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综合评析

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总体情况分析

1.命题形式和试卷类型

物理学科单独命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我校对物理在期中考试中的权重分布是较高的。

2.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

我校的物理期中试题的内容中,简单机械和功、机械能和内能、电路初探三部分的采分比例约为1.2:1:1,这样的比例和教材中各知识块的份量、内容的相对重要程度及教学的课时数分配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在各块内容的选择中,试题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例如:力臂、机械效率、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比热容等物理概念,杠杆平衡的条件、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物理规律,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都是初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同时也是我校期中试题采分较大的部分。

期中考题的题型,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权重为21.7%。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权重为78.3%,现将我校期中考题各题型分值列表统计如下:

学校考卷类型总分各题型分值单选填空作图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应用励才物理120261883335

我校期中物理试题总小题数为36道,合适的题量安排具有双重优点:一是由于题量的不过少,保证了试卷具有一定的信度,避免初三物理学习中深挖洞和猜题押宝的现象发生;二是由于题量的不过多,不至于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题都有考生做,有利于避免死记硬背,试题过于陈旧平淡的现象的发生。

(二)试题内容的主要特征

1.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把学生摆到主人和中心的地位。做到怎么教怎么考,《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到什么程度就考到什么程度,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就怎样组织命题。我校期中物理试题,按照姜堰市教育局本年度的期中考试命题建议,以《物理课程标准》为指针。更值得称赞的是,许多试题来源于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增强了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例如:第4题开门把手的动作,第1、5、6、20题的学生生活体验,第10、11、12、29题学生见过的或亲身实践过的操作。

2.加强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物理试题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同时也反映出试题在更大领域上的综合性,例如,第4题的开门把手的动作,第9题的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电路的设计,第11题的反映击剑比赛的原理图。

3.强调了方法的迁移和知识的建构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即使是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是零散的,而是应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第31题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探究,难度虽然不大,但必须要求体现出:理解电压表的使用,实验中的设计有何不足。

4.注意了考试内容的人文性和教育性

我校物理期中试题不仅仅是为了甑别与选拔,而且对于如何执行《物理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评价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性,体现了评价即教育的理念。例如第30题“…,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不仅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用处,更要注意好保护自己生存的地球。

5.渗透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我校物理期中试题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渗透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9题考查物理研究方法的能力。

二、我校期中初三物理阅卷概况及有关结果分析

1.选择题

第1—13题,第1、3、8、10、11、12、13题相对错得较多。

抽样统计表明:最高分26分,最低分10分,均分23分,及格率98%,优秀率81%。

2.填空题

第14-22题,能紧扣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第22题的第(2)问对电流表的内部电阻应该的进一步推测有利于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认识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选填“非常小”或“非常大”)

阅卷中,总体按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但对有关文字表达主要看考生有没有正确表达相应的含义,如第17题第3空“电冰箱具有______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这一问题,只要能表达“不连续工作”这一特点均给分。

抽样统计表明:最高分18分,最低分8分,均分13.2分,及格率95%,优秀率85%。

3.作图题

第23-26题,第24、25、26题是最基本的题目,第23是典型的常规题,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对力、力臂的理解。

从阅卷情况来看,第24、25、26三题基本不扣分,第23题扣1分的学生较多。抽样统计表明:最高分8分,最低分2分,满分(8分)占80%,6分以上的占96%,扣4分以上的约占0.86%。

4.实验与探究题

第24-29题,试题较为科学地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和理解,有适度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既紧扣教材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阅卷情况来看,第24-27题得分情况较好,第28题的第(1)问的第③小问,第(3)问有的学生答不到要点失分,第29题表述不严密导致失分。

抽样统计表明:最高分35分,最低分4分,30分以上的占38%。

5.计算与应用题

第27-32题,试题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对物理基本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情况,并能考查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去,并对一些实际问题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阅卷情况来看,第29题得分率较高,均分在6分左右,第32题得分率偏低,在3分左右。

三、我校期中初三物理试题中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1.选择题

第3题有的学生错选B,主要是对机械效率效率的概念理解不清。

2.填空题

第18题关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问题,很多考生失分,主要原因是对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缺乏较深的认识。

第20题生活中,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由于与空气摩擦,小球会越跳越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此过程中,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很多考生失1-2分,主要原因是对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理解不清。能最终转化为能。

3.作图题

第23题作出棒的重力的力臂。(1)支点找错,有的把棒与地面接触的点当作支点;(2)作错动力臂有的考生将从O点作与棒的中点重合的线误认为动力臂。主要原因学生实践机会少,作杠杆示意图的步骤掌握不牢靠。

4.实验与探究题

第27题第(2)的画图,学生误在第2格画6个钩码,失分原因是对8个钩码的整体概念不清。

第30题,第(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1)问中的区域有的学生填的是32.5℃,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靠近海,导致失分,原因是对题意的理解混淆。

第32题第(2)问中的电流值误填为15A,原因是对电流表的读数接线柱看不清造成失分。

5.计算与应用题

第33题有部分考生扣6、9分,原因低级错误的存在,有的计算错误,有的绳子拉动的距离看不清,机械效率的计算出错。

第35题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第(1)问考生没有抓住场景中分析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导致失分,第(3)问中有些考生用,再去求拉力,在说明理由时只从表面上回答,没能从拉力的求解及绳子移动的距离上来答题。

第36题满分10分,得分7分左右,第(1)问有的考生看图不清,没有看清此时电流表测的是灯L1的电流。第(2)问有学生认为线头M、N同时接到“3”接线柱上,而有的学生将电流表的示数误读为0.8A。

四、今后教学建议及命题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深入理解

近年来的物理试题中,基本上无机械性记忆的题目。所谓机械性记忆的题目,就是仅凭记忆教材中的黑体字或终结性的结论的内容便可作答的题目,考查的方式和重点将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上。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

对于基础概念,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理意义是什么?它是说服了什么样的物理问题?怎样测量有关的物理量?(2)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3)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基本规律时需搞清:(1)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规律的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3)文字表达形式及重要词汇的确切含义;(4)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各量的单位;(5)表格为图象的表达形式;(6)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7)如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渗透方法,提高能力

物理学中蕴涵着许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如控制度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实验法法等,另外还有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猜想、假设等许多方法,所以物理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的科学,通过学习领会,感悟其中的方法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出现的障碍,往往不是知识本身,恰恰是思路、方法不对头造成的。

3、加强实验,强调动手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实和实验是学习与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思索得出来的,研究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对实验类题目的解答,一是要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二是要对原理,尤其是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灵活掌握。实验题的设计性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原理的综合性上。

4、活化思维,鼓励创新

首先,在思考问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要单走一条路而死钻牛角尖,同样的内容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其次,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要只看结论是什么,更要重视结论的得出过程,多想一想,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通过怎样的分析更科学合理。活化思维的最好途径,就是同学间要多讨论、多交流,因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多个学生就是多条思路。

5、创设情境,强化应用

近年来的物理试题中,有部分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的联系,体现了生活、生产、社会、人文的综合,物理现象处处可见,时时可以感受到,同学们一定要多留心、细观察、勤思考、多阅读科普资料。

6、注重过程,体现探究

注意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物理学习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不同,主要是在一种探索性的情景中,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命题建议

1、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去命题;

2、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命题;

3、多一些信息类题目,以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利用信息中包含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