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背囊的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慧背囊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1

亲情,是人世间最永恒的感情。《智慧背囊——亲情故事》这本书共有五大章节。第一章是:亲情不老,思情不灭。第二章:千枝连根,思情在心。第三章:难忘往事,感动永久。第四章:亲如琼浆,愈久愈香。第五章:博大亲情,温暖心灵。里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震撼着我的心灵。它们有的教育我们怎样去看待亲情;有的指导我们怎样回报亲情;还有的教育我们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哑母》。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甚至泪流满面。一位哑巴母亲,她晚上做豆腐,白天叫卖豆腐来维持家庭生活,抚养女儿。她不会发声,无法用语言吆喝叫卖。每天出去卖豆腐,都特别想录下女儿的声音来叫卖,可是女儿却以此为辱,绝不同意。哑母只好用铃铛声来代替叫卖声。女儿小时候,因自己的母亲而受到耻辱时,她都会在母亲的面前,画一个圈,再吐上口水。而哑母除了心疼女儿,却从来没有怪过女儿。有一次,女儿出车祸了,母亲跪着向医生请求,一定要救活自己的女儿,最后,连老天也眷顾这位“无声”的妈妈,终于,女儿被救活了……现在,女儿二十多岁了,理解了母亲的不易,才把声音给母亲。

当我读完之后,我被哑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也想到了一直爱着自己的父母。一幕幕图片在我的脑海中回放:我感冒了,发烧到了39度,爸爸妈妈焦急地把我送到医院,爸爸去交费,妈妈就坐在我的床边椅子上,照顾我,帮我看着吊瓶,生怕打过了,并不时地问我难不难受,要不要喝水。眼中的焦虑透露出她恨不得得病的是自己。不知不觉我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妈妈还在陪着我,守护着我,眼睛里布满血丝,直钩钩地看着我和吊瓶,生怕打过了。那时,已经凌晨两点多了。想着想着,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水……

我向大家推荐《智慧背囊》这部充满温情的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我一样,深受感动,并从中有所启发。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2

作者在书中讲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爱对长者感激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读过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也许会因为母亲的唠叨而抱怨,也许会因为父亲的严厉而产生逆反的心理和抵触情绪,但等我们慢慢长大,只要用心体会,时间可以证明: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但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理解来自父母的爱,不要让时间流逝,等父母老了之后才知道:这份我们早该理解的爱来得太晚而成为遗憾!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3

《智慧背囊》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经历,就是人生之海中的一杯水。一则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智慧背囊》,它让你感受心灵的海洋,一段话语,一个细节,就是生活之树的一片叶。一段平凡的对话可能隐藏着伟大,一个生活的细节或许造就了永恒。《智慧背囊》它会引你走进生活的阳光。

请看一个关于鱼的故事: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捕上了岸,渔人看他太小,而且很美,便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女儿。小女孩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起来,每天它游来游去,总是碰到鱼缸的内壁,心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后来鱼长大了。在鱼缸里转身都困难了,小女孩便给它换了更大的鱼缸。它又可以游来游去了。可是每一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它畅快的心情便会暗淡下来。

它有些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了。索性静静地悬浮在水中,不游不动,后来甚至不吃食物。女孩看它可怜,便把它放回大海。它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心中却一直高兴不起来。一天它看见另一条鱼,那鱼问它:“你看起来闷闷不乐啊?”它长叹一声说:“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它的边!”是的,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广阔的大海,你也犹如置身于狭小的鱼缸,而找不到自由与快乐的感觉。

《智慧背囊》它为你开启了智慧的天窗,为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走进它,你就靠近了尊严,体验尊严的高贵;走近它,你就靠近了人格,感受人格的强健;走近它,你就靠近了宽容,体会宽容的博大。更主要的是它让你打破心灵的束缚,把浩瀚的海洋装入胸膛,让心帆远航。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两个苹果》,这篇文章十分感人,让我们明白友谊是我们巨大的力量!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两个朋友 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上帝不相信人间有真正的友谊,于是就设计考验他们。

