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里的乡情散文

还有几天就该“立春”了,拂面而来的风里夹有丝缕的暖意,仿佛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声讯。空中撒落下来的万千条雨丝,绵密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情网,将天与地,你、我、他全都网在了她的中央。

乡情里的乡情散文

那天上午,我与许明亮老师一起顶着细雨织成的雨网赶赴浔城,前去拜会心中仰慕已久,我国著名的电影人,诗人、作家王一民老师、赵青老师等人。临近正午,我们终于抵达了浔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就近去馨苑赵老师的住处接他上车,然后一并赶往江边王老师的居处。

赴浔之前,我曾与王老师电话联系,想在新年里聆听他的教诲,并希望他能给迷茫中的我指引前行的方向。王老师是个爽快人,没有嫌弃我这初涉文字的,迟到的文学爱好者,爽朗地应允了下来。这不禁让我喜出望外!

来到王老师居处,王老师大声地招呼我们快坐下来并亲自动手给我们沏上了热腾腾的茶水,言语是那么的风趣,待人是多么的和霭,全然没有半点名家的作派,让人顿生可亲可敬之情。

中午,我们是在一家名为“乡情”的小餐馆用完午餐的。

席间,王老师给我们点的是几个用红泥小火炉架起来烧的,具有浓郁特色乡味的武宁菜和一壶浓甜的米酒。旺旺的`炉火,映红了我们的心情;甜甜的米酒,喝出了浓浓的乡情。我们几个人边吃边聊,聊文学聊人生,其乐融融,情意融融。

王老师谆谆告诫我说:“鄱阳湖本是个大课题,用“文学”来加以冠之,就更是个大难题,我愿意在刊物上看到关于鄱阳湖的好作品。”从王老师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弘扬和挖掘鄱阳湖文化,对鄱阳湖文学的发展与再创作寄予了多么殷切的期望和深深的期盼啊!王老师还专门就如何办好《鄱阳湖文学》这个新生刊物给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之前,一些长期困惑于心头的疑难,在王老师简洁明快而又趣妙横生的几句话的点拨下,使我茅塞顿开,积郁不再。他的见解不仅是精僻独到,入木三分,更如黑暗中的亮光,照亮了我脚下的行程。先前幽幽暗暗的心境一下子豁然明朗起来,阳光灿烂。

王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恍如一声春雷从鄱阳湖上响起,强烈的地震憾了我的心房;又似一缕乡音带着鄱阳湖的特殊意韵,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上;更是一种浓浓的乡思,对故乡,对鄱阳湖的深深思考,告诫我们要去努力奋斗。

王老师的年纪虽然比我整整大了两轮,算得上是我的父辈,但是,他在与我对话的时候,没有让我感到半点的局促与不安,俨如父子间的倾心交流,情浓意深。凝视着他慈父般的面容,从他深邃的眼神里,从他倾心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心中深蕴着的某种情愫,那种浓浓的鄱湖情——乡情。

看窗外,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雨丝交织成一张无边的情网,将我们全都网在了中央。相聚在燃烧着红泥小炉的“乡情”小店里,我们畅谈文学与人生,畅叙人间友情,浑然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身心完完全全被温暖的乡情所包围,我醉在了乡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