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墙作文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墙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墙作文8篇

关于墙作文1

世界是由无数的门和强组成的,一天他们耐不住寂寞聊了起来。

门对墙说:“老兄,你有时也未必太狠心了,总是让人处处碰壁。”

墙听了后,笑了笑说:“我只是想让他们懂得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更是布满了荆棘……”

门顿了一下,想不通问道:“但你有时候太铁石心肠了吧,就睁大眼睛看好戏似的,任由他们装得鼻青脸肿,甚至头破血流,却也不为所动。”

墙一听急了,连忙解释道:“这也不能全怪我啊!因为我是墙,要怪就怪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太固执,不懂得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种明智的选择,明知山有虎,还向虎山行。活该!这是不明智的举动,我只会同情他们,可怜他们,而绝不会为他们打开方便之墙的。”

门听了直点头说:“我明白了,看来对这些冥顽不灵的人还真的要好好教训一下才好。以免他们执迷不悟。如果聪明的人就不会这样了,如果碰见你他们会转身就走,换个方向,来寻找我,我会为他们敞开成功之门。”

墙微微笑道:“不过你有时也挺怪的,明明别人找对你,你却一直不为他们开门,这是为什么呢?”

门说:“你教他们学会放弃,我要教他们学会坚持,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之门才会为他们打开。这样做也是为了磨磨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懂得坚持就是胜利、成功。”

墙不明白的说:“但你有时候比我还过分啊,许多人久扣你不开,他们也会放弃啊。”

们说:“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撞门,不知道动动脑筋找把合适的钥匙开门。不错,要想找把合适的钥匙的确很难,也许要花很多的时间,甚至耗费毕生精力,但越是难开的门,那门后的风景就会越美……”

墙感慨万千:“怪不得史泰龙历经艰辛,费尽周折终于成为影坛夺目的明星;怪不得曹雪芹耗尽毕生才写成《红楼梦》。”

门笑了:“正是这样。”

墙说:“看来上帝创造出你和我是对的。这世界离不开你我的把持,也离不开你我的考验与开启。”

门墙哈哈道:“人们啊要明白我们的界限,把握这个界限,便走向了成功。”

关于墙作文2

在传统的印象中墙是屏障与壁垒,禁锢着其中的自由,隔绝开外界的绚烂。但在我的定义中,墙是亘古不变的坚守与等待,沉重的保护与浓得化不开的爱。记忆的深处也有一圈高墙,墙的外面有着流光溢彩的大千世界,那些人的笑容像是雾气中氤氲的莲花,如同天边的流光一样绚丽却又令人看不真切。那堵墙把我与他们隔绝开来,那是一堵叫家的墙,它圈禁着那时蠢蠢欲动的我,令我想要尽情快乐却又对它无可奈何。那时少不经事的自己看厌了家人的微笑,听腻了长辈的教导,想要放任自己走出那水一般平淡无奇的日子,在外面轰轰烈烈一场。于是我选择了在外地读初中,听着激荡的风从窗外轰轰烈烈地吹过去,看着太阳惶惶然地在窗外沉落下去。我走出了家门,欢快如同羁鸟出笼,池鱼入渊。望着朋友们杨花一般轻盈美丽的笑容踏上远行的列车,我说:“等我回来。”外面的世界像是一幅工致的壁面,繁华卸去,便是苍白无力的墙面,干枯如泛黄的书页。外地的天气也异常的冷,朔风像刀锋一样在都市间游走,刮痛了脸也带痛了心。而思念也像是湖面长年不散的雾气一般在心间盘踞。突然就想起一年前自己有多么渴望离开家。这时蓦然回首,发现离开了那墙的“圈禁”自己已无所依靠,空虚得令人想要落泪。那如墙一样的家像一根风筝线绕在身上,令人感到拘束,可一旦那线断开却又真切地感到了惶恐与无所适从。

