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刺长吏也》作品赏析

《捕蝗-刺长吏也》作品介绍

《捕蝗-刺长吏也》作品赏析

《捕蝗-刺长吏也》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6卷。

《捕蝗-刺长吏也》原文

捕蝗-刺长吏也

作者:唐·白居易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捕蝗-刺长吏也》注释

①兴元:唐德宗年号,仅一年(784),其年有朱泚之乱。《旧唐书·德宗纪上》:兴元元年,“是秋,螟蝗蔽野,草木无遗”。又贞元元年四月,“关东大饥,赋调不入,由是国用益窘。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五月,“蝗自海而至,飞蔽天,每下则草木及畜毛无复孑遗,谷价腾踊”。七月,“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德宗诏:“自顷已来,灾沴仍集,雨泽不降,绵历三时,虫蝗继臻,弥亘千里。菽粟翔贵,穑枯瘁。嗷嗷蒸人,聚泣田亩。”

②两河:河北道、河南道。三辅:指京城附近地区。

③定:全诗校:“一作竞。”

④《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时卓茂为密县令。

⑤文皇:唐太宗,初谥曰文皇帝。《贞观政要·务农》:“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早,掇数枚而咒,……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日:‘所冀移灾联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⑥《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捕蝗-刺长吏也》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捕蝗-刺长吏也》繁体对照

卷426_12捕蝗-刺長吏也白居易

捕蝗捕蝗誰家子,天熱日長饑欲死。

興元兵後傷陰陽,和氣蠱蠹化為蝗。

始自兩河及三輔,薦食如蠶飛似雨。

雨飛蠶食千裏間,不見青苗空赤土。

河南長吏言憂農,課人晝夜捕蝗蟲。

是時粟鬥錢三百,蝗蟲之價與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饑人重勞費。

壹蟲雖死百蟲來,豈將人力定天災。

我聞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驅蝗蝗出境。

又聞貞觀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壹蝗。

壹人有慶兆民賴,是歲雖蝗不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