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斑马线上的爱的散文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走过很多的路,途中,脚下会发生很多的故事。

写在斑马线上的爱的散文

我见过的有趣的故事,是斑马线上迈出的爱,一串串脚印走过,像音符跳跃盈动在五线谱,很美很动听。

寒冬的傍晚,天黑得有些早,风送来丝丝凛冽。我去海悦天地赴约时,正值下班晚高峰,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裹着大衣围着围巾带着口罩,全副武装地闷头走着,过往的车辆更有奋勇争先丝毫不避让之架势。下了公交车,斜对面就是海悦天地了,几步之后,我站在人行斑马线上,等待着过往的车流中断,伺机抽身而过。

连通道路对过的这段距离只有排列整齐的斑马线,没有天桥,没有红绿灯,没有隔离带,也没有交警。人们只能凑够一波,在道路两端红灯的间隙,紧紧抓住来往车辆稀疏的机会,冲出一条人行道。只要有一个人犹犹豫豫地走出去,就有其他一行人勇敢地跟上,这一波人就陆陆续续得空挤过去了。当然,也有到时候,胆大的只有一个人,三步并两步,身手敏捷地钻过去,留下身后一群人踟蹰观望。

天生惜命的我,眼神儿又不好使,犹豫不决错过了几波过马路的机会。凭经验,以往呆呆地站在那的最后只剩我自己,可是这次,我发觉马路对面的姑娘似乎比我等待的时间更久了。

天色朦胧,我看不清她的模样,直等到来往的路上再也没有车辆的时候,我俩擦肩而过。我才懂了,原来她是一个准妈妈,怪不得她始终都没有轻举妄动。看着她飘逸的长发被风吹起,稍显笨拙地挪动步子,脚印均匀地落在斑马线上,顿时觉得这个女人很美。那是一种自若之美,属于母亲的平静,属于妈妈的美。

每个红绿灯下的十字路口,都跳跃着无数颗焦躁的心。法不责众的心理和随波逐流的荒唐普遍充斥在各个十字路口,上演着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可那些年我们吐过的槽,难道揶揄的不是某个时刻的自己么?无论如何,说来惭愧,不可否认我是闯过红灯的,有意无意间都迎着红灯走过斑马线。现在想来,归根结底,闯红灯是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与此同时也给他人带来难以估量的麻烦。

曾经有一段时间,电视台做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专题节目,记者默默地守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寻找遵守交规的行人。即便是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么简单的交通规则,想要等到一个遵守它的人,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那天出现镜头里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在大家三五成群抢着红灯时间过马路的时候,他就是不动,镇定平和地等到绿灯亮起时再大步朝前走去。

“您好,请问您是为什么没有跟其他人一起过去,而是坚持等到绿灯才走呢?”记者对这个等了好久才出现的人充满期待的问道。

“因为我身价很高啊,我不能冒那个险。”中年男子一本正经地答。

“哦?”他的回答让记者有点摸不着头脑。“方便给我们解释一下您身价很高的说法吗?”记者急中生智。

“因为我上有父母,下有儿子,中间还有我老婆,他们都容不得我有半点闪失,所以我身价很高,无可替代,不能擅闯红灯。”中年男子说得很认真,显然没有半点玩笑之意。

电视机前的观众却在豁然开朗的笑声中深受启迪,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男人很伟岸,他对家人的爱就像是绿灯亮起后,他才在斑马线丈量的一步一步,那般坚定、那般有力、那般不容置疑。

也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一个以堵车闻名遐迩的路口,一八旬老太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在人行道上。显然,绿灯时间不足以让这位老人安然地穿过马路,她应该是着急的,可越着急越走得一颤一抖。

此时,对面的红灯也亮起倒计时的5、4、3,已有司机不耐烦地按响了喇叭,路怒症或许已成为中国道路上无法回避的困扰。恰在此时,一少年翩翩而至,搀扶住慌乱无措的`老奶奶,陪她稳步走起,对面红灯亮过2、1后,绿灯已经亮起,他们也已将近走到了斑马线的尽头,车辆彼时通过应该不会伤及人行道上这一老一少。

老太太的路程本来不长,只不过她走得慢了些,后面的车不明所以地陆续按响了喇叭,打头的车岿然不动,焦躁的催促声使得老太太想加紧步伐却只能适得其反。任喇叭声此起彼伏,头车依旧安静地等在那,等少年扶着老太走完最后一条斑马线,他才缓缓地驱车穿行而过。

看着这辆淡定的奔驰商务远去,我想他应该也很赶时间,可他愿意静静地守候,把最大的安全感给行路难的老太和那个热心的少年。和谐的画面总不乏美感,善良的心、宽厚的爱就这样被他们记录在这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

我们走再多的路,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那是被人牵着手,才敢一步一步迈开腿的回忆,也是一次一次摔倒又被无数次温柔扶起的经历。

人生就像无尽的斑马线,一路走去,我们都在收获着爱,也播撒着爱,有了这些爱,整个世界才会变得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