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精选1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精选16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

“咱们明天见。”

这是17年前的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舱门关闭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透着乐观、自信。

3个小时后,杨利伟叩响了太空的大门,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边就是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昼夜交替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遥望自己的家园。

翌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平稳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杨利伟从太空平安归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他出舱时说的第一句话,透着豪迈与自豪。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征战太空。在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他们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和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中国人前进的步伐更加豪迈、自信,在更多领域开辟新事业——

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有了新进展。2018年5月,中国科学家负责实施的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松科二井”在黑龙江安达市举行工程完井仪式。“松科二井”入地7018米,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22年以来最深钻井。

2020年11月,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接近11000米。

我们还在更多科技领域烙下中国的印记:2016年6月,拥有“中国芯”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全球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2

488秒后,一枚火箭进入太空,无数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务前,也有过多次失利。

失利、挫败,对于航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并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顽强和坚韧,一种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战斗精神。

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比美苏等国家晚了30多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迎接挑战,航天人“跑”了起来。

他们与时间搏斗:1个月完成3个月的工作,解决火箭整流罩超重问题;总装火箭发动机一般需要24天,他们只用18天就可出色完成;立项比大部队晚了两年,新型微波雷达却同时完成研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自动交会对接中大显身手……

他们与自己较劲:神舟六号飞船要用的导线上被发现原因不明的压痕,即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但他们仍将库存里30公里长的导线全部筛查一遍;为了把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他们进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训练……

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能看到。为了研发疫苗和药物,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他们沉浸在实验室里,每一次试验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结果,但一定都有战斗的汗水。如果失败,那就抓紧时间再来一次。

“过去我们是‘串联’的工作方式,比如一个试验结束,看看结果后再进行第二个试验。现在我们变成‘并联’的方式,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争取疫苗早日上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疫情期间曾向媒体介绍,团队拿到新冠病毒的基因后,马上开始疫苗研发。此后,工作时间“不是以天来计算,而是以小时在往前推”。

无惧挑战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品质。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他们更坚韧,迈出的步伐更沉稳、更踏实。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3

今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但不懈攻关、创新不止的科技工作者们并不满足。“北斗三号虽然有些性能指标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国外导航系统也即将更新到下一代,随时会实现反超。科技竞争时不我待,科技报国尚须加倍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说。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迟军的这番话,自信又硬气。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北斗系统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并跑到领跑。

从北斗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难度大、规模大、系统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强的工程。崇高使命激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这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写照。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戚发轫说。当时,尽管我国已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的论证设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这样的发展模式被国外评价为“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每次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

飞天的征程中,充满了不断突破创新的魄力,充满了勇气和智慧。这种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C919首飞成功、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4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国幅员辽阔,解放军叔叔把边境守卫的固若金汤,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从“东方红”一号拉开中国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开始,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成就。2020年4月24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在这特殊的一年,让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战胜疫情!

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坚持不懈的完成学业,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建国70年庆典,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关于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改变一对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故事。看完以后,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后我就问妈妈,一个飞船,怎么就让这兄弟俩感觉这么激动啊?妈妈说,不止这两兄弟激动,全国人民都激动,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跟我说,我认知的祖国领土,不仅限于地面的领土,还有领空和领海。领空的防护就靠中国的航天员,还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弹、导弹、卫星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是英雄。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牺牲精神,在领空战役中,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有如此底气。

航天人,正带领中国进入新航天时代,航天事业的成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在太空时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时刻守护我们的英雄们,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5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一首史无前例的赞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白手起家、晚他国30多年起步,需要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在与外界隔绝的狭小空间,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然而,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咬紧牙关,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承担载人航天大地测量任务的单位,他们的足迹甚至遍布“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城”罗布泊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对他们而言,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一切为了任务,一切为了胜利”是他们吃苦受累、向死而生的唯一目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后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重点工程。中国航天人无数次以战斗的状态和战斗员的雄姿,创造奇迹。2000年12月,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年过六旬的总指挥黄春平、总师刘竹生亲自爬上11层平台,一层一层仔细查看,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嗓子已经讲不出话来,但经过严密诊断后,凭着过硬的本领,他们斩钉截铁地作出了抉择:“按计划1月10日组织发射!”4天之后,一份长达50余页的报告《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于是,火箭又重新耸立在发射塔架旁,并于2001年1月10日把神舟二号飞船如期、成功地送上太空。像这类的“特别”战斗和“特别”战斗员,在中国载人航天的队伍里不胜枚举,王永志、戚发韧、袁家军等,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讲出无数个生动的战斗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为了确保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后发优势,我们在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中,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众多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展示了中国航天人卓越的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的神圣事业。从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来看,航天员从选择这份使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巨大风险、考验为伴。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2003年2月1日,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飞梯队的关键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当时,大家都为中国航天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感到担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航天员大队党支部收到了全部参训的14名备选宇航员递交的请战书,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再大的风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征服太空的决心。”一致要求争当首飞第一人。最后,杨利伟脱颖而出,于2003年10月15日英勇出征,在神舟五号飞船上他经历了“惊魂26秒”的生死考验。2008年9月,景海鹏与战友在太空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曾经连续出现过两个意外情况。2016年11月11日凌晨零时10分,景海鹏在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险情再次发生。但每一次,他们都能坦然面对、沉着处置。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主持人直率地问景海鹏:“你们在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回不来?”景海鹏回答:“对于我们航天员来说,使命重于生命。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正是由于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他们才能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才能铸就辉煌、创造奇迹。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6