再度回到故乡的小城时那些所谓故友大多杳无音讯,当时一度破裂激越,真实如同夏日眼皮上跳动的赤色阳光的汹涌情感,此刻也如眼前冬日的阳光,虽然照入心里,却只发出冷冷的光亮。只有那熟悉的院落映着夕阳,静静地候着归人的足音。那墙的基脚深深埋入地下,撑起了轻浮的暮光,把隐忍与坚守长埋地底。昔日的故人已经离去,只留下那一座墙在时光的一隅坚守,撑起一片最初的美好天空。当我走出墙外,才惊觉那墙禁锢了一时的自由却保留了永久的欢乐。为那远行的游子在劳累后回首时护住了一片长存的避风港。不使我们在回过头时,惊觉昔日令我们不耐烦的唠叨如今已变为奢望。那如墙一般不加藻饰的爱才是能长存的质朴之爱。也许我身处其间时会渴望外界的绚丽,但当我真正需要时,会发现时间已拂去那些杨花一般轻盈美丽却无根基的浮华之欢,却存下那如墙一般厚重长久,虽不华美却能坚守的爱。那些原本质朴简单如墙的深重情感,此刻因为时间的沉淀,盛放如同朝霞夕阳,流光溢彩。

关于墙作文3

当你走过某学校时,你一定不会惊讶于它周围的那一堵墙的存在,即使是密不透风,犹如牢笼,想必也不会引起你的注意。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一年前……

“下车了”导游放开了嗓门,“这里就是哈佛大学了”。“怎么已经到了,我们连校门也没有看见啊!”学生们奇怪地嚷道。可事实却如导游所说的一样,这样一座世界名校竟然没有大门,整个校区就处在热闹的市区中,任何标志也没有,只有一群群的学生结伴而行才提醒人们已经进入校区了。

不可思议,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哈佛竟然离我如此之近,就是我的进入也未曾使我自己感到一点点拘谨,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随之产生的是另一种想法,作为哈佛的学子,竟然给予了这样好的接触外界的机会,没有墙的阻隔,没有束缚的学子们将在外界的社会中接受更多的锻炼,等到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必将比同龄人更具竞争力。这不仅是他们来自于哈佛,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别人多了好几年的社会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是一个人在即将全身心踏入社会与他人竞争之前的一次演练。随后的一些经历也告诉了我,其实有许多学校也同样没有“墙”。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南康州大学都是与整个城市紧密联系的整体。

与此同时,一个念头飞速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什么中国的学生都要被一堵堵“墙”封锁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里,难道会听说在国际竞争中,中国人的形象始终只是吃苦耐劳,永不放弃。那种灵光一现,创新壮举始终与中国人无缘。这与“墙”的影响是不无关系的。

其实我并不反对作为中学生还不应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与外界社会的接触上,还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校园中。但作为大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熟悉这个社会,这不应该仅仅是打工实践而已。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完全被封闭在象牙塔内,对外界的了解实在太少,我认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接受更多的磨练。否则,将会出现在竞争中不断失败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自身,对于他们的家庭,对于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都是不利的。

我期待着这一堵堵的“墙”会很快地消失,在现实中消失。

关于墙作文4

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我总是身处一堵墙里,用时光和距离砌成的墙。

等到终于冲出这堵墙,踏上回老家的路时,我却有些迷离。回望着城市喧嚣的背影,看看眼前越来越近的青山,我竟不知所措。

在坑坑洼洼的盘山公路上,经历了一天的颠簸后,我来到农村老家。院子里,那株高大的核桃树伴随着高山深处吹来的清风,轻轻地舞蹈。爷爷和奶奶从屋里小跑着出来,他们穿着简朴的衣服,脚踏一双沾满泥土的布鞋,兴奋地跑向我,抱住我,用布满老茧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可他们说的,都是方言,我听不懂,也无法回答。爷爷和奶奶的双眼都笑眯了,脸上的皱纹仿佛开出了一朵花,然而我却十分尴尬。

农村的生活是宁静闲适的,而习惯于城市快节奏的我,显然不适应,又因为语言交流的不便,我只好用书本和电视砌成一堵墙,消磨时光。

直到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再也耐不住寂寞,于是趁爷爷和奶奶不在家,一个人出去走走。

午后的阳光,明媚、柔和。我沿着一条小路,悠悠地走着。路的两旁,树木繁盛,郁郁葱葱。阳光便从树叶缝隙间钻过,有的在土堆的小路上铺了一地细碎的金黄;有的像青山的大手,宽厚、温暖,轻抚我的脸颊。鸟叫声、虫鸣声此起彼伏,静寂的村庄被这些小生灵渲出生机和热闹。

渐渐地,我走出林荫小道,终于见到了青山,那绵延的青山,它像是一条苍龙,灵眸初启,几欲扶摇而去。它又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四周出奇的寂静,只有耳畔一声渺远的鸡啼。对,它也像一幅水墨画,没有江南水榭楼台的秀丽工笔,只有粗犷的写意,用大片大片的苍翠染成。

我陶醉其中,静静地闭上双眼。风吹过,那是青山的呼唤。忽然,一口混杂着普通话的方言在耳边响起:“孩子,你可懂这青山?”

