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汇总归纳

必修三的生物在高中学习中比较简单,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因为在生活中生物也是无处不在的,学好了高中生物,才能使自己的理综成绩提高。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汇总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 养料 O2

外界环境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 淋巴 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 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2

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分裂:

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3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①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②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③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④衰老的细胞内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固缩、染色加深;

⑤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

3、细胞衰老的原因:

①自由基学说②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4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5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6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课本P93

1、过程

2、特点: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学好高中生物的必要方法

1、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2、综合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3、把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 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朴→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把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4、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颠柚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相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无机

盐脂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糖类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7

一、细胞与稳态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2)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3、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

④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技法提炼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2个易错点:

(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6、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8

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易错警示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3点提示:(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填内环境成分)。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惑]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9

(1)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

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有关神经递质归纳小结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①供体: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②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相应的神经递质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

③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

④释放:其方式为胞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在突触小体中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⑤作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⑥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次兴奋做好准备。

⑦种类:常见的神经递质有:a.乙酰胆碱;b.儿茶酚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c.5?羟色胺;d.氨基酸类: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这些都不是蛋白质。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0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1

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如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如右图所示),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2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

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

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①、非生物成分:

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Ⅱ、能量:阳光、热能。

②、生物成分

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

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

4、生产者:

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

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

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

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

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以此类推……

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将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7、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

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

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9、森林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结构复杂。

②、种群密度和种群结构能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乔木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动物种类繁多,多营树栖及攀缘生活。

⑷、生态功能:

①、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温度,其次是光。

10、草原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干旱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

②、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草本为主,有少量灌木,稀有乔木。

②、动物多具挖洞或快速奔跑行为。

③、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极其罕见。

⑷、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是畜牧业基地。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其次是温度、光。

11、海洋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物种繁多,数量庞大。

⑵、生物类群:

①、浮游植物为植物的主要类型。

②、浅海区有大型藻类,分布在200米水深以上,能进行光和作用。

③、浮游动物为动物的主要类型。

⑶、生态功能:提供海产品,调节气候。

⑷、主要限制因子:光、温度、盐度。

12、湿地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⑵、生物类群:多种多样。

⑶、生态功能:是生活、工业水源,养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蓄水库,能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

⑷、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

13、农田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

②、农作物是主要生物成员。

③、人的作用占突出地位。

⑵、生物类群:农作物为主,也有昆虫、鸟类等。

⑶、生态功能:人类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主要来源。

⑷、退化因素:人的作用消失。

14、城市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

①、人起支配作用,高度开放,调节能力弱。

②、对周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依赖性。

③、对其他生态系统干扰强烈。

⑵、生物类群:主要是人,生产者微弱。

⑶、结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⑷、保护:强化生态规划,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大力绿化。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3

1.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产生:植物体内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

5.植物激素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实质:微量有机物

[解惑]

(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6、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表现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

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3)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4)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

(6)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

8、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9、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10、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见图)

(1)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易错警示与各种植物激素相联系的5点提示: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14

一、糖类化学通式:

(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

(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