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题宣传片解说词优秀范文

在信息传播日益灵活快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也更加重视自身学院形象的塑造与宣传。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院宣传片解说词,仅供参考。

学院专题宣传片解说词优秀范文

  学院宣传片解说词【篇一】

这里是滇南之心蒙自。这方美丽的红土地,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灿烂的近代工商业文明。

一座民族医学文化的圣殿——红河卫校,就座落在风景秀美的蒙自南湖之滨。学校建于1958年。六十年代初,成为当时云南省仅有的三所卫校之一。2001年,红河卫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这里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巍峨壮观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

学校老校区占地134.9亩,校舍建筑面积529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万8千册;有25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的机能实验室,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建立了45个条件较好的实习基地和5个社区见习基地。

这里的投影仪、宽带网、多功能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校园网、双向控制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内科护理学实验室、外科护理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显微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等…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完成解剖、生理、生化、病理、护理等医学实验全过程。

红河卫校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50人,占教师总数的34.25%;教师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州专家协会成员20人。学校从办校初期不足200人的培养规模,发展到今天在籍学生8300多名。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0%以上。

学校先后开办过医士、护士、助产士、中医士、口腔医士、计划生育、药剂、医学影像技术等多个专业,还与昆明医学院、大理学院、云南省医专、曲靖医专、楚雄医专、上海卫校等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开办过临床医学、高级护理、药剂等大专以上专业。五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长期扎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学校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提出了内涵建设的“一二三四五”管理思路。

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围绕推动红河卫校新发展的目标;树立以推动人的科学发展为办学根本和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两个观念;实行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的三项改革;推动管理能力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四项建设;着眼于职工素质、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办学层次、师生员工效率意识的五项提高。

一个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精细化管理为要求,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 的办学环境已经形成。

这一切,为学校向高等职业院校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点一滴的汗水,年复一年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红河州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0多部由本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先后出版,35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取得20多项州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在全省卫校护理专业课统考中,连续6年获得全省第一名。

这一切,都让我们见证了红河卫校的辉煌历史!

这一切,都为红河卫校崭新篇章的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宣传片解说词【篇二】

20**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在充分肯定学院办学成果的同时,专家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学院今后要在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政策、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完善生产性实训条件上下功夫。

方向明则思路清,思路清则路子对。学院提出了“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突破,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整改指导思想。抓学习、转作风、调结构、建队伍、优服务、强素质,一项项工作全面铺开,逐项推进。

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学院掀起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请进来,对症下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顾振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职业教育专家马树超先后来到学院作报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教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来到学院具体指导,并与学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走出去,取经借鉴。学院组织考察团南下问路。考察团辗转千里,先后考察了江西新余职业教育园区、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还多次组织专业与学科骨干到淄博职业学院对口对接学习。

——搞培训,全面提高。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期间,学院先后举办了两期由全体教职工参加的教学改革宣传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授课,案例式讲解专业设置和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丰富具体,易学易懂易用,成效事半功倍。

深化改革,明晰职权,学院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学院成立教学督导与评估办公室,电教中心与图书馆合并成立图书信息中心。把原来的各系切分、合并,调整建立新的系部(机电工程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商务管理系、师范教育与艺术系),实现师资、专业、科研机构、设施设备的最佳匹配。

——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激发工作热情,强化效能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度,重点考核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等形式,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建议,以学生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评价教改成效。深入教学一线、工矿企业、城镇乡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与政府、企业、用工单位会商人才培养大计。

特色立院,质量强院,文化兴院,学院确立明确的办学方针。 ——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大类由12个减少为10个,招生专业数由45个减少为37个。调整了1个专业,新上了2个专业。遴选6个专业作为院级示范专业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中央及地方财政400万元建设经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评选了12个院级精品课程群。编写了14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筛选了14项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了2项国家教改项目。

——投资830万元,新建和扩建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实训中心。在莱芜市新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学院生产性实训车间。在山东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15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13项国家大奖、32项省级奖项,13项市级奖项。

拓宽渠道,注重实践,学院强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顶岗锻炼。78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新进教师到企业顶岗后方可上岗。把教师放到企业磨砺,把课题带到企业检验,老师们普遍由“让你来”转变为“我先来”。

