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经典散文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经典散文

“我觉得当初无知,如果早一点选择现在的行业,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好。”一天一个朋友对我说起刚刚选择的行业多么适合自己不禁感慨地说:“以前十几年那些路算是白走了……”

我微笑着听她说完轻轻地说:“不一定啊。”

“为什么?”对方立即吃惊地问。

“任何人生结果的发生都是有因缘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而已。就像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都来自于一朵花的愿望,有时候花太小了被忽略了而已。就像无花果那样,难道你真的相信有无花之果吗?

作为人生,也从来都没有白走的路程。往往在此岸还是彼岸的时候,是那些看似不相干的一步步、一段段不动声色的酝酿了今天的结果。突然有一天头脑灵光一闪就惊呼哪一段哪一段白活了,事实上,没有那些所谓的”白活“,就不会有今天的豁然开朗,没有那些看似徒然的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体会,想想多年以前我们不是也理由充足的舍此而他选了吗?回想一下在我们做出当初那个决定的时候同样是进过深思熟虑了的吧。”

我们当初的种种选择,在今天看起来也许显得幼稚,其实那些选择都是今天必不可少的铺垫。只有当初烧的开水,才有今天做好的米饭;这些年的努力好比是基础,今天看到了完整的房屋。包括感受,没有这些年的“白活”,连这样的感慨你都不会有,是不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跋涉坎坷不会珍惜平坦。对彩虹来说风雨不是多余的,对于坦途来说坎坷不是多余的。不经历磨挫人生领略不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没有经历大智慧谁有资格说出“难得糊涂”?

人生是条单行道,容不得回头做二次的选择:人生又是一次严肃的现场直播不允许彩排和预演。有人说人生像一过来茶斟完了就完了,有人说像一团毛线放完了就结束了……在人生的试卷上,正分与负分具有同样的意义。

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次因缘际遇都要欢喜接受,慎重对待。

人生的意义

当我在克克兰学舍吃午饭、在莱弗里特吃晚饭时,当我在办公时间接见同学们时,甚至当我在国外偶遇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时,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哈佛的学生中,有那么多人会投身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中去?

我今天就引用威利·萨顿的话来回答你们。当他被问到为什么抢银行时,他说:“银行里有钱。”高薪,无可抗拒的盲从应聘心理,到纽约和众多朋友一起工作、生活,享受人生的那种踏实感,以及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成就感,使大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那些领域。

比起回答你们的问题,我更有兴趣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

我想,你们之所以会忧心忡忡,是因为你们不想仅仅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还想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可你们不知道怎么把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你们不确定,是不是在一家大名鼎鼎的名牌企业中拥有一份起薪丰厚、前途光明的工作,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其实你们一直在问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价值、关于怎样去调和有可能存在竞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关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领悟。你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需要作出选择的过渡阶段。选择了其中任何一项——比如工作、事业或者读研究生——就意味着要舍弃其他选择。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取舍——拥抱一种可能性的同时也得放弃另一种可能性。你们的问题就是你们对于未选择的路的失落感。

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不仅想让此生过得有意义,而且还想获取成功。你们很清楚,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过得舒坦、满足,而是为了改变你们周围的现状。现在,到了你们去设法实现这个可能的时候了。

我想,你们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扎堆选修《乐观心理学》和《幸福学》,就是想从中找到一点秘诀。可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我给你们一个鼓舞人心的答案:成长。调查数据表明,年纪越大的人——比如说我这个岁数的人——就比年轻人的幸福感更强烈。不过,你们大概是不愿意等的。

每当听到你们谈论自己面临的选择时,我听得出来,你们非常担忧处理不好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确切地说,怎么样去定义成功才能让它带来或者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只是金钱和名望。你们担心报酬高的工作不一定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

答案是:只有试过了你才知道。如果你不试着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人生路漫漫,选择第二志愿的机会多的是。但不要把它作为首选。

我把这个叫做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怕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之后再折回到你该去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牢记我们对于你们高得不可能再高的期望。就算你们觉得我们的期望高得不可能再高,也要记住,我们的期望像北极星一样。可以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对这个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的人生意义几何。全在乎你们自己。

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们取得的成就了。有时间的话,回来看看,和我们分享你们的成就。

什么样的人会发财

至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一些人才会变得富有?