我睁开眼,原来是爷爷。他站着,默默地站在这片青山前。他的目光深远,仿佛望着青山的深处,又像是望着青山外的世界。他从口袋里拿出烟斗,点上烟,抽上一口,缓缓地说:“你可别忘了这青山,这才是你的家。”说完,沿着小路,默默地走开。

听了爷爷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股暖流在心中升腾,潜滋暗长。

此刻,我隐隐看到,青山又为我,为这里的人们砌起了一堵墙。它,也许阻碍了人们走出去的脚步,却也避免了被尘世所放逐。

这堵墙,用亘古不变的姿态,守住人们心灵的净土,圈出了一片世外桃源。

关于墙作文5

初夏的第一场雨刚走,空气中没有了中药汤般的黏腻与苦涩,到处弥漫着清新的薄荷糖的味道。这感觉是柔滑的,像丝绸拂过人们的脸庞。

在城市的一隅,我发现了一道矮矮的院墙。墙外,胡乱地堆着大大小小的石砾,混着几捧湿沙和雨后特有的泥泞。出于好奇,我抬头望了望墙内,有些吃力,但并不高的墙放行了我的目光。

天啊,那是怎样的一个妙处啊!一个废弃的小院,房根下挤着一簇肥嫩的蘑菇,旁边生着几丝娇柔的绿草,中间还点缀着不多的细小的花儿。花儿并无艳色,但几瓣纯净的白环绕着那细柔柔的金黄的花蕊,是怎样的一种灵韵啊!我凝视着,不时有水珠从墙头滚落到鞋上,深深地渗入到纤维中,我却浑然不知。脑中突然闪过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却觉得那红杏太呆:墙内不比墙外好上百倍?!

此后,一直难忘这奇遇。于是,在一次雨后,我又来了。哪知,却又有了变数。

墙被拆了。

一堆残碎的墙的肢体中,夹杂着曾经的花儿,曾经的草和曾经的一切。泥水流淌着,我无须再费力伸头去看了,他已无了上次的惬意。草就是杂草,花儿就是野花儿,长在泥地里,看不出什么美来。我怅然若失。

不久,却似悟出了什么味道来。有道是“距离产生美”,莫不是那在作怪?隔墙而望,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及,它有微妙的神秘魅力。没了那隔膜,一切都尽在掌握,却又没什么意思了。这人可真爱作践自己,得不到时,什么都好;可得到了,却成了无用的东西。

风轻飘飘的,空气还是那么清新,但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为什么呢?我抛开了无聊的思绪,向那被墙隔开的下一个目标奔去。

文章颇具“禅意”,小作者通过两次雨后——一堵墙倒塌前后所见情景的描写和对比,悟出了“距离产生美”的道理,立意新颖、深远。文章写景清新,很有空灵之感;语言自然、流畅,优美、雅致,形象、传神。文章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考场散文。建议文章做两处修改:一是“不时有水珠从墙头滚落到鞋上,深深地渗入到纤维中,我却浑然不知”,改为“不时有水珠从墙头滚落,浸湿了衣袜,当时我却浑然不知”;二是将结尾的“我抛开了无聊的思绪,向那被墙隔开的下一个目标奔去”删去。

关于墙作文6

八月的天气热得吓人,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火炉”,骄阳更是卖力地散发着自身的热力。不过这炎热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在这旅游旺季,八达岭长城依旧游人如织。此刻的我,也是游客中的一员。

无数次听闻长城的壮观,无数次在梦中来到这里,今日怎能不亲自登临?于是我拒绝了乘坐索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整好行装,顶着烈日出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身边不断退后的女墙、土墙,脚下似乎永无休止的台阶并不能让我一窥长城之全貌,我迅速登上一处制高点,迫不及待地向下一望——那连绵的群山之上起伏着土黄色的巨龙,我久久伫立在原处,动也不动。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善于造路,有丝绸之路和长城。其实长城根本不算什么路,就是一座大墙。凝视着延伸到天际的长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长城,不过如此,它只是一座土墙。

我不由得想到长城这堵墙所领导的墙家族了。在历史上,我并不认为所谓的万里长城起过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堵大土墙看上去更像一座笨重的墓碑,埋葬着统治者的自欺欺人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泪。