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终却落个火箭几乎为零的下场。多少人在着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时才能重返故乡?终于,1960年,中国的火箭将士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从此,中国航天在艰难中步向辉煌!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仅仅7年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

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世界震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蒸蒸日上,在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长期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我们学习。

看到我国的航天事业,这么突飞猛进,做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7

从望月兴叹到飞船登月,从浮想联翩到身临其境,神七载着中国人的希望与理想再次履步。“五、四、三、二、一、发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时刻,全国人民屏住呼吸,观看着神七飞向天空,随后便是一阵热烈的欢呼。

2008年9月27日16时30分,我至今还记得这一伟大时刻,翟志刚首次出舱行动,全国人民顿时拍手欢呼,他是中国行走太空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印下的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前进的动力。当他手中拿着五星红旗,在月球上向全国人民招手时,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是我们鹤城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的成功凝聚了自己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磨练,他们的伟大壮举将在历写下光辉的一页。

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成功登天激发了我想当航天飞行员的梦想,古老的疆土英雄辈出,今天正崛起一代新人,长大的我将接过航天的接力棒,带着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国研制的最新飞船飞蓝天。月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将留下我的足迹,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太空。

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航天事业落后的国家,而今天神一至神七的发射不仅昭示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在腾飞,更向世界人民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曾消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越来越强烈,我们为有这样的国家而骄傲。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翟志刚、刘伯明为榜样,发奋图强,报效祖国。浩瀚的宇宙神秘无限,飞天的梦想千年不断,让我们的飞船越飞越远,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8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9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0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1

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2

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的“无缝衔接”,首先是作为对于宇航员的人性关怀和神舟飞船的保护。

这不仅仅是宇宙飞船的更替,也让一批宇航员执行完该阶段任务可以进行休息并更换新一批的宇航员去执行新的任务,以此保持的状态来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且可以更高效的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其次,这也是我国对航天领域进一步开拓的表现,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抓紧时间全面建造我们的空间站,打破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我国依靠航天航空事业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们更加不能停下脚步。最后,这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航天的征程并不会止步于此,“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我们要大步向前!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3

周五班会课上,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观看神舟十号在遥远的外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内三名宇航员为我们做的“太空授课”……

授课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几组只能在外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做到的有趣实验。首先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太空中专用的质量测量仪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制造的。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在质量测量仪中,设置一个弹簧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另外再设置一个能够测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测速系统,根据这个定律,宇航员可以在失重情况下测出物体的重量。

然后,王亚平老师把一个小球用线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当亚平老师给小球一个推力时,小球竟然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给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小球一个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会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了。但是在地面上,我们要给小球一个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够实现。”

之后王亚平老师又做了陀螺试验,告诉我们陀螺在地面高速旋转时,具有很好的定轴性,这一特性在太空中也是一样适用。所以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也有利用陀螺定向原理制作的仪器,用来测量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

最精彩的要说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了:王亚平老师使用一个金属圈和一个水袋,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再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这时在金属圈上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在失重状态下,普通水也能够形成漂亮的水膜,这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实现的。随后王亚平老师轻轻地把水注入到水膜上,水膜慢慢的变厚,随着注入的水越来越多,水膜竟然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水膜变成了大水球,而且没有破裂。当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实验,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物理知识,也告诉我们外太空还有太多奥秘没有被人类所攻克,这次太空授课,也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处,而且也了解到了有关太空的一些知识,见识到了这些神秘的知识,加强了我们对无尽的太空的兴趣。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4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5

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空间交会对接,预示着我国为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祝愿远在太空的宇航员能够凯旋归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 篇16

今天,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

发射卫星前,宇航员先举行了一个出征仪式宇航员对着五星红旗立下誓言,说完后他们随乘车上了飞船,火箭迎着炽烈的火焰飞上了宇宙,几时后卫星脱离火箭随着一定的轨道发射飞行。

看着这一切,我为祖国骄傲呀!后来一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我宣布神舟十一号圆满成功!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

看着他们我想到了自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来当一名出色的航天员。现在祖国的科技这么发达,我下定决心当探索宇宙的出色的宇航员,我要为祖国添光彩,为祖国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