男人成为富豪的机会远远比女人大。世界上的大富翁大多数是男人。这并非统计上的意外事件,事实上,目前在美国的女性富豪中,还没有人出身寒微。而那些能够聚集到一亿美元资产,靠自身力量发迹的大富豪中则没有女性。

为什么没有呢?你一定会问这个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者当然会辩称:妇女不能变成大富豪,是因为文化和经济制度剥夺了她们致富的机会。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妇女没有聚积资金的强烈欲望。

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位妇女希望自己有足够的金钱,使她个人及家庭生活宽裕。但当她达到那种富有的程度时,她便不再去聚积更多的金钱。男人则不同,他们得到了足够生活的金钱之后,仍拼命地去聚积他们的财富。”

在一个家庭中,妻子总是协助丈夫增加收入。甚至督促丈夫更加努力,但当他们到了中年,有了相当的财富后,妻子就来了一个大转变。丈夫继续去聚积更多的财富,妻子因怕丈夫健康受影响,而试图说服丈夫不要因金钱而过度劳累。

很难说这种差异是社会和文化的力量使然,也很难说是两性的天然个性使然。我们只知道: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富豪,并且你是男人,那么,你的机会要比女人大很多。

白手起家的富豪中,有不少是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爱或母爱,有的是因为离婚,有的是因为死亡。

有三位教授曾对110家公司的'创业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企业家在幼年时父母死亡者极多”,他们的情况是:“孤孤单单的孩子,双手肮脏,眼含泪水,接受不幸,面对危险的未来……”

为什么父母的死亡或离去,能使一个孩子走向富有?这三位教授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失去父母的孩子,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决心要赚大量的金钱,使自己永远不会沦于困苦中。二、失去了父母,使他更加自立,为了治愈自己精神上的创伤,他要说服自己,使自己相信不需要父母的帮助,自己也可以力争上游,图谋发展。

相反,越是被父母溺爱的孩子,越没有生存能力。娇生惯养的孩子,也许容易成为一个相信亲情友情的善良人,但一般不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白手起家的富豪中,有半数都是中学休学的学生,只有极少人勉强地读完了大学。

大学教育对于商业成功并不重要。如何发财,一般标准的学校或大学是不教这门功课的。许多大学生对股票、期货一无所知,至于如何运用别人的钱去发财,更是一窍不通。这些知识,只能是在接受完教育、走出校门以后,在社会中凭眼睛和耳朵去学习。

多数富翁在学校时默默无闻,甚至是个很失败的学生。一项调查发现:“最成功的那些中年人——若以金钱作为成功标准,却是当年在学校时,同学们并不看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在学校不善交际,他们害羞、笨拙、怪异。而那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的,使同学们认为日后必成大器的学生,事实上却未必能实现同学们对他们的期待。”

这是什么缘故呢?

也许,学校的环境与成年人的世界很不相同。在学校里成功,是某一类型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成功,又是另一类型的人。因此,一个在某种环境里成功的人,会发现在另一种环境里不易成功。也许,所谓“最可能成功”的学生,可能在年轻时,便已耗尽了他们的锋芒,而那些看上去笨拙和怪异的学生,却慢慢获得了成功。

成为富翁的人当中,显著的共同之处,是崇拜工作,绝对爱好工作。他们强烈的工作欲,甚至破坏了他们的婚姻,也破坏了他们生活的其他因素。工作是他们本身的一部分,他们不能改变工作的习惯,正如不能改变他们的性别一样。这可能就是他们致富的真正秘诀。

选择命运

许多年前,有一个人能够原谅和爱他遇到的每一个人,所以,上帝派一个天使来找他。

“上帝要我来告诉你,他要奖赏你的善行,”天使说,“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礼物,你想有替人治病的天赋吗?”

“不要,”这个人回答,“我情愿让上帝来选择要治愈谁。”

“那把罪人引领回正道,怎么样?”

“这是像你这样的天使做的事,我不想受人敬仰,成为后世的榜样。”

“你看,我不能不给你一个奇迹就回天堂去。如果你自己不选,那我就给你选一样礼物。”

这个人想了想,然后说:“好吧,我愿意善由我而行,但不要让人注意到,甚至连我都不知道,以免我会犯下骄傲自大的罪过。”

所以,天使给这个人的影子赋予了疗愈的力量,但只有当阳光照在他脸上时,他才会有这样的能力。这样,无论他走到哪里,病人就会康复,大地就会复苏,悲伤者就会重获幸福。

这个人在大地上行走了很多年,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奇迹,因为当他面对太阳,他的影子总在他身后。这样,他活着和死去时都不知道自己的神圣。

蜗牛人生

记得刚入北大时我什么都很差,普通话不好,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尽管我经过3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但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3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前连《红楼梦》都没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地在读书,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读了800多本书,用了5年时间,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大学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同学,但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

