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第4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第4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第6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定位的。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最多”和“至少”是本课要解决问题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至关重要,因此课始设计了造句环节,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最多”“至少”的含义,为新课埋下伏笔。同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是本课解决问题的基础,因而复习必不可少,不仅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又为新课铺垫,一石二鸟。】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2.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思路,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学会抓“最多”和“至少”等关键词理解题意;在自主探究中通过多种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在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进一法”;在回顾反思中渗透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审题,理解题意。

2.思考,独立解答。

3.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二)变式练习(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弄清题意。

(2)独立解答。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三)综合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巩固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理解“进一法”的基础上,能针对不同问题情境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答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重温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