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三违个人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反三违个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反三违个人心得体会

关于反三违个人心得体会1

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包括安全管理者仍然把“反三违”挂在嘴边,并认为大部分事故的根源就是“三违”,甚至许多安全宣传片中还是年复一年的将“反三违”作为宣传的重点。笔者认为,“反三违”的提法不仅已经不能够全面、准确概括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而且其宣传导向有误。倾向于人的因素及一线员工的因素“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中虽然有“三违”的存在,但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很多“三违”背后都有管理的因素,而且从安全生产法的精神看,现代安全管理更倾向于追究管理因素。而且,就目前中国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三违”都是由于管理者不作为、管理制度无针对性造成的,另外,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普遍较差,系统安全管控漏洞很多,仅仅一个“反三违”既不能体现现状也不能从根本上对安全管理起到作用。

“三违”的内容直观理解更倾向于现场管理者和一线员工,而对于从一把手开始的各层管理者的责任制履职涉及不够。体现的仍旧是劳动保护时代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尽管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全民皆兵”,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还是“由上至下”的,因此,“反三违”宣传的导向与现实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生产法等的宣传导向都是有矛盾的。

关于反三违个人心得体会2

“三违”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俗称,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这里所谓的“章”就是指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和职工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在煤矿95%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三违”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安全管理中分析“三违”的原因,造成“三违”的主要因素和对象是人,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分析和掌握造成人们“三违”的不同思想,对有效预防和减少“三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中心桥煤业公司多年来反“三违”的经验,针对煤矿如何反事故,分析煤矿职工在“三违”中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侥幸型。这类人员往往受传统的封建观念影响较深,干起活来有章不循,有规不守,随自己的意愿行事;

(2)马虎型。这类人员往往知道违章的后果,但因工作马虎,粗心大意,致使事故发生;

(3)凑合型。这类人员自持有经验处理问题凑合行事;

(4)逞能型。这类人员往往工作能力很强,但总爱头脑发热,逞能违章;

(5)盲目型。这类人员往往对工作环境或操作设备的情况不了,技术不过关,盲目上岗操作;

(6)好奇型。这类人员往往被好奇心驱使,不该摸的偏摸,不该动的骗动;

(7)模仿型。这类人员对违章行为不加制止反而刻意模仿;

(8)疲劳型。这类人由于睡眠不足,上夜班不适应或其他原因,感觉、听觉和视觉敏锐度变低,致使操作出现错误;(9)意向型。人的心理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喜怒哀乐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操作错误性;

(10)逆反型。这类人员一般熟悉设备的规程的工作原理,但对安全管理的方法,安全教育的形式或安全管理人员的态度以及违章惩处不能正确地认识,产生了逆反心理。

俗话说:“条条规程血写成,莫让鲜血再染红”,十次事故九次以上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

所以人们就存有侥幸的心理,反“三违”的工作目标就是杜绝一万,防止万一,根除事故苗头,排查事故隐患。无数事例都能说明“三违”的危害。

针对以上是10种“三违”人员常见的心态。要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项教育转化工作:

一是对侥幸型、马虎型、凑合型的人员,帮助他们分析“三违”后果的严重性,打破他们的侥幸心理,并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清除“三违”人员的不正确判断,灌输以正确的思想,使他们逐渐得到改变;

二是对逞能型、盲目型、好奇型的人员,要加强引导,把他们那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求知欲,掌握新事物欲的竞争心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克服那种头脑一发热,安全全忘掉的思想,同时要针对他们对安全技术知识缺乏的实际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多为这类人员传授一些井下岗位使用的安全技术知识,减少这类人员在工作中的盲目性;三是对模仿心理较重的人员,要重视发挥教育者和安全骨干的表率身教作用,

使“三违”人员经过对正确行动的模仿,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四是建立合理的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积极性的奖惩制度,严格把握安全奖惩的尺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切不可以罚代管,使“三违”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五是掌握人员的心理状况,合理分配工作,对疲劳型和意向型的人员,发现苗头,坚决制止下井作业,并做好他们的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六是要发动群众搞好安全互保和安全监督,形成一切为了安全的良好氛围,互相协作,搞好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反“三违”必须动真格。“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治理“三违”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各级煤矿管理者,应当及时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用安全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手段,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把“三违”彻底驱除企业,为职工创造和谐的人机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