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作文锦集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事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事作文锦集7篇
写事作文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过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事作文 篇2

人生的激烈竞争犹如一场战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羊肉面”是冬天的一道美味佳肴,羊肉“火气”很大,冬天哪怕在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荒郊野岭,如果吃上一口,也能让人感到顿时全身温暖。“常州羊肉面”就是一家卖面的,虽然面店并不金碧辉煌,可是生意却是十分的兴隆。透过大门,可以看见,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挤在一起吃面。桌子是肯定不够的,他们有的坐着吃,有的蹲着吃,有的甚至在门外站着吃;顾客们的谈笑声,老板娘的吆喝声,羊肉的清香味,全都吸入我的鼻子,钻入我的心头,诱使我想吃。

这家店开在我市大润发旁边,整条街上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可是唯独它,是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店了,生意却是那么好。其它店门外都是冷冷清清,甚至有的门上贴了“店面转让”。这也许就是社会竞争,这也许就是它与别店的差别。它是社会上的强者,它挣得了整条街的经营“王”!

在来来往往进出的顾客中,在那一串一串赞不绝口的欢笑声中,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之中,我恍然大悟——“争第一!”这是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字眼儿,每个人都想得到它。要想争“第一”,自己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第一”它会永远吸引着人们,让人们发愤图强,让人们绞尽脑汁,因为只有“第一”才能获得真正让人佩服的成功,哪怕你是第二,那又有什么用?真正成功的往往都是第一。而这家店却在众多小店中脱颖而出,走在其他经营者的前头,靠的是勤奋、吃苦和努力。

这也许对我触动最大的,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激发了我刻苦努力学习的激情,只有第一才能获得成功。

写事作文 篇3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就是人们对网络的写照。“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是人们对沉迷电脑,不思进取的青少年的忠告。所以,网络这个科技,说它不好吧,它却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说它好吧,许多青少年却因此走上了不归之路。因为网络的双面性,被人们称为:“双刃剑”。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处,方便,轻松,即便是远在万里的亲朋好友,也能通过网络经常聊天。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集多种技术与众多科学知识于一体,对开发人智力,锻炼眼手耳并用能力,有一定好处。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能放松身心,调剂生活。

但是,网络里面的游戏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有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便掉入了“陷阱”,无法自拔。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很多危害:对视力、神经造成损伤,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容易诱发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有些人因为电脑的方便,逐渐变得懒惰,什么事都不认真做,只想着投机取巧。

大千世界中有许多存在我们身边的诱惑,网络就是一种诱惑,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固然很多,但对青少年的危害也不少。学会抵制这种诱惑,正确使用电脑,才会有幸福生活!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帮助你,还是害你,就要看你是否能正确使用电脑了!

写事作文 篇4

十二月十一日,周二,我们上了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次公开课。在公开课的前一天,我告诉爸爸一定要看我上课的表现。

那天晚上我十点就上床睡觉了,希望在公开课上有崭新的面貌。到了早晨,我很早就起床了,看见天还黑黑的;走在上学的路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的学校上课了。

到了班里,耀眼的灯光照在我的头顶,仿佛我们就是一位小演员,四面八方的摄像头在对着我们,心情是多么的快乐,多么激动,多么喜悦,好像吃了一颗蜜糖。我们坐的笔直,像块木板,准备迎接第一节课—英语课。在英语课上,我们的发言是那么积极,声音是那么洪亮,气氛是那么活跃,那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过去的一分一秒比金子还重要。

在上午的四节课中,我们的一点一滴都留在了父母的眼里。

在语文课上,我们看了一些历史片子和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资料。一眼望去同学们坐姿很美,有的同学读课文时是那样激动,自豪,因为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天的时间犹如一把从太空刚刚落下来的火箭,那是多么快啊!上英语课时的姿态和其他课上的表现,让坐在电脑前家长感到欣慰。

回到家里,再想想今天的旅程,有点难忘。当再回到班里时,再次看到摄像头和灯光时,我仍非常依依不舍。我希望五(1)班最好的一面永远留在我们和家长的心里。

写事作文 篇5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见过蜗牛赛跑吗?

星期日下午,我到楼顶上跳绳。忽然,一只蜗牛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扒开草丛一看,有好多蜗牛,我眼前一亮,不如就来个蜗牛赛跑吧!我捡来一些树枝和小石子做两道“障碍物”,比赛开始了,“小黄”和“小白”一路领先,,它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往终点爬去。但是,有些蜗牛不知道终点在哪儿,害羞得不爬了。最后“小黄”得了第一名。然后,我就把蜗牛全都放回了草丛里。

我觉得这个周未过得真有意思!

写事作文 篇6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到南山书城看书,书城里的人很多很多,真像一大群蚂蚁。

我和爸爸来到了五楼,这里是专门卖儿童书的,我找到了《快乐星猫》这本书,它是讲星猫如何打败黑魔王的故事。后来,我找到了我最想看的书--《金甲战士》,它是讲特救队收集优码的故事。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爸爸要我回家了,我真舍不得离开。

写事作文 篇7

有一天,我的弟弟突然把他的鞋子扔到了楼下阳台上。我和爸爸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晾衣杆上,一头拴着两个钩子。爸爸把绳子往下放。谁知楼下的主人在家,吓了他一跳!爸爸连忙解释给他听,他笑了。他帮我们把鞋子挂在钩子上,鞋子就钓上来了。

爸爸把鞋子拿给妈妈看,妈妈笑得眼泪都快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