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

地理的学习需要的是日积月累,我们在学习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积累,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知识点概述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节的知识点,主要包含人地关系、环境问题和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点总结。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

知识点总结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2、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3、示意图法记忆人地关系思想和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化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图文分析如下:

抓住2016高考最后20天-地理

南宁二中组李盼月说,二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

一、对基本原理“吃”不透,不会灵活运用。在运用相关原理解题时,往往答题不全面,进而影响了得分。然而,每当讲解点评时,老师只要给出丁点提示,立马就能想出答案。

例如,“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这一原理,很多学生记得滚瓜烂熟,但是在对地球量进行计算时,学生却无法从题目中的文字、图形提取全面信息,结果怎么都算不出太阳高度角。

又如,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某一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些学生分不清“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两个概念的区别,往往答非所问。

二、不熟悉教材例子。“地理教材的例子,好比的公式。”李老师举例说,地理教材有西气东输的例子,教材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讲述该工程从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意义,从而论证西气东输是一项双赢工程。在考试时,选用中哈石油管道工程,要求学生论述这是一项双赢工程,很多考生却不能回答全面了。

三、答题不规范、不完整,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广。地理的每个框架,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都有一定的模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套路模式,各种试题万变不离其宗 高中地理。

例如,阐述广西为何适合种甘蔗,这是农业的知识板块。农业知识板块的答题套路,无非是从自然条件(光、热、水、土)和社会条件(劳动力、技术、交通、市场)两方面进行作答。很多学生往往漏掉“热”或“水”等因素,一个因素就被扣掉4分,失分很严重。

李老师给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一、懂得选择。地球物理量的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和数学,历来是很多文科生的难过之槛。李盼月老师建议说,如果真的拿不下地球物理量的计算题,考生索性放弃,因为这类题目很难提高,而且所占分值也不大。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空间,如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这块知识相对容易拿分。

二、保持题感。在考前,学生可以每天做5至6道选择题和1道大题,这样既能保持题感,又能回顾反思。

三、回归课本。自然地理在地理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地形、气候、河流等。学生在时,要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结合起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掌握当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例如,当区域地理定位到尼罗河时,学生应该同时掌握尼罗河的气候、人文特征等知识点。学生平时依据这种,对着地图训练,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点

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点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讲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个看看书就行,知道就可以了,知道人们认识地球的几个重要过程,形状的大小搞清楚,5页的图1.2背会。

第二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这个很重要,这个学不好,以后就费尽

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弄懂就行,7页的图1.31.4背会。经度和纬度,要能在图上 高三,认出是多少度,北纬,南纬,东经,西经用什么字母表示,最大是什么。图1.5一定要背会,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概念和中,高,低纬度要清楚。都得背。经纬网看看就行。

第三课地球的自转背背概念就行,但11页的图1.13一定要背下来。

第三课地球的公转背背概念就行,但16,17页的图1.17和1.19必须背会。

第二单元地图

第一课方向,比例尺搞懂就行,23页下面的图背会

第二课地形图的判读记概念,记住那6个地形就OK了

第三单元海洋和陆地

第一课海陆的分布,记那8个球,会画大洲轮廓图,知道洲和洲的分界线,知道四大洋的面积

第二课海陆的面貌还是记概念,记38页下面的图,和39页中间的图和35页图3.4

第三课,还是背概念,和42页的下面那4幅图,和43页的板块图这个经常考,火山和地震带背背,记44也的图3.15

就这些,4单元不考,其余的都不考,记住这些,要背的一定要背,记住这句话,一定能考好!

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1、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

2 、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溶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 高中历史,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 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 90.3km2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0年4月发生的西藏易贡藏布大滑坡引起的。滑坡前的易贡湖盆地流淌着易贡河,它并不完全充满湖水,而是多条漫流呈网状分布,总面积只有26km2,堵断易贡河后形成的易贡湖成为一个覆盖面积约33km2的大湖。

必须强调说明,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高三地理地图知识点汇编

地图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

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 高中化学.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中国与小行星的命名

一、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颗小行星后,不能立刻确定它是否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可以先给它一个临时编号。当这颗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报告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是新发现的小行星之后,即可得到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当一颗小行星至少四次在回归中心被观测到,并且精确测定出其运行轨道参数后,它就会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的永久编号。如“南京大学星”的永久编号为“3901”、“吴键雄星”的永久编号为“2752”等。发现者拥有对小行星的命名权,命名权在10年内随时可以行使。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演变为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形式,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并为世界各国公认。第一颗小行星是1801年元旦之夜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被命名为“谷神星”。截至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20957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