有一天,这两位朋友在沙漠迷路了,面临死亡。这时,上帝出现了,说前面有一棵树,树上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吃下大的就可以活,吃下小的只能暂时没事。那两个朋友走着走着真的看见前方的树上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但他们谁也不碰苹果。第二天清晨,其中一个朋友醒了,发现另一个朋友不见了,树上的苹果少了一个。他悲愤的吃下了苹果,继续往前走。大约走了半个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呼吸,可是他的'手上紧紧握着的,是一个更小的苹果。

我含着泪把这篇文章读完,在读到一位朋友走了以后,我是气愤的。那个朋友为什么背叛了他的好朋友,他就这么经不住考验吗?而读到结尾时,我哭了,我为那位朋友而哭,他的用心良苦换来的是朋友的不信赖。从患难与共到互相背叛,最终才发现乃是朋友的一片真诚。到底是谁背叛了谁?窝心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在想如果当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我不知道。但是我十分敬佩故事中的主人公,两位朋友都是那么的重情义,可是结局为什么这么悲。我开始讨厌上帝,为什么让他们两位朋友分开。我还想对上帝说:“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世界上是有真正的友谊的,友谊大于一切。我知道友谊是宝贵的,友谊可以使绝望变为开朗。请你以后不要再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事情。”这篇文章看似与背叛无关,实则有深意在其中。第一个朋友看到的只是小苹果,却不知道那是另一位前者抗拒死亡走出沙漠而留下的大苹果。

友谊是金,埋在真诚的心中。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5

最近,在网上搜到一本书,叫做《智慧背囊》。我看了看这本书,感觉还不错,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类似于“小故事,大道理”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它的特色,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语都让你感动。读过这本书的人,将都会非常喜欢它。例如《向生命鞠躬》这篇文章就让我受益非浅。它主要讲了“我”为了让儿子认识到周围的世界,所以给他捉了一只蚂蚱,为了防止这只蚂蚱逃跑,让儿子更好的观察它,于是我便用一根草杆从它的身体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巴里捅出。当时是深秋,草杆早是光秃秃、灰褐色的一根。只见绿色的液体从它的嘴巴里涌出,它用前腿摸刮着,那是它的血。儿子手里拿着蚂蚱,继续干起别的。“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的大叫起来,只见儿子手里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杆,上面的蚂蚱早已不翼而飞。蚂蚱受到了重创,并未跑掉多远,只是在地上艰难的爬。我再次把它生擒,又将蚂蚱从新穿回草杆。我蹲在儿子身边,要看看这五脏六腑被穿破的蚂蚱怎样逃脱。儿子的手不经意的碰到了旁边的一棵枯草,只见蚂蚱用前脚抱住枯草,儿子的手稍一松懈,蚂蚱就顺着枯草往上爬,每爬一毫米,都要停下来歇一歇,终于,蚂蚱摆脱了草杆,落到了地上,无疑,它死了···黄色的草杆早已被染成了绿色。抬头一看,儿子也像我一样呆呆的望着它,为之震惊。

我弯下腰,深深向它鞠了一躬。

生命所赋予它的最后一点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然后无疑的,它将慢慢死去······

智慧背囊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这本教育我们一生的一本书。

智慧背囊的读后感6

看过古德里安所著的《智慧背囊》的朋友,相信大家一定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建筑工人正在干什麽活,那个建筑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

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记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报道。

若干年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记录时,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回答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想去看看这三个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等他找到这三个工人的时候,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当年的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像从前一样砌着他的墙;而在施工现场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眼界,而一个人的眼界直接决定了他的前途!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学习,而是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而学?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很是值得我们学习!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还想加一句:“没有远大理想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我们一定要像第三个建筑工人那样,开阔视野,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努力,为了描绘祖国美好的蓝图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