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
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1

闲暇之余,有人乐于下、打麻将,有人喜欢打牌、酗酒、游山玩水;予独爱书。幼时即爱师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字眼盘中栗”的教诲和熏陶,以至于多年来一直对书情有独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本《草房子》。让它带领我们一起遨游美好的童年。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由草房子引起的故事,这个草房子是一所小学,而本书的主角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叫桑桑。他的父亲正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这本书写了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窜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六年中,他认识了许多的好朋友。有秃鹤、纸月、细马等。他总是能吸引到别人的眼光,不是因为他长的帅,而是一个锃亮的脑门。他总是很喜欢别人这样看着他,别人总是想摸他的头,他就靠这个来换很多东西,例如小尺借几天,橡皮借几天用用等等。不过随着他不断的长大,就不让别人摸他头了。我想可能是开始有自尊心了吧。别人摸他头,狠起来就拿起石头砸你。后来很少有人敢招惹他了,拍被石头砸,不过大家都对他的头十分的好奇。本书主角更是一个调皮、头脑聪明的人。他想养鸽子,就把家里的铁全都卖了,全都买鸽子了。又家里的碗橱四肢锯掉,把木板做成四层,让鸽子住在这里。后又拿家里的蚊帐当网去打渔。

美好的日子总不很长,桑桑得了一种怪病,他父亲带他走便许多的地方,可是都没的医治。有幸,一个郎中看到桑桑的情况,介绍了一个治这个病的高手,一个多月后,颈子上的包消退了。病算是好了,经历一个死亡,他学会懂得珍惜。他考上了中学,他坐在油麻地的房子上静静的回忆着。桑桑向蒋一轮、温幼菊、杜小康、细马、秃鹤......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也一一作了告别。1962年8月的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天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他将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他带走的是美好的童年回忆。

是啊,生活中的我们都会有一段快乐美好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我们会无忧无虑,恣意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有时甚至会非常调皮放肆。但生活的苦难恐怕将会是我们猛然醒悟的一剂最有效的良药。为什么只有到那时,才会明白?生活中的我们的确经常是这样,只有事到临头,几乎没有机会时,才明白,以前改好好珍惜本该珍惜的好时光、真情意。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段自由自在又淘气不羁的岁月。恍然明白,当年的自己真如桑桑一样顽劣无知,纵然无过之,却也很类似。因为我同样没有好好珍惜一些美好而有珍贵的东西。谢谢你,《带你回想童年》!你让我明白了:不要总是等到快要失去时才会后悔,我们该认真生活,好好珍惜,在玩乐的同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成长的路上,有书相伴,真好。

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2

是谁说过:去墓地走走,便能知道生命的可贵,到书店去转转,便可明白自己的贫乏。大冰说:“知道我们临死之前,都是需要成长的孩子。”一个人穷极一生是多么短暂,这一路上我们必将路过的青春的路又是那么短暂,而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要阅览的书目又浩瀚如海,无涯无际。

我们跌跌撞撞,我们努力向前奔跑,甚至有时迷失了方向。窗外吹来阵阵夏风,翻动了泛黄的书页,发出动人沙沙声,可毕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我们感到迷茫,无处可去,无路可寻的时候,又何不静下心来翻一翻那些让我们明白事理,认清道路的书籍呢?

我时常觉得很荣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锦绣繁华的大千世界中。我时常为我的祖先所遗留的璀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科技而震撼与骄傲。

行走在浩瀚的书海与知识的广阔平原中,那些璀璨的人类文明的结晶,像蓬勃的夏天,像热血沸腾的青春,斗志昂扬,掀起心中的浪花,令人积极、进取、奋勇向前。

这一刻,我觉得书和青春就是最好的搭档。书籍中蕴藏着令人难以抗拒的一种魅力——便是气质。每当从书中学到一点知识,哪怕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知识,我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快乐,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领会这人类文明的代表,我觉得自己又丰盛了一点点,又可以再多走一步路。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正如西北的大漠风光,在一个凡夫俗子的眼中也许只是一片荒凉的戈壁,失去生机死气沉沉的沙丘。可在众多大师看来,那罕见的小草便是坚强和可敬的生命,一望无垠的沙漠便是自然开阔而裸露的肌肤,照应着人类贪婪的罪恶。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和大师进行交谈。

