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具特色的员工动态管理

独具特色的员工动态管理

关于独具特色的员工动态管理

员工管理如何做到到位,员工如何才能在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好的绩效,时下不少民营企业都在学习和运用一种“流行”的管理方式,可谓颇具特色,这就是“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所谓“三工”就是公司把生产岗位员工按照能力高低和综合素质分为三个级别,即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培训员工,而且这三个级别员工身份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时期他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作为人力资源部和各公司以及车间,对生产岗位这层员工基本上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和科学的评定标准,这就是定期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6S管理、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业绩与绩效等考核。如果考核合格,那么培训员工可以转换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则可以晋升为优秀员工,反之,依然。如果考核成绩不好,那么优秀员工也可以转换为培训员工。一个员工假如连续三次被评为培训员工,那么他将面临被辞退的危险,这项管理措施出台后,极大地调动了生产岗位员工学技术,学技能的热情,不仅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上去了,而且现场管理等其他方面也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淘汰”。这是企业对员工发出的无声警示,也是每一位员工在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抉择。

回想我曾工作过的大型国有企业,员工工作“惰性”十足。干好干坏一个样,就算你是最差的员工,你的工资和奖金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更不用担心“丢饭碗”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在他们心中永远只有两个字“国企”。是啊!我是国企职工,我端的是“金饭碗”,我就是这个样子,你老板敢开除我吗?这种体制使得国企员工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自我毁灭。惰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如果说他们“经验丰富”,倒不如说他们是“媳妇熬成了婆”。我想倘若把同一个文化层次、同一个年龄段、同一个岗位的员工放在一起进行一次知识与技能“擂台赛”,我敢断言那个被“打下台”的人,一定是国企这些手捧“金饭碗”的员工。

员工就像一潭水中的“鱼”,如果长期不进行“注氧”、“换水”、“搅动”,那么这潭水中的“鱼”,时间久了,有的就会慢慢“死”去,有的就会处于“休克”状态,即便有几条“鱼”想跳出水面,寻求新的“池塘”,也终因“力不从心”而再次落入这潭死水中。

“搅动”这潭死水,让水中的“鱼”渐渐醒来,让他们“活蹦乱跳”起来,关键就在于谁会是拿起这根“搅动棒”的人。

实施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老板就是指挥这根“搅动棒”的'人,而人力资源部,则是手执“搅动棒”进行操作的人。

我曾经在实施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工作一年多,尽管时间不长,但是,能够亲自对企业中的两大“潭水”即管理岗位员工和生产岗位员工定期进行“注氧”、“换水”,“搅动”,应该说也是我在管理上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同时也是我最大的幸运。

通过“注氧”、“换水”、“搅动”三部曲,我们人力资源部不仅发现了大量“活蹦乱跳”的“鱼儿”,而且也把一些已经处于“休克”或濒临“死亡”状态的“鱼儿”救了过来,使他们重新变成了一条条“鲜活”而充满“生机”的“鱼”。从而让这潭水变得清澈、明亮,变得充满活力。

“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管理员工三年一轮岗”,正是这种“潭水”式管理“三部曲”的集中体现和运用,也是民企和国企在用人管人理念上以及体制上的最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