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样给孩子补课有什么方法

其实很多家长都时不想把孩子们放在补课班的,而是想自己给孩子补课却找不到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自己给孩子补课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己怎样给孩子补课有什么方法

  自己给孩子补课的方法

可以在网上搜,选择自己需要的。

用关键字找,比如在线补课,数理化在线辅导等。

在搜出的商家里选,网上补课灵活 性大,可先付一节课的钱,如果你觉得这个老师讲的不好,可以换一家。

可以和补课老师商量一下,就是你有时间,他给你补,可以用QQ等。

还能用YY.

这里还有IS

  补课注意事项

1. 补课也要扬长补短

补课一定要有度,要扬长补短。扬长,在孩子有天赋,乐此不疲的兴趣方向,跟随良师钻研下去,争取培养为孩子突出的特长;补短,在孩子学业爬坡上坎遇到暂时性困难时,通过阶段性辅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扶上马送一程,步入正轨就把辅导的外力及时停下来。

2. 补课也得分年龄

年龄太小的话,比如小升初阶段,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休息时间,也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对身心健康不利,甚至容易让孩子厌倦学习,影响今后的发展。

当然,父母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待人接物和生活常识,这些比单纯的课本知识更重要。

从根本上说,补课不如补习惯

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么个现象:

第一次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第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知道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家长会,直抒疑虑:孩子补课了呀!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如今“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屡见不鲜。补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把希望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

1. 补一下阅读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要是考试就在眼前,这肯定来不及。但是在平时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无论是对孩子的智力还是心灵成长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 补一下听课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当老师讲到每一步时,学生甚至能思考到下一步,学习效果更好。如果学生感觉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怎么思考呢?学生要努力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老师。不然只能越来越差。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能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3. 补一下做作业习惯

首先是端正态度

作业不是负担,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拖、抄、代”的做法要不得。

其次是细心审题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再次是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如: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最后是收集错题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弄错的地方随手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时复习错题效果也很好。

4. 补一下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惊惶失措,彻底崩溃。不仅制约学生的行为,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各方面难以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补信心:一要靠家长多鼓励,多沟通,二要靠学生自我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能行!”三是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当孩子成绩考不好时,家长们得看看是孩子真的知识没掌握吗?还是一些平时积累的坏习惯拖了后腿?如果是后者,补课又能补到什么呢?

  补课六大理由

1. 竞争太激烈,不报能行吗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从小不抓紧怎么能行,总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吧?

杨先生给上三年级的儿子报了英语、书法和跆拳道三个班,每门课一年的学费都在3000元左右,一年一万元的费用对于工薪阶层的他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但为了给儿子“打个好基础”,他宁可在吃、用上省一些。

贺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中,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建议要做的同步练习外,周末还要上英语和数学补习班。“从小学开始,我看到其他孩子上《新概念英语》,也让儿子学了。每周六上3节课3个小时,一个学期20多节课上完一本书。奥数也是老师推荐的,周日上一个半天。”

2. 基础得打好,被逼难免俗

孩子所报的补习班中,“英语”总是第一大科目。尽管不同的学生参加的培训班各有不同,但一般都不会落下“英语”一项。主要是因为在家长们眼中,现在社会上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英语,小的时候不给孩子打好基础,长大以后哪来的竞争力?

张先生正带着4岁半的女儿上声乐辅导课。张先生说,他并不反对给孩子们报艺术特长班,但是“特别痛恨”那些在小学时就给孩子报英语班的家长们。“假如班上有一半的同学通过辅导班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老师在课堂上便不会尽全力去教,进度也会加快,没报班的孩子就会吃亏。”张先生希望这个怪圈能早日结束,但同时又坦言,他也不能免俗地留意哪个英语辅导班教得好。

3. 人家都报班,不报“不正常”

学生中,已经形成你争我抢报补习班氛围,很多家长不得不“随大流”,不给孩子报班的家长还显得是异类。

“我儿子才上初一,每到考试前都看书到晚上11点多,本来就够累了,再报个班怎么受得了?”没有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并不多见,戴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在她看来,不报班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小,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她认为学何种特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主见。

“跟家长们聊天的时候,一听我家孩子不上培训班,人们就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不报班就不正常一样。”尽管对社会上的报班风气有些反感,但看着儿子班上大多数孩子都有“班”上,戴女士也感觉到了些压力。

4. 课程不够,怕应对不来

应试类补习班需求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些学校的课程没有满足学生对应试成绩的需求。

一方面,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对授课方式作出改变,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然而应试分数对升学的影响依然非常大。这种改变可能给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减了负,却反过来让家长担忧“万一孩子的成绩不够上好学校怎么办”,从而开始给孩子报班。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校的课堂质量都是高水平。可能孩子因为一次“失误”,没上好的学校,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下一次升学想往高处走。学校的课程水平不够他们考取更高的分数,不上补习班很有可能应对不来下一次的升学考试。

5. 孩子自己想多学一点

不只是不爱学习的、成绩差的学生在上补习班,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在上。而且他们往往都还是自己要求家长给自己报班。即使老师不推荐,也会主动打听哪位老师或者哪个补习班比较好。

孩子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周围同学学业上的竞争压力和对升入更好学校的渴望,害怕别人学了的自己没学,渴望得到更多的进步。

6. 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除了应试类补习班,艺术特长类补习班也是一大热门。然而不少家长其实并不想让孩子走艺术这条路,只是抱着“多学一点是一点”的心态来为孩子选择培训班。真正想让孩子学什么,家长并不清楚,于是便出现了一人报多项或频繁换特长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