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随想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的随想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树的随想作文(4篇)

树的随想作文1

我有一个魁梧高大的“槐树”老爸,他用那宽厚的臂膀为我遮风挡雨,精心的照料着我这棵嫩小的幼芽。每天放学回到家中我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我不禁问道:“爸爸你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开心呢,难道你就没有烦恼吗?”老爸笑笑没有回答我。后来妈妈告诉我说:“因为爸爸的笑声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幸福和安全。”我靠在爸爸的怀里跟爸爸聊天,不经意间发现了爸爸乌黑的头发中增添了几丝白发。我突然意识到这棵槐树老爸已经不像当年那样挺拔。他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的变老。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躺在床上不想动。爸爸走进我的房间对我嘘寒问暖,一口一口的喂我吃饭,又是忙着削苹果,又是忙着帮我倒水。慌的他手忙脚乱。希望我赶快好起来,看着爸爸跑来跑去的身影,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起来。就这样爸爸不分昼夜的照顾了我三天。我的病终于好起来,可我的槐树老爸却被传染的生病了。

第二天清晨,我还没有起床,就迷迷糊糊的听到厨房传来做饭的声音。我睁开惺忪睡眼想一探究竟,跑到厨房一看,生病的老爸正在为我准备早餐。我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来帮你!”:“不用,快出去,这里油烟大,你的病刚好,去歇息吧。”爸爸咳嗽了几声,说道。:“爸爸,你不怕油烟吗?”:“不怕,你槐树老爸可是有金刚不坏的身体,当然不怕。”爸爸看起来依然这么魁梧。

爸爸,我长大了,以后,我该保护你了今天的我不是当年那棵小芽了,而是要像您那样,长成参天大树!

“槐树老爸”在我心目中,你永远是最优秀的爸爸!

树的随想作文2

我习惯于把树想象成一个缄默而内心丰富的人,它站在时空的地平线上,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以孑然的身影演绎着生命的四季。

从第一片绿叶的萌芽到最后叶子的凋零,循环往复,树经历着生命的茂盛至衰败的轮回.当绿叶覆盖着树冠,树的身上流淌着绿色的液汁.这是青春的液汁.它使树充满了年轻的梦想.当我在三月的阳光下经过一刻树,翠绿的叶片上淡淡的绒毛使我想起春天少女般青春的面孔.我于是闻到了树湿润的,幽缢的,充满了绿意的芬芳,它满身的绿泼墨一样洒在我的心上,.此刻的树,多像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将明亮的思想诉诸于枝头的绿叶。

在我的感觉里,烈日炙烤下的树是焦灼不安的,枝头蝉鸣倾诉了它长长的烦闷,在炎热的夏季,树仿佛是一个被各种思绪纷扰,躁动的灵魂等待一片清凉的年轻人。

没有比枝头沉甸甸的果实更能展示树的辉煌了.我之所以用辉煌这两个字,是因为树以时光做浆,抵达了黄金一样的彼岸.然后是秋风将叶子一片一片的带往秋天的尽头,秋风中的树是伤感的,落寞的,空空的枝丫是它握不住秋天最后一抹黄金的手.它在寂静中默默的低语,像一个用尽青春为时光着色而鬓发染霜的中年人,诉说着内心的苍凉。

在西风中站立的树比以往显得枯瘦,有着灰蒙蒙的颜色.当雪在枝干上,树就像一个行将进入生命极限的白发老人,在一片纯净的白色中回顾生命最初的单纯。

与人短暂而脆弱的生命相比,树更久远而坚强,生命空间也更为广阔.树有两个天空,一个是树叶迎迓的上方,一个是根须伸展的足下.天地合一,树因此而具备了某中无限.但树不会行走,这注定了树习惯于停留,而人永远在漂泊的途中。

树的随想作文3

“西子湖畔,跨虹桥畔,有一个古老的崇文书院……”悠扬的校歌从音乐厅传来。我,崇文校园里的一棵红枫树,不禁随着那袅袅的歌声,思绪回到了十年前……

20xx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妈妈,来到了新家——xx实验学校。很快我和小朋友们一样,爱上了这里。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草坪绿油油的,象一张大大的毯子;有红色的塑胶跑道,环绕一圈,充满朝气;还有我很多亲朋好友都汇聚一堂:樟树伯伯,桂花阿姨、枇杷小弟……嘿,柏树你们为什么排不整齐呀?哦,他们变成了一个大迷宫,多好玩呀!再看看戏水池里的鱼儿,咕噜咕噜地欢快地吹着泡泡,一阵秋风吹来,我的小红叶乘着风姐姐,飘到到水塘边乌龟的头上,哈哈!就像给它戴了一顶小红帽,这里就是一个大花园,四季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一群天真无邪孩子蹦着跳着来到了这里,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眼睛闪闪发亮。“耶!”孩子们张开双臂从三色滑滑梯上滑下来,像一只只飞翔的海燕;“进球咯!”这边的球员们在操场上奔跑着,欢叫着,那份兴奋劲感染了大家,我们也挥着手臂为他们欢呼,“哗哗,哗哗”;嘘!你听,音乐厅里传来了各种风格的音乐,我们也陶醉其中。这里更像一个大乐园,笑声伴随孩子长大。