毕业典礼上,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80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有个故事说,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不需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大家也都知道,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地上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蜗牛。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早恋』的永伤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北大荒度过的。让我最难忘的是初三的下学期,我的成绩跃居全班第一,无论小考、大考都是这样。其实,那时我对所学知识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是坚信学习能改变命运。

成绩位居第二的是一名男同学,是我们班的班长,叫冯征阳。说老实话,冯征阳要比我聪明,他的物理成绩始终比我好。只是我比他用功,文科成绩比他高出许多。

我的物理成绩一直不理想,个别有难度的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班上的女同学都问遍了,她们都不会,老师的办公室在另一座楼上,去问老师很麻烦,于是我想到了冯征阳。我把不会的题写在纸条上,趁别人不注意时夹在他的书里,因为那时男生和女生是绝对不说话的。

冯征阳平日写字很草,为此老师经常批评他,但他为我解答难题时,字却写得十分工整,解题步骤也写得很详细。我经常看见他利用上课时间,冒着被老师批评的危险,埋着头专心致志地为我解答难题。说起来也奇怪,我的问题中竟没有一道能难倒他的。后来听说,自从我开始问冯征阳物理题,他每天晚上都要自学一课物理,不会的题早就提前解决了。可能一个学习不错的女生主动向他请教,他很有成就感吧。

我和冯征阳传纸条的事,不知被哪位同学发现了,一时间班上传得沸沸扬扬。一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围着黑板好奇地看,并兴奋地说着什么。那些同学见我进来,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我。

原来,黑板上贴着一张纸,纸上画着两只羊,旁边写着:公羊爱母羊,冯征阳爱张钰扬(我叫张钰扬)。我气愤极了,冲上去把那张纸撕得粉碎。

“真是的,敢做怎么不敢当呢!”一位女同学说。

“看她那清高的样子,平日对咱哥们儿瞟都不瞟一眼,原来思想这么复杂、肮脏!”一位男同学说。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那时,“早恋”一词的杀伤力,和现在的“吸毒”差不多。

很快,这件事被初三其他班级的同学知道了。每日我上学、放学、课间路过其他班的时候,教室门口聚集的男同学就会大声喊:“母羊出来了,公羊哪去了?”

我寝食不安,度日如年,除了上学、放学,再也不到走廊上去。我是学习委员,每日必送的作业,都由好朋友替我代劳。但那些班上的男同学却乐此不疲,见我不出去,一下课就来到我班教室门口,伸进头来高喊:“公羊和母羊哪去了?出来!”

一天,始终保持沉默的冯征阳被激怒了,他从教室后边拎起一把水迹未干的拖把,冲着那帮男生劈头盖脸地打过去,其中一人的头上被打出了大包。那小子纠集了他班上的一伙男生,在放学的时候打冯征阳。冯征阳在班里也很有号召力,便组织我们班的一群男生和他们对打。

一时间,狼烟四起,班无宁日。终于,一日放学后,班主任把我和冯征阳叫到办公室,没容我们说什么,便指着我俩大声说:“冯征阳,张钰扬!你们两个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怎么就不让我省心呢?早恋不说,还打群架!”

“听说,你俩还在一起照了相。把照片交出来,我先代你们保管。”班主任继续说。

我和冯征阳目瞪口呆。

对于我们的解释,班主任根本不相信。冯征阳火了,对班主任说:“真是岂有此理!你听谁说的?我找他算账去!”

因为冯征阳“认罪”态度不好,班主任把冯征阳和我“早恋”的事通知了冯征阳的家长。从那天起,一直到中考结束,我再没看见过冯征阳。

冯征阳说什么也不来上学了。为了摆脱那帮男生的纠缠,我也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选择:报考“小中专”!因为“小中专”可以到外地上。那一年我的中考成绩是全班第一,比第二名高出100多分。

很快,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到师范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在我乘坐的那辆中巴车上,我见到了冯征阳,他竟是那辆中巴车的司机!他变得更加高大,却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冯征阳告诉我他没有参加中考,班主任找我们谈完话之后,他突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学了开车。现在他跟父亲一起经营这辆中巴,虽然起早贪黑累了点,但每天都有可观的收入。

冯征阳和我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羞涩的。他告诉父亲,不要收我的钱。下车的时候,冯征阳冲我挥手。望着他疲倦的样子,在转头的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年他才17岁。

“小中专”毕业后,20岁的我离开北大荒,到山东做了一名教师。整整20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会经常想到冯征阳,惋惜他被生硬地改写了的人生。人是脆弱的,尤其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同学的一场恶作剧,老师的一次误解,甚至于一个并无恶意的玩笑,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