我相信有一些墙绝对是心灵的壁垒,连中国人的成语都不放过它,“祸起萧墙”“隔墙有耳”等等。长城这座大墙,耗费了无数人的生命才建成,可是它的主人却没有机会使用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愚笨的野蛮的土墙不断内乱,也阻止不了文化的交融。

为什么那些胆小的人及许多统治者都要以俢墙这种手段来自欺欺人?比如秦始皇修长城,中华子孙饱受外族和内乱的折磨;苏联人修柏林墙,却阻止不了东西德人民的团聚;板门店的三八线阻断不了南北韩人民血浓于水的民族联系。望着渐渐被历史封存的长城,我更加坚信,有形的、无形的高墙只会锁死人们的智慧和善良,只有让大到民族和民族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那一堵堵的土墙、心墙轰然倒下,真正的和平才会降临这个世界。

长城阻止不了战争,正如墙阻止不了偷窃,所谓“伪圣不死,大盗不止。”与其带着封闭和坚强的心墙活着,用高高的围墙将人与人之间阻断,不如就以接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彼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天地又一视同仁,造化神奇,万物相克又相生。既然“墙”仅仅是自欺欺人的存在,就让它们倒下吧。

那些墙的废墟,必将是旧时代的墓碑。

关于墙作文7

拆掉心灵的围墙吧,让文明之花在心头绽放——题记

A

那堵墙就在方城小学门口。

它原来是伤痕累累的,裂纹到处都是,不仅如此,它的身上还贴满了五花八门的广告纸,红的、白的,犹如块块难以治愈的牛皮癣,路过的人们,接着孩子的人们看都不愿多看它一眼,它就这样被人们冷落着。

可是现在,这堵墙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了方城路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粉刷一新的墙面,墙脚的灌木丛修剪得疏落有致,特别是墙的上半部,在学生的巧手描绘下,一幅幅色彩缤纷、寓意丰富的水粉画跃然其上――有讽刺野蛮装修的,有赞扬文明诚信的,有揭露公款旅游的,也有倡导热爱劳动的,想不吸人眼球都难。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我也常在上下学时流连观赏。太美了!人们由衷赞叹。

B

放学了,妈妈还没来,我又一次走向那百看不厌的画墙。从右到左,我一幅幅看过去,突然我感到了一阵刺眼的痛!在第四幅画的下方,赫然贴着一张鲜红的广告纸,虽然已被谁撕掉了一半,但还是有一半留在雪白的墙面上。我用力地去撕,却只撕出了一丁点纸屑。真要命,是用强力胶贴的吧。我嘟囔着,狠狠地盯着那红色,红纸上那黑色毛笔写的几个数字(是广告里的.联系电话号码)张牙舞爪地向我袭来。我闭上双眼,一个个不堪的镜头在脑际回旋:公园里,绿草如茵,柔软的草儿齐整整地探出脑袋,它们在惊奇地打量着这新奇的世界。人们三五成群而来,或席地而坐,或践踏而过开辟出一条新路,或离去后留下满地垃圾。“芳草萋萋,踏之何忍”“我怕疼,请别踩我”的温言软语没能让他们手下留情。还有那些被毁容的鲜花,被砸破脑袋的路灯,被掀了盖的垃圾箱……

C

美丽的彩墙。墙面上鲜红的广告纸。两种物件在我眼前不断交替。透过那堵墙,我仿佛看到那道高高筑在人们心里的墙,他们与文明背道而驰,与社会公德相隔两地,他们享受着美却又破坏着美。

快拆掉圈囿心灵的那堵围墙吧,与文明携手,与道德同行,让文明的种子,深种在每个人的心田,让文明之花在心头绽放!

关于墙作文8

戴望舒笔下那个丁香一般的姑娘“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我的家乡,也有这么一堵颓圮的篱墙,也存在于一个街巷的尽头,不过每次能走尽这街巷的,到达这颓圮篱墙的,只有外婆。

我不清楚外婆是什么时候住进这街巷的,也不清楚何时有的这堵篱墙,而篱墙后面又是什么。我只明白,从我出生起,外婆就住在这街巷的最后一个门后,门前,也就是篱墙的旁边,就一直有一棵栀子树。夏夜,栀子花香会弥漫整个街巷,而这堵篱墙的旁边也会是热闹的地方,一反它平时冷漠的格调,显出与它沧桑、静谧、内敛所不符的性格,与一群摘花人,分享栀子花的香甜,分享那浓郁的白色精灵带来的短暂的“喧嚣”。

在这江南的小镇,篱墙显出它那独有的