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管理方面合理化的建议书

我们在了解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后,可以适当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来进行完善。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学生管理方面合理化的建议书

  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篇一

一、院系分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各级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大系部学生管理自主权,从人员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制定考核体系,使系部从招生宣传、学生奖惩、教师聘用、就业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系部主动性。

二、更新学生工作理念,提升服务育人意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认真分析现有在校学生的结构特点,处理好严格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整体规划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早、晚自习改革等方式积极探索学校转型时期的学生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管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加大系部领导班子和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是加强对管理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使青年人真正成为学院“学习型,实干型”的中坚力量。

二是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建议,打造一支真正的“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学生管理队伍。

以上为个人拙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篇二

对于近期学生会提出的改革方面,我有一下几条建议:

1. 学生会各部门不仅要清楚自己部门也要清楚其他各部门的职责;咱们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有主要负责的部门,但是绝对不会是只有这一个部门做工作,都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所以,为了以后工作更加顺利,学生会联系更加密切,我们需要了解其他各部门的职能。建议通过这次每个部门写工作职能的机会,给每个部分发一个整体各部门的职能表。

2. 分工均匀,各部、个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过很多人还是没有做到。结合我自己部(文艺部)目前一段时间的情况,因为大一有四名成员,在分工方面不平均,造成成员的积极性不均等,有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去用个别人,这样就让其他的成员无事可做,我部在这方面已有改革,大家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既然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那么就按照那个去做,不用插手其他人的工作,各部也不要插手部门的本职工作,但是是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每个人都做到了,每个部门都做到了,因为责任到人,大家也都有积极性跟责任感了,整个学生会也就灵活运转了。

3. 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本学期搞的活动比较多,可能学生会的事情也比较多,工作与学习上不能协调好,有的时候做了工作了,但是没有取得预计的成效或者是老师以及其他干部

没有看到他们的努力。有些学生会成员会产生抵触心理、郁闷心情或者反感情绪,这本来是算正常,但是有些干部会无意中把这种不良情绪传达到下面的同学,这样就对学生会跟以后的工作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响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会的看法。建议学生会成员,尤其是学生干部,最重要的是班长,对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有什么问题,或者觉得学生会有什么不妥的制度什么,可以主动找老师商量,这样的方法是最有效也是最明智的。

4. 以奖励为主、惩处为辅,恩威并施的方法完善学生会管理工作;现在大学生都很爱面子,咱们这个年纪也都还有些叛逆情绪,因此在同学哪方面做的不好或者是有错误的地方,我们应该耐心指导,辅导期改正,实在是屡教不改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给予严厉的批评。就如同这次组织五四合唱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组织排练的缺勤率很高,不得已我们制定了“五四合唱奖惩办法”在同学们面前公开宣读张贴在学生会公告栏予以警示。第二次仍有部分同学缺勤,我们采取直接通报的办法。但是当晚我部到各宿舍进行情况了解、活动的鼓动宣传,后来情况好转,我们就对极个别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不再在全体面前批评,最终达到全勤的目的。

5. 先调查再发言;这个问题可能在这时候提不大合适,但是我一向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不想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想在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还是考虑说出来。学生会陆

续有同学退出,当然这主要是自身的问题,不过也有一些侧面因素:例如,有的同学习惯默默干自己的分内事情,这样不容易被老师跟上级看见,因此给人的影响就是不怎么干事,大家也容易忽略了他们。还有一些是做了事了,但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自己本来也很沮丧,如果这时部长、主席谁的再加以严厉的批评,甚至否认他的付出以及个人的能力,我想这也会给那些人造成不小的打击。所以,对此,我希望学生会的督察部要充分其发挥作用,把学生会每个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实施与否都了解清楚,整理成档案,以作为学生会干部考核时使用。借此,我再提一点:现在学生会的秘书处跟督察部工作的分配极不明显,各自的'工作职能有待确定。