二是借智引智。学院引进16名博士和硕士。派遣40余名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组织7名师生赴美国马萨诸塞州港湾社区学院、本杰明弗兰克林学院交流学习。聘任148名企业兼职教师。安排4名机关干部到基层服务锻炼,进驻企业办公,工作在一线,做学院与企业的联络员,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的向导员。

三是把优秀的教师送出去,把新教法、新工艺、新思想带回来。优秀的人才引进来,把优势专业、成熟的经验留下来,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院走上校企一体化发展的新路。 学院与多家单位联合办学。“特变电工鲁缆班”、“天津通广班”、“福田雷沃班”如雨后春笋,纷纷落户学院,达到学业标准后,学生100%在企业就业。山东朗进科技有限公司把学院的育人看作“自己的事”,每年拿出25万元奖励优秀学生。

招生与招工同步,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有机融合,校企资源互利共享,校企一体化合作使学生“入校即入厂,上课即上岗,就学即就业”。

注重服务,谋求支持,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为有位。

学院积极开展从业资格培训、上岗培训、技能培训??20**年,培训社会人员达3000多人次。组织实施了生物电医学技术“农村医疗”试点工作,服务惠及普通百姓。

科研项目瞄准企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动力和能量。学院组建博士服务团深入企业、田间地头为百姓排忧解难。与莱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同成立了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全面开展莱芜地区乃至黄河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这是全国第一个湿地研究院。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院秉持“人人成才,人人就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开办文化大讲堂,开展“感恩父母、报恩思进”、“尚德修身,砺志成才”等系列活动,设立“春晖基金”。 大爱至美,大孝至善,爱成为发展的力量。

——一百多个大学生社团活跃于校园。第三届国际航空节、钢博会、全国女排联赛??大学生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行得春风有夏雨。一年多来,学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软件技术专业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自动检测技术应用》和《药品营销》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王凤平老师编写的《机械设计基础》

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王峰祥老师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学院党委荣获莱芜市“学习型党委”荣誉称号。

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路还很长,只有百折不回,敢于创新,永不停息,职业教育才有更大发展。乘改革之风,行实干之举,学院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学院宣传片解说词【篇三】

引言】宜宾——这座位于川滇黔结合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岷江和金沙江交汇于此始称长江,故又称“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灿烂的长江文明。在巍巍翠屏山麓,滚滚长江之畔,闪耀着一颗川南初中教育的明珠——四川省宜宾市第八中学校。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40年。历史仿佛一记悠远的钟声,历经68年的风雨磨砺,巍巍翠屏,滔滔三江见证了八中的岁月变迁和神奇发展。我校现有A、B两个教学区,A区位于长春街16号,B区位于明伦堂126号。学校现有3个年级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受聘教职工213人,是宜宾市规模最大,初中阶段招生覆盖面最广的普通中学之一。

【孙校长语】我们始终秉承“为公、增能、强体、向上”的校训,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发展。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学校章程规范办学,从外延式发展深化为内涵式发展,强力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我校创建为一所市内一流、省内外知名的城市初中教育品牌学校。

第二部分【环境建设】【环境】学校B区校园内,座落着宜宾人民推崇儒学表征的市级保护文物——文庙,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虽风雨百年,沧桑砥砺,但依然彰显出她的庄严与典雅、博大与厚重。八中人深刻地认识到:完美的教育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指向人的教育。走进宜宾市第八中学校,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触摸到她砰砰跳动的脉搏,嗅到她扑鼻的芳香,感受到她的包容与和谐。八中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幽雅的校园环境令人沉醉流连,如穿行在书林画卷之中。

【硬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下,积极筹措资金,大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学校先后建成校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建立了藏书达13余万册的图书室;20**年,学校54间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液晶投影仪,全部课程都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我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步入现代化教学轨道。

学年,我校共投入资金300余万,使学校硬件标准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的宜宾市八中,已经拥有了省内一流的办学设备设施。

八中一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代代八中人的奋力拼搏下,宜宾市第八中学校已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

第三部分【民主管理】八中的发展,与学校数十年积淀而成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更是当代八中人秉承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的结果。

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八中领导集体精诚团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达标”的超常规发展思路,狠抓过程管理。在生动的管理实践中,八中人总结提炼出凝聚全校教职工集体智慧的《宜宾市第八中学校章程》,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民主、科学、高效。

八中领导班子始终秉承“师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为”的思想。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力求实现和谐教育这一最高理想。

