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千古的人格标杆散文

那是2014年6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轻风遁迹,我闲极无聊,随意徜徉在簇新的苏州火车站广场。我是在为期六天的杭州全国地方志编写短训班结束后,离开伙伴们独自去苏州游玩的。一进入广场,就不由自主地溜达到范文正公石雕像前,抬头凝视,埋首沉思。身形高大的范公身著袍服,面朝北方站立着,目光如炬,一脸沉静,当然其中也不乏思虑神色。打小时我就熟悉范公的鸿篇巨制《岳阳楼记》,文中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曾使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替黎民百姓忧虑特好理解,可“忧其君”呢?他显然不忧虑君王的衣食住行、健康状况以及安全保卫等问题,那些都是俗常的',形而下的。我最终找到的答案是,范公的思想与盛唐诗圣杜甫如出一辙,他是无时无刻不希冀君明吏贤,华夏太平,官民和乐,国家得以大治。也就是杜甫念念不忘且毕其一生用行动实践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

光耀千古的人格标杆散文

曾几何时,我把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背得滚瓜烂熟,当然至今仍能背诵其中好几段文字。我觉得,范公文中“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及“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两大段是有良苦用心的。它们象征人生途程中的风雨坎坷和彩虹阳光,也映射现实官场中的污浊黑暗抑或柳暗花明迎来坦途,还隐示社会现实的太平和美或者险恶诡谲,太值得读者咂摸玩味了。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至今都辐射着耀眼的光芒,使华夏子孙无尽期地受益。砥砺人们意志,净化俗众思想,为华夏士人树立起光耀千古的人格标杆。而这种人格标杆是自孔子、孟子、庄子开始,经苏武、岳飞、文天祥,至顾炎武、林则徐、谭嗣同等一脉相承的。时至如今,无数岁月都如烟云般逝去,可有几人能无愧于范文正公?有几人能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磊落坦荡,有几人能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毅担当,有几人能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视死如归?

在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范仲淹身上,文品与人品几乎可以画上等号。他的上述名句不搀和一点虚与委蛇粉饰自己的成分,不哗众取宠,不借此抬高自己身价,以最终赢得帝王的亲睐和重用。这些句子从他笔下蹦跳出来,就如山涧清泉汩汩咚咚、自如随意地流出乱石滩和花草从。再说别的,从“断齑画粥”故事中,可看出年轻时代的他有多大的毅力和意志,有多么宏伟的人生理想。他的为官从政业绩值得大书特书,为民治堰,热心执教;忠心报国,边陲立功;庆历新政,改革图强;为国为民,先忧后乐(其实这只是一种思想,至于如何“后乐”,今人不得而知)……从他和韩琦、富弼联合起草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你可以看出作为政治大家的他是多么英明、睿智、勇毅、诚实和善良,看出他对国家、君王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对俗众百姓的爱怜垂顾之心。相比于王安石以改革为冠冕堂皇的理由所推行的苛政以及最终接受的民怨沸腾道路以目,范仲淹的伟大与宽和一目了然。今人太需要从范仲淹那里领受教诲了,道理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既敏感又沉重的话题,不说也罢。

范公,你是我心目中光耀千古的人格标杆,我虽仅为一介会识文断字的草民,无缘“治国平天下”,可在修身养性、齐家方面,还得向您学习,且情愿一生一世践行你提倡的人生准则。范公,我永远膜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