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解说词

学习园地解说词

让导语的结构百变不拘。消息的基本结构或常用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导语可以说就是浓缩精华,把最吸引人的、最重要的资讯往前放。我叫这种结构为“万岁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符合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因此它最常见、最长久。后来从西方开始对消息的结构进行创新改革,相继出现了悬念结构、时顺结构、交叉结构、跳跃结构等等。这样,导语里就不一定集中消息内容的精华了。现在,这些新颖的消息结构在国内也逐渐流行起来。应该说,从一种结构形式的独统天下到多种结构形式的同处并存,这是可喜可贺的创新和进步,是媒体竞争的结果,是读者愿望提升的需要,也是新闻从业人员不满足现状力求创新的结果。

这不是在提倡形式重于内容的哗众取宠,而是希望新闻从业者尽可能多地开启发散性思维,多用点心思让我们的消息导语新颖些。以我看,消息导语的形式绝不仅仅只有前人总结的那几种,完全可以根据新闻事实的变化而变化。

请看这几条消息的导语:

法新社1990年6月17日的一条消息这样写道:“‘当江河支流干涸时,人们就看到鳄鱼在蠢动。’讲这番话的这位阿比让的工业家认为,尖锐的经济危机正开始腼腆地揭起面纱,露出许多非洲国家中的贪污和诈骗行经。”把贪污和腐-败比作干涸的河流中的蠢动的鳄鱼,并把这种比喻放在消息的开头,实不多见,这种比喻加深了人们对贪污和腐-败的认识。

合众社1980年5月22日的人物消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开头导语:“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是这样一个人:许多年以前,他曾经是美国陆军上校,由于害怕他回中国,美国政府竟把他扣留了5年之久。”这样的导语,介绍人物在国外履历和背景来写中国的导弹之父,有点像美国电影的开头,好象违背了新闻消息习惯结构。其实,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看似游离实则正入主题的结构就显得非常别致独到。试想,原来的美国上校,美国政府怕他回中国,扣留他5年。这不就把一个“宝贝”的价值间接交代透了吗?这比我们习惯的罗列科研成果要高明得多,耐看得多。

这些例子都选自国外的媒体,其实我们国内报纸上也不乏常有精彩的消息导语,这里就不举例了。

让导语的表述新颖别致。导语的表述提倡明快简洁,但读者挑剔的需求和胃口又要求我们把话说得更中听、更耐看。尽管新闻纸是“易碎品”,上好的“易碎品”不仅让人爱不释手,即使已经碎了也会让人感怀。所以,在导语的表述上下功夫,是导语创新的又一个突破口。

平淡的语言加上平淡的结构,再好的新闻也会大打折扣。把导语写成产品的解说词一般,确实令人倒胃口。所以出彩的表述讲究的是有滋有味。比如我们写一条科研成果的消息,这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消息,多数都是简要写清楚是什么成果,其价值和意义有多大就完事,最容易写成像索然无味的说明文。写一条人物消息,习惯的写法是,把他的主要功劳、成绩和荣誉来一个大排队,可对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说,他那一堆耀眼的荣誉如同一本大账,放在七八百字的消息里,实在是占比重太大。慢慢地,我们实在觉得不想要这些劳什子在惜字如金的消息里耀武扬威了。于是,尽量不排列人物的成绩账单成了一些人物消息的标志。作者顶多找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荣誉安插其间,让它为我们的内容服务。

不拘一格遣词造句。老练的记者都知道,要表述一件什么事情,我们除了要最简洁、准确的语言外,额外的要求就是尽量不说老话、套话,不说人人都可能这样说的话,而要把话说得与众不同,让人读着有味道。要达到这个标准的途径就是一句话:不拘一格的遣词造句。当然,这不是说把消息写得花里胡哨,而是提倡给常用词语安装一个“变量”。这一点,许多记者都有切身体会。当我们试图想独创一种词语结构来表现常见的事物时,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成功。它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很可能因为你的创造丰富了语汇,成为人们再表述这一事物时的时髦用语。记得我在写一篇全军优秀基层军官到北戴河疗养归来的消息时,就大胆地组合了一个新词:“卧沙浴海”。导语是这样写的:“带着卧沙浴海特有的肤色,全军100名海边防优秀基层军官精神饱满地度过了半个月的疗养生活。……”这些遣词造句,就使导语生动了许多。但是,我们提倡使用新的词语,不能瞎编文理不通的所谓“新词”,那样反倒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