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新闻稿

随着气温升高,茶饮料大热。泉州茶企云集,其中不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企业,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除了福建大自然茶业(坪山)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茶企介入茶饮料生产。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到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面对如此庞大的茶饮料市场,泉州茶企难道不为所动?业内人士表示,茶饮料开发属于茶叶深加工领域,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都很高,即便市场容量可观,贸然进入依然难称明智之举。基于自身实力和品牌定位的考虑,作为原料供应商与饮料巨头合作,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新闻稿

  不做茶饮料:资金和渠道是瓶颈

在与茶企负责人的交谈中,八马茶业、安溪铁观音集团、裕园茶业等都提到了开发茶饮料的三个难点,一为资金、二为渠道、三为品牌定位。正如八马副总经理林荣溪所说的,要上茶饮料生产线,动辄就是数千万的投入,不能不考虑资金占用问题,以及万一运作失败,所带来的损失;茶饮料属于快速消费品,销售渠道主要为商超,与目前铁观音茶企以门店为主、直面终端的销售渠道大有不同,开发茶饮料,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渠道,在资金、人力和时间上都需要投入;八马目前的品牌定位为“商政礼节茶”,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与茶饮料的平民路线有很大的差异,贸然进入茶饮料生产领域,可能会模糊企业原本的品牌定位。基于这些原因,林荣溪明确表示,八马暂时没有开发茶饮料的计划,但作为原料供应商,八马茶业与日本茶饮料巨头三得利、伊藤园的合作已经持续了16年。

记者从安溪铁观音集团了解到,该集团这几年对茶饮料市场保持高度关注,也将茶饮料生产纳入公司规划当中。当问及进军茶饮料何时提上日程时,该集团企划部经理詹怀斌表示,公司决策层的意见是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在茶饮料生产上,产茶大省四川也有过类似的探讨,有媒体报道相关问题的文章称:“国内茶业界排名第一的竹叶青销售额刚突破3亿元。‘与饮料企业每年动辄上亿元的推广投入相比,川茶企业实力仍显不足。’”这也许同样是闽茶进军茶饮料行业最根本的难题。

  先行培育或打擦边球:抓住未来增长点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闽茶对茶饮料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积极寻求进入或合作之道。

早在1995年,安溪茶厂(后改制并以其核心企业组建安溪铁观音集团)就投资进行茶饮料生产。当时,灌装茶的发明者日本伊藤园生产灌装茶水的原料铁观音来自安溪。安溪茶厂作为原料供应商,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在中国引入了一条完全的铁观音茶水灌装线,成为茶叶行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生产线采用原汤高温灌装,不添加任何糖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用易拉罐包装,是真正的原味茶。这应该是国内最早的铁观音茶饮料。后来,由于渠道开拓困难等原因,安溪茶厂并没有把茶饮料继续研发和推广下去。

先行者的折戟让不少茶企审慎观望,但并没有让后来者止步。目前,走在本地铁观音饮料生产前头的是福建大自然茶业(坪山)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杨进业告诉记者,2007年,他们就与南京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合作进行了铁观音茶饮料研制。2007年底的第一届海峡茶博会上,大自然茶业当时定名为“茶功夫”的铁观音茶饮料首次展出,并广受好评。目前该产品已有了成熟稳定的配方,由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公司进行来料加工,推出了pET罐和铁罐两种包装,并在华东地区(福建、江西、浙江)商超上市。市场的良好反馈让大自然茶业备受鼓舞,从去年开始,该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5000万元建设自己的生产线,目前项目还在进行中。

面对茶饮料高昂投入及渠道建设的门槛,有茶企打起茶饮料擦边球,开拓休闲茶饮。比如,天福作为茶行业老大,从最初的绿茶冰激凌做起,目前已开发出包括各色奶茶在内的数十种产品,在渠道上除了门店销售外,还与其他企业以合作的方式建立新的子品牌,目前在泉州的市场反映还不错。

对此,裕园茶业营销中心经理陈福友表示,天福的茶食品在业内享有相当的地位,对休闲茶饮的开拓,等于是延续其茶食品的思路,而开拓子品牌,可能意在区分客户群,这也是闽茶进一步发展后可以考虑的方向。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年轻客户中建立好感和口碑,培育未来的消费群体。

  业内共识:深加工是“蓝海”也是趋势

林荣溪坦言,没有上亿元的实力,很难把茶饮料做出名堂来。就全国范围看,颗粒茶的市场还有很大空间,所以多数铁观音茶企仍在进行该领域的市场开拓,并谋求品牌影响力在此领域的更大化。但如果引入风险投资或进入资本市场,铁观音饮料将成为大型茶企的一大方向。

杨进业也表示,目前大自然茶业还是主攻颗粒茶市场,茶饮料则还在摸索渠道拓展和配方改良,整体而言还处于培育期,但公司不会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将把茶饮料作为未来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他还说,与市面上常见的茶饮料不同,作为生产颗粒茶出身的茶企,将把茶饮料进行差异化定位,强调由茶叶萃取浓缩液制造,而非茶粉勾兑。目前日本的三得利、伊藤园就在走这样的道路。相信,这样的差异化定位将为茶企开拓出广阔的“蓝海”。

有业内人士认为,茶行业的属性决定了茶叶销售额要做大很难,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如果只是专业做茶,年销售额上亿元就已经非常成功了。茶叶不像饮料这样的快消品,一盒茶一般能喝上十天半个月,需求有限,这就决定了茶叶企业要想做大蛋糕,必须发展其他项目,茶饮料、深加工虽然开发推广困难重重,但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最有前途的项目。

  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的由来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里面包含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各个名族的不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那么茶文化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饮茶要想领会品茶之道,对于茶文化的认识还是有所必要的,只有对其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饮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