第四部分【教育教学】八中人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

【班主任队伍建设】“班集体是学校的支柱;班主任是教育的先锋。”我校特别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正是他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是以心灵塑造、以精神铸就精神的伟大事业。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建设“学习型校园”为目标,全力打造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A、校本研修】通过举办“教师学堂”,开展读书活动,实施榜样带动,推广反思性教学,推进教育科研等方式,全面打响了教师校本研修的攻坚战。

【B、教学教研】我校依托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教师校本研修模式研究》,构建了“学堂搭台、研训互动”教师研修模式,借助市级科研课题《“主动探究——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具有宜宾市八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C、集体备课】我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各教研组、备课组在进行研讨时严格遵循“三备四统一”的要求,坚持“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原则,做到了既充分发挥教师的合作劳动精神又尊重了教师个性特点。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经过艰苦砥砺和锻造,我校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生命,虽呕心沥血,却“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业绩,使八中一步步走向辉煌!

何学明,教务处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曾获省政府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多次应邀为市区教务主任培训班授课;张秦俊,省级骨干教师,省、市、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执教各级各类公开课、宣传讲座50余场次;张顺生,宜宾市首批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其科研课题“微成教学法”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注:字幕打出杨岚、王琳、范厚彰、刘斌等省市骨干教师职务和荣誉。

近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各类优质课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曾力,获四川省化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杨艳梅,获四川省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杜洁,获四川省音乐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

注:字幕打出曹鸿敏、于沁、夏余、辛苓、代武红、李娟等参加省市比赛获奖情况。

【教育教学成绩】“三尽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八中教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满腔的教育热忱,谱写着教育事业的华美篇章。

八中毕业生的国示普高上线率连续6年位居全区前列,上线人数连创历史新高。20**年至今,初三会考合格率达100%,升入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生人数年年突破300人大关,升入高中阶段学生达99%。

学校连续7年获区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目标考核双一等奖,连续3年获区教育局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花欣,我校79级毕业生,现任成都迈普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荣获中国爱迪生杯金奖、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省十大杰出青年、跨世纪中青年拔尖人才;雷昊,我校20**级14班学生,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邓梦雨,20**级9班学生,20**年以总分702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市中考第一名……第五部分【德育】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这里,是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是放飞梦想的驿站。作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和完善德育工作新途径,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德育常规】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为育人目标。在常规管理工作方面,我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校园之星评选、专刊评比、环保小卫士、团员监督岗、班干部培训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法制安全教育特色】学校启动创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工作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法制教育新途径,形成了鲜明的法制教育特色,如我校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不仅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绅士、淑女活动】20**年,我校开展“打造绅士、淑女”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礼仪教育,大力弘扬儒雅文化。我们特别注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将“感恩回报教育”融于其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艺术体育特色】多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

【A、体育特色】近年来,宜宾市八中各运动队参加市、区体育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几乎包揽区、市两级比赛所有球类项目和田径团体冠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男篮蝉联20**、20**年度“李宁杯”全国中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四川赛区第一名。体育强校名符其实!

【B、艺术特色】在近几年的区市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和风采大赛中,我校多次荣获大奖。在书法、漫画、征文、演讲等比赛中,获奖等级、个数均为全市初中组第一。艺术特色声名远播!

【C、科技创新特色】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每年均举行一次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积极参加区市省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连续三年获省一等奖。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案例】贾庆祥,我校20**级7班学生,20**年获首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20**年,在“中美太空少年计划”总决赛中不负众望,从全国6万多名选手中脱颍而出,获得了20**年1月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亲手遥控火星探测器的机会。

第六部分【辉煌铸就,彰显品牌文化价值】近年来,我校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全国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朝阳行动计划”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各项奖励300余项。

注:同时字幕推出近年来学校荣获其它荣誉。

学校开展特色创建的成功经验,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德育报》、《教育导报》、宜宾电视台等媒体作过10余次报道,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经验已在全省、全国推广。

我校在不断追求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同时,还为实现区市教育均衡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年,我校与李端中学结成“捆绑联动发展”学校,20**年,成为翠屏区二片区领头学校;20**年,与筠连县定水中学结成帮扶学校。为实现教育城乡统筹发展,20**年10月,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宜宾市八中作为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单位,已正式把原菜坝中学整合为宜宾市八中菜坝校区。

【尾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团结务实。。的八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的城市初中品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宜宾市第八中学校,必将承载着近七十载的深厚文化与历代八中人的宏伟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