窗外是淅沥淅沥的细雨,头顶是温馨的`白黄色灯光。手中捧着三毛的《雨季不再来》——那个整日与书相伴的逆子——那个嗜书如命的逆子,为了寻找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读书甚至跑到坟墓中去。从此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传说中的“境界”。那种忘我、沉溺,外界的一切事物均与自己无关相干,像一位圣人,生活在世间繁华喧嚷的滚滚红尘却“出淤泥而不染”,恰如陶渊明的《饮酒》中所提及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的启蒙老师曾对我说,当你的心真正投入到某种事物中去的时候,外界的繁杂是打扰不了你的,恰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的那样。

大城市是人类智慧的代表,与活力激荡的青春恰巧对应。一栋栋高楼大厦给那些有才能的人以无限的希望和机遇。而大城市的内部又恰巧是用一本本堆积支撑起来的。我觉得青春就应该是这样,跌倒之后迅速爬起,不沮丧,不气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勇往直前。可是我又觉得,能给我最大动力的就是书和知识——但我如今拥有的还太少,太少;在那些高楼大厦面前的我太小,太小: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像森林中的一片小叶子。

要走的路还有那么长,要学的知识还有那么多,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条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路上有阳光有阴影还有希望与眼泪。我望着眼前虚幻的这条路,很紧张也很期待。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成长路上与书相伴作文3

自小便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还是一个不完整的胚胎时,我就开始与书结缘。那时,妈妈就用她那温柔而美妙的声音将那一篇篇的童话印入我那尚不完整的脑中。也许是因为太迫切想读书,也许是因为对读书的热情太过浓烈……当又一次听到妈妈讲的故事时,我便在妈妈的肚中吵闹着要出去,于是比预产期早两个月的我出生在这个充满书的世界。我的提前出生吓坏了妈妈,吓坏了爸爸,而我却笑着在心里偷偷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终于可以读书了。

从此我的成长便与读书紧密相连。

我小时候说话比别的孩子晚。当和我一起出生的同龄人都陆陆续续的说出“爸爸”“妈妈”时,我仍然不肯开口说话。父母为此万分焦急,带着我又是看医生,又是求古方,但我仍然固执的不肯开口。当父母都已经准备放弃时,我却在某天的清晨含糊不清结结巴巴的跟着堂哥念唐诗三百着。我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不是“妈妈”而是读书。

当我终于含糊地跟着堂哥念完唐诗三百首时,我已经是一个三岁的小丫头片子。三岁,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已经到了抓阉的年龄。抓阉就是在盘中放好三样东西:笔、锄头与公文包,要小孩子抓一样以便知道他的未来当什么,做什么职业。当盘子端端正正的放在我面前时,我不屑的瞄了瞄在盘子里的东西,转头拿起堂哥刚放下的唐诗三百首,唧唧呀呀的乱读一通起来。就连每人一生一次的抓阉中,也是在读书中结束。

当我渐渐长大,有了阅读能力,我便不再满足于美好的童话故事,我的读书生涯亦是从那时真正展开。

爸爸让我读鲁迅,也希望我成为一个像鲁迅般正义、爱国的伟人。我喜欢在清晨读鲁迅,让他那振聩人语句,坚定而正义的文字一点一滴地进我的脑海。他的文章永远都这么振奋人心,令我无比充足而回味的度过一整天。

妈妈让我读冰心,她希望我成为像冰心一样细腻而幸福的伟从。我喜欢在夜晚读冰心,只有在那时,我才可以将自己与冰心溶为一体,细细的品尝着冰心的每一篇著作与那满怀惆怅的诗词。从此之后,无论我再读谁的书,也无法从中读出这般柔情与细腻。

初中以后,我开始接触更多的作家、诗人,读了更多的书。

我喜欢读李清照,喜欢她那“人比黄花瘦”的不悔。我喜欢读徐志摩,喜欢他那世人不解的多情与世人不知的悲痛。我喜欢读李白,喜欢他的从容与乐观。我喜欢读杜甫,喜欢他那堪比天地的豪情壮志……

在读书之中,我渐渐地长大。我与读书也许是偶尔相遇,也许是命中注定,但无论是怎样,我知道,我未来的一生都将与“读书”紧紧相连,共伴一生。“读书”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亦是教我做人的父母。它让我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充实人生。“读书”,回首在这条挫折的成长路上,我不禁感叹:幸好有你!

书伴小妞同成长,命中注定要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