咦?这里的孩子们低着头围着我干嘛呀?原来“小法布尔”们在观察蚂蚁的习性呢!这里还是知识探索的乐园。你瞧!这里的孩子们三四个围成一桌,讨论着;那边孩子们站在三楼上“扔”鸡蛋,我不禁为鸡蛋的命运担忧,只见鸡蛋安然无恙地滚到了草地上。原来“小牛顿”在进行科学小实验呢,这些鸡蛋被他们施了“魔法”,哈哈,这些都是“摔不破的鸡蛋”了;孩子最爱泡的图书馆,有的坐在秋千上,有的'藏在蘑菇房里,还有的趴在“星空”下……一个个捧着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精神的食粮,谁说他们中间不会出现一个小“莫言”呢!

“崇文学校,梦发芽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和我一起快乐地游戏,一起健康地成长,和我一起成为祖国的栋梁。

树的随想作文4

曾看鲁迅文章,记得有那么一句话让人费解。“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虽然这种奇奇怪怪的写作方式我没用过,而且内心深处并不觉得它像老师讲得那般好,但我却认同那两棵树是幸福的,毕竟平凡如此的它们,也如此风光了一把。

名人笔下的树,终究是不一样的。无论其品种如何,姿态怎样,都有它们独特的地方,它们不再是普通的树,也许很多年后树旁边还会竖起一面牌子,上书“鲁迅先生笔下的枣树”,于是南来北往的人们都来仰望这棵树。

路旁的行道树,因此就成了对比,似乎成了一种卑微与渺小。车辆奔驰而去过后满树灰尘,但它们还是努力站出一种姿态,一种昂扬和静默的姿态,也努力保持着翠绿。

想那远山、密林、深谷和幽涧中的树,是快乐自由的。也许有竞争的压力和可能被砍的命运,可至少一生都在为自己是树而活,为努力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而活。自我,本色,任由风雨飘摇。

又想到成片种植的果树,有果农施肥浇水除虫,生长无忧。可它却不能肆意疯长,它们的姿态是果农修剪来的,产值最大化是果农追求的目的,于是,这些果树被拉枝被修剪,都成了一种模样,也没了独特与个性。

一直记得校园那条林荫大道,两边魁梧的梧桐树很是壮观。那是我对大树标准的初印象。很多美好的记忆都挂在那树上了。摘几片宽大的梧桐叶铺于草地就可以当坐垫,所以总有三三两两的大学生零零散散的坐着,谈会小情说会小爱,青春时光就这么呼啦啦的过去了。到了春夏之时,白紫的花儿填满枝干,一串又一串,一团又一团。花儿轻轻的不经意间飘落,一朵,一朵,悄无声息,看满地洒落的梧桐花时才要驻足观赏,看它飘落的样子,此刻,我们都是诗人,一颗心想要与梧桐花轻轻摇曳在醉人的青春校园。这个季节,满园幽香。

可是我无法永远醉心于梧桐树营造的诗意当中。心中总是牵念那些卑微的人行道树,我希望在我行走的路上它们可以卑微到老。可是,城市在扩展,在不停的规划、设计、建设,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曾经的人行道树终究没能伴我一起成长,不会有论证不会有听证也不会听树想要生长的心声,它们就被砍伐了,就在我上学的路上,早上还迎接我们的树等放学看到时已倒在路边,亲爱的树姐姐,你终于没能陪我初中毕业,霎时间眼中似有泪花。

总是在说,我们要有我们的城市精神,要有人文气息,要有的历史,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而树是不会说话的,没有思想的,不需要征求同意的。而我记得有文章讲到,被誉为世界最长的空中缆车的澳大利亚“天空之轨”,全长7。5公里,中途经32个塔台。建造这个缆车时,为了不破坏雨林生态,缆车的支柱全部用直升机吊装,过程中从未砍伐过一棵树,前后耗时40个月。今天的游人们,滑行在热带雨林的上空,壮丽的湖光山色和奇花异卉不绝眼前,你可以眺望整片密麻麻的热带雨林,缆车每行驶100米,便有超过80种不同品种的树木出现眼前。对比一下,我无言,如同那些被砍伐的无言的树。

已有的十几年的生活,各种不同的树伴我一路成长。它们永远默默的营造一方绿荫,在我一颗少年的心中,树无论品种与用途,也不管它扎根何处,它们与我们相伴而生,它们还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承载着一个城市一方村落的历史。因此,我为树书写,我也愿我们人类都能视树为朋友,与它们在四季对话,那会是自然界最美的音符,跃动在大地母亲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