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一单元负数和第三单元比例;空间与图形安排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了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安排了数学广角、自行车里的数学和节约用水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

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用比例尺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

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分析

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比较合理

灵活的计算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五、编排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

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认识负数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

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

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2.改进比例的编排

突出比例的概念

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

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

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

不仅要求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而且要求学生"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与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

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

同时将比例尺的教学移到这里

使得"比例的应用"由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丰富了教学内容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

便于对两个概念含义进行对比;在实例的基础上

用列表的形式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接着用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都可使学生体会到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对对函数思想获得初步的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具体来说

有这样几个改进: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锻炼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

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

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

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册教材对"整理与复习"的编排有以下几点改进:

(1)依据《标准》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也相应安排了四节的内容

(2)精简内容

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

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突出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使教材摆脱了知识点罗列

概念、法则汇编的局面

也给学生提供了梳理知识的线索

留给学生参与知识的整理的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

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尽可能通过问题情境

着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联系数学实例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注意所学知识的运用

特别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从而学以致用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

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

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进学

好数学的信心

下面按教材的顺序就每一单元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单元负数

一、教学内容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

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帮助

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

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

的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篇二: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

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

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篇三:【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编者按】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是小学阶段上的最后的数学课!它是同学们进入中学学好数学的关键。学完了这一册的知识后,同学们会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会从习惯上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会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等等知识技能。

一、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5.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7.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3.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5.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

其中AG叫做圆柱的轴,A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AG的线段叫做圆柱的母线,DA和D'G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V:V=πrh;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注:c为πd)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2

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S

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锥的高,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圆锥体展开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锥的底面)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a(母线长)和d(底面直径)

13.圆锥的表面积: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部分组成。

S=πR(n/360)+πr或(1/2)αR+πr(此n为角度制,α为弧度制,α=π(n/180)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16.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17.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8.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2222

19.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20.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1.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26.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7.统计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28.统计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