二、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当年,23岁的中国青年张钰哲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天文的留学生。1928年冬,张钰哲终于发现了一颗旧星空图上没有的小行星。他经过大量准确的计算,并通过权威的小行星中心站鉴定,最后证实:他发现了一颗从未被人发现的小行星。按惯例,发现人自己可以给这颗小行星命名。张钰哲面对自己的成功,想到的是祖国当时正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要为中华民族争光,于是毅然决定以“中华”来命名这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是“1125”,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在紫金山天文台的行星研究室,天文学家近40年来有过近万次对小行星的成功观测,陆续发现了近千颗历史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其中有120多颗多次被观测到,并精确地推算出了它们的轨道,得到了国际上的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三、以中国科学、文学巨匠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

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一批小行星以我国古代人的名字如著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命名。

1990年3月11日,为表彰旅美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这是我国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之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命名,使他们从此不仅在地上广为世人景仰,在天空亦光芒四射。2001年12月21日,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联合举行的“钱学森星”命名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天,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3763”的小行星就正式永久地以钱学森的名字命名了。作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在太空铭刻下炎黄子孙对人类的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999年10月26日,“巴金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中国文坛巨匠的巴金,曾被国际笔会第47届大会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从事文学创作70年,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以“巴金”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7年11月25日发现的,而11月25日刚好是巴金先生的生日。这颗星的国际永久编号是“8315”。与“巴金星”一起遨游太空的“文学家之星”还有“金庸星”。2001年7月8日下午,“金庸星”命名典礼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著名文学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金庸接受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金庸星”轨道运行照片。至此,我国用科学家和文学家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达100多颗,这是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赞誉。

四、用中国地名或大学名给小行星命名

1999年12月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61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大埔星。这是首颗以我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于1981年12月26日在双子座发现的。大埔是广东省的一个县,它是这颗小行星发现者杨捷兴先生的故乡。山川秀丽的大埔县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特色,陶瓷和茶叶是这里的特产,在旅居海外的侨胞中,出自大埔县的有50多万人,超过目前全县总人数,大埔县也因此被称为“侨乡”。

2000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观测中心、中国2000年委员会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4147”的小行星命名为“温岭曙光星”,以纪念中国大地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浙江温岭市石塘镇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2002年5月16日,南京大学隆重举行“南京大学星”命名暨纪念雕塑揭幕仪式,这颗满载着南京大学百年辉煌的“南京大学星”国际编号为“3901”,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58年4月7日发现的,为我国早期发现的少数几颗小行星之一 高中数学。此前,星号一直被珍藏着。据了解,目前我国发现的小行星中,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的已有近400颗。起初,我国发现的小行星陆续用一些省份、城市等的名字命名,如北京、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河南、上海、西藏、广州、深圳等,使华夏大地进入宇宙星空。

“中华星”、“北京星”、“延安星”、“喜马拉雅星”、“希望工程星”等璀璨的“中国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广袤无垠的太空遨游,与日月星辰争辉,光耀天地!

附:以中国中学师生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在2002年7月发布的小行星命名中,有三颗是以中国的中学老师和学生名字命名的,获此殊荣的是2002年英特尔优秀教学奖的得主: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叶佩玉老师,被命名为12881号小行星yepeiyu。入选2002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决赛的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的华演同学和北京80中学高二的孟奂同学,分别被命名为11730号小行星Huayuan和12106号小行星Menghuan。这三颗小行星都是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行星搜寻项目美国的LINEAR计划发现并命名的,同时他们在这个月还命名了另外100位获得英特尔大奖赛决赛资格的其他国家的中学和另外4位获奖的老师。(楚人摘自《天文爱好者》2002年第5期)

高中地理涉及的日影问题

一、日影朝向

(一) 分布规律

1、日影朝向

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

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不同地区分布如下:

(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 应用意义

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

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

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

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

(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高中历史。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3)一年中正午日影一段时间朝向正南方,一段时间朝向正北方,则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二、日影长短变化

(一) 变化规律

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最长,正午时的日影最短。

2、一年中,6月22日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达全年最短。12月2日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短。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达全年最短。

(二) 应用意义

(1)6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该地在南半球,为冬季;达全年最短,该地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为夏季。

(2)12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该地在北半球,为冬季;达全年最短,该地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为夏季。

(3)非二至日正午日影为零(或日影与物体重合),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

(4)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处于冬季,且该日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冬至节气,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不为零),则该地处于夏季,且该日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夏至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