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须有厚实的基础和基本技能,加强新形势下的双基教学

如何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先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我们面对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获取信息,在失去了往日那种可以充分“预设”的优势之后,我们凭什么与同学平等对话和交流呢?我们的学养、底气,我们的从容、豁达,只能经由学科的进修来解决。因此学科素养的提高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事。

“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加强自己的双基教学呢?与时俱进。

以往的许多做法和现在已经有许多不同,例如“讲深讲透”等提法现在已经不通行。研究性数学教学,正在改变单纯模仿的“双基”,趋向“能力型”的“双基”。近年来开放题进入课堂和考试,已经作为“双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概率统计以及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内容,则将成为数学课程的“基础”。运用现代技术学习数学,也将是“双基”的一部分。过去的“双基”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演绎”能力,这是不完整的。事实上,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及其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样是“数学双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给人以呆板、孤立、冷漠的印象,这是“形式主义”和“绝对主义”数学哲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的理性思维要返璞归真,要尽量掌握数学的本质,切实把握新形势下“双基”的内涵,扎实地练好内功。

  二、树立新课标理念

1.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2.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增强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3.把握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应用新教材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新教材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主体”,它着意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课本中的典型题目,并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设计新颖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学生产生进取心。

4.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学会并掌握数学建摸的方法,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5.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利用新教材中多次出现一题多解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这样既有利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6.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在新的形势下,教学中教师需特别注意与社会和生活的结合,加强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这样不仅使他们增强了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要明白:在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仅教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要放得开,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做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