6. 充分发挥、利用协会的功能;协会现在在大家眼里如同虚设,这个问题我去年也提过,我认为主要是我系的协会管理层面上出现问题,到底是协会负责人是管理者还是社团部是负责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不是很清楚,有大部分的负责人现在是相关部门的部长,那么以后协会的活动是算负责人自己部门的还是算社团部的,出了问题应该找谁,这些都是问题。在此,我建议,把协会重新分配到各部门,结合我系的情况,不可能把社团联合会脱离学生会,成为有一个同等重要的组织,那么我们就把它下分到各个相关部门,加强部门的作用,职能。如果把所有的都归结给社团部总负责,这样各协会的

作用体现不出来,因为社团部毕竟无法完全了解每个协会的职能以及特型,无法把每个协会都真正搞起来。下放到协会负责人的部门会更利于活动的开展和以后协会的发展。

7. 建议多组织一些学生会与普通同学互动的活动。现在普通同学对学生会的认识很模糊甚至有些片面,主要是咱们没有给他们了解的机会。据我所知,这样的活动少之有少,我们部在举办完迎新晚会后举行的接歌比赛中,考虑到了促进学生会跟与普通同学,尤其是大一新生的认识与了解,还有增强学生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加强班级的凝集力。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还可以多组织,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8. 学生干部把自己放在学生中考虑问题;学生干部,首先的身份就是学生,我们不能脱离了这一层,不能脱离同学,再开展每次活动的时候,我们都要从普通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同学们的真正需要,组织相应的有意义的活动。这样才不会让同学们感到疲乏。确实,现在学校跟系里的活动都很多,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组织跟参加,同学们的经历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地组织跟参加活动。

9. 深入了解同学们所想;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各班就普遍出现了同学们的学习不认真、沉迷网络游戏而不上课的问题,挂科现象也日益严重,学风急需加强。对此我作为07电子班的

班长,对本班同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原因有不明确自己的目标,感觉自己学的东西没有实际用途,认为这些东西跟以后的工作没有关系等等。我总结了一下,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对自己的专业前途感到渺茫,不了解自己以后能干什么。对此,我提议系里跟外面的相关企业联系,让同学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到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了解工作性质。从同学们纷纷在校期间寻找兼职的现象看来,大家还是很想早点儿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的。但是我们自己去找的话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如果学校能够提供这样大的机会,让大家意识到所学的专业的实际用途,让大家恢复对本专业的信心,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风建设。

10. 促进学生对考研、考公务员以及各种证件的了解;跟第八条中说得一样,同学们学习兴趣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还有就是失去信心了。我们应该根据这方面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对于我自己来说,在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高考失误又不想复读,所以立志一定要考研,但是来到大学以后,看到的是人数日益减少的课堂,数量急剧增加的网吧跟网吧里不停增长的同学,再加上对本专业基本没什么了解,功课也部简单,这样也让我对考研几乎放弃甚至想过要不就跨专业考研因此也有过不想上课的念头。但是前段时间通过从高年级的学长那里了解到我们专业的考研一些基本情况,也自己从网上搜查了相关信息,这才了解到,考研也不是一件很难

的事这才又坚定了考研的信心。所以我们应该提前让大家了解这些方面的情况,如果等到大三的话就会让同学们缺乏准备的时间而且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那些不想考研的,或者是专科的同学,我们可以给他们开展考公务员以及考证方面的讲座,让他们了解怎么考,如何准备,有什么用,或者是哪些证有用。让每名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样学风自然会加强,他们有了事做,有了奋斗的目标也就不会这鞥天只想这上网、看小说了。

11. 公寓规范化;由于开学时报到的时间不一,咱们系同学的宿舍分配的不是很合理,有的几个专业在一个宿舍,一个班的宿舍分布凌乱甚至在不同的楼上,还有的不同年纪在同一个宿舍,这样让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息时间上,还有班级的管理上都不好掌握。而且在宿舍卫生打扫,成绩划分上也不好掌握。另一方面的问题:这样会出现同一宿舍毕业时间不一样,大家的作息时间不一样,会互相产生不良影响。建议这次公寓分配的时候尽量从易于管理的层面上划分,把同班宿舍尽量分在一起,与别的班或别的年纪共宿舍的同学划分回本班宿舍。

