出“绝活”的员工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努力营造一个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的良好环境。

四、作好基础管理,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在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是保证安全施工和高效作业的大前提。一要建立和完善设备终生档案;二要重视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保持和及时恢复设备的功能,三要制定并切实执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按规定进行机械设备大修;四要采用先进的机械检测技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遏止“吃设备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减少机械事故的发生。

五、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现代化设备管理水平

企业应积极采用以下新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寿命周期费用理论与方法;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以修复性技术为主的设备修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现代化设备管理水平。

历史在召唤,建筑业的未来在召唤,建筑施工企业已迈向以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职业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思考和审视未来。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同行和同仁,请热烈地响应我们的倡议,行动起来,搞好我们企业自身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为推动建筑施工行业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管理倡议书 [篇3]

大部分的企业家都会有这样的呼唤与呐喊:物价与工资成正比的上升,费用和成本也在成正比的上升,利润却没有提升,原地不动或者变为负数;员工得看着干活,高层在现场就做做样子,不在现场就偷懒耍滑;有时候中层和底下一起玩;企业的内耗不可调控;反映企业真实现状的各种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生产现场紊乱,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视浪费为真空;员工对上级的指令阳奉阴违,大打折扣;公司内部乌烟瘴气,群魔乱舞,怨妇和怨男满天飞。很多企业都在喊精细化管理,但是能做到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寥寥无几!这是客观事实。

要想经营好企业,就必须充分的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说到这,企业家们也许会说,我的企业我怎么可能不了解呢?我要说的是,企业创立初期,三五个人时,对所有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企业滚雪球似的发展,员工增加到成百上千时,企业的真实状况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您真的能够看清吗?内耗是企业最大的悲哀,也是管理企业的头等大事,只要企业内部自己不折腾自己,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好办。看来,企业管理真的是一项艺术,要想管理好企业,就必须有一种精神,即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着这样的盲点和漏洞:

一,内耗猛于虎。攘外必先安内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整顿企业内部刻不容缓,内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物料浪费严重;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员工不把工作当回事,混、玩;安全事故频发;产量、质量得不到保障;如果企业家连控制内耗都感觉到困难,那么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管理无从谈起,发展的希望也就很渺茫了。

二,反映企业真实状态的数据不清楚,不及时。数据最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况,但是大部分企业的各种数据不清楚或及时,最迟要一个月或三个月才统计出来,即使出来也是盖浇饭是的东北乱炖。各种数据出来的不及时,怎么可能知道企业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对第二天进行决策?怎样对第二天进行改进?一天一统计,一日一结算能让企业迅速的发展。

三,工资上涨,成本上升,利润下滑。随着物价的上涨,工资也在持续的上涨,但是利润却没有呈几何性的增长。原因是企业内部的消耗过猛,该用不该用的都瞎用,乱用。《分之合经营与管理会计》有一句话:小费用,大作用,则干。大费用,小作用,则停。如果一家企业不能持续的降低费用,保证利润,提高产量,升级质量,保证安全,那么这家企业的管理肯定一团糟。

外部市场我们不能控制,只能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只有控制好了企业内部,才有打开外部市场的可能性。因为内部做不好,外部肯定做不好,就像人们常说的过程做不好,结果肯定也做不好一个道理。

综上所述,所谓的企业家并不是注册一个公司就没事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管理是一项艺术工作,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只有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菜能让企业家赚取更多的利润,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幸福,为社会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管理的最高境界:只做人,不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