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 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 读书笔记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 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觉”,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需要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动词,有装载之意。营魄,即魂魄。魂为附气之神,魄为附形之灵。营魄指形神而言。抱一,抱守也。一,道生之一也,指元气而言。就整句而言,是讲要达到形神合一的状态。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抟,凝结。抟气即采气之意。致柔,是一要达到柔软的状态。从整句来看,是要身心都如同婴儿一般。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净化心灵之意也。要达到心灵无暇。与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相仿佛,是修行的基本方法。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这一句看上去很简单。有人认为从这一句来看,老子从修身讲到了治世。不过从上下问来看不会是这个意思。因为下句仍然在将修行。古代有把“国”比喻为形体,“民”比喻为“气”的说法(这是个秘密,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呵呵)。那么这句话就是在讲调整身体和气机,而达到无为的状态。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守规矩不越规矩的一种纯自然的'状态,无为而无不为。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天门开阖应该是入定出神之功夫。道家丹道出阳神的阶段。没有体会,我也不知道是啥样子。如果说是灵魂出窍不知道多少人会跟我撇嘴呢!雌,一种状态,虚怀若谷。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意识灵明。白,心之本体素寸。虚能生明,静能生白。明白四达,既有意识上的,也有上的。无所不知,而又不自以为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在《老子》这本书中,“道德”一词与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的内涵是有差别的。“道”是宇宙的本源,而“德”就是这种本源的性质、特征。修道,就是自身通过主动的运用意识,让自身的意识状态与道合一,使人的道德与“道”的特征“德”相一致。玄德,玄是对德的修饰,虚怀若谷深邃悠远的德。这一段是写“道”的特征,也是写人的道德涵养。有利万物之意,利万物与自利合一。

第十一章

这一章的语言结构很好,用了三句“当其无”,和三句“有……之用”。通过三个例子最终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

从全章来看,老子在强调“有”与“无”的关系。与第一章的“常有”、“常无”相呼应。

在“有”与“无”之间,老子强调“无“的作用,而“有“只是条件性的。但是“无“又不能离开“有”而存在。道有“有”和“无”两种形态,这里充满了辩证。

佛学中不讲“有”和“无”,在佛法中“有”和“空”的说法,或者是“色”和“空”。《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实的修行要达到“真空妙有”的境界,空、有都不着。真实的修行就是把握好有无、空有的关系。

写到这里常有一种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无物的感觉,感到愈加吃力。

第十二章

这一章首先表述外在事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人的意识活动造成的影响。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野、难得之货等外在事物,影响人的生活,造成人的意识活动的不稳定,意识的不自由。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圣人应该如何对待呢?老子的回答是“圣人为腹不为目,去此取彼。”,让人降低物欲,不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被外在的事物搞得团团转,迷失了自我。拜物教让我们成为物质的奴隶;个-人-崇-拜、人身依附关系让我们成为他人奴隶;对上帝的崇拜让人成为上帝的奴隶。人不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