  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篇三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育青少年学生善待和尊重“生命”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必要的危机意识、自护能力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各级各类学校有责任通 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生命安全教育包含防范地震、雷灾、洪灾、冰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拥挤踩踏等突发性事件,也包括饮食安全、用电安全、住宿安全、试验与实训安全、交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等众多的内容。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注重将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融入日常教学课程中,重大节假日都有印发书面材料分发给家长和学生,为我市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安全、有序、良好的环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学校安全教育有待加强。部分中小学校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教导和发放书面阅读材料等,只有在诸如安全教育日,或是某时某地发生了安全事故时,学校才摆出防火知识之类的图表和宣传画向学生传达安全信息。有的学校虽然落实了安全教育工作,但缺乏系统的安全工作预案;有的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某种定式,只是在假期前后、节日或纪念日才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创新不足。当前,学校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和责任方面,较少涉及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安全技能和对策的教育,实践层面的操作性不够强。部分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偶尔也会组织一两场紧急疏散等象征性的拉练工作,但实际效果有限。一些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足以说明系统有效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师安全教育意识有待强化。一方面,有的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学设施的维护、学生集体进出的秩序等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体育课也已经增加了紧急避险时的自救知识,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感觉安全事故离他们很远,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到学校升学率的影响而整日忙于教育教学工作,很少专门有时间去学习和掌握系统和完备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因而不能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没有使学生牢固掌握实用的安全防护知识。

为此,我们建议:

(一)拓宽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安全教育功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要定期召开的安全宣传教育集会和学生活动,分析当前的安全教育形势,对近期社会和学校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增进知识,提高认识;二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为指导,整合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同时,课程要有教学计划和学时安排,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演练两部分,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如何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疫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此外,生命安全教育课要有督导评估,要将其作为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合理规划,不断丰富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一要把安全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计划,专门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并通过组织参观展览,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教育启发学生;二要加强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避免不测事件的发生。三要细化不同年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并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师编写一些通俗的“安全常识”小册子,发放给学生免费阅读,做到人手一册;四要通过举行安全知识演讲、有奖竞答等活动以及针对校园内或社会出现的重大火灾事故举行座谈会等,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安全意识,达到学习目的。

(三)转变观念,创新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模式。一是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改变单由教师在学校里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校要定期请家长、社区委员会领导、共建单位领导,以及警-察、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的代表参加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座谈会。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二是从纪念日型向经常型转变。中小学安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纪念日,局限于一两次活动日,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融会贯通到校园设施、教学设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中去;三是从急救型向预防型转变。把好学生的入校适应关、师生关系关、家庭和睦关、考试挫折关等环节,做好心理安全和事故防范工作。同时应当保管好火种、煤气、有毒药品和物品,对这些物品的保管、使用、验查等环节都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四)加强培训,重视生命安全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议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 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传、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会、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一位教师熟练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等就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教材、实施状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三是做好生命安全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应由有丰富经验且长期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校长和教研人员编写, 主要立足于我国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实际。

(五)规范管理,加强对托管机构教师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校外学生托管班管理办法》,明确托管机构的管理部门,尽快让托管班身份合法化,经营规范化,监管常态化,这样才能作到监管有法可依,托管班经营也才有标准。因为托管班实际上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向社会的延伸,它的服务主体是孩子,因此建议托管班的业务主管部门是教育部门,而不是工商部门。二是规划、调整好校外托管班区域布局。托管班应按周边社区人口规模及附近小学规模进行合理布局,对不达标的托管班要进行调整、取缔。三是对退休老师、下岗职工再就业开办的托管班要有特殊政策,鼓励他们办好托管班,为学校“减负”,让学校集中精力搞好教育。四是通过“评估—指导—发展—评估”不断循环的管理模式,规范托管机构的管理;实现托管机构的等级评估,制定相应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托管收费行为。六是托管机构的教师和从业人员一定要持证(资格证和健康证)上岗并进行岗前培训,托管机构要形成定期的业务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教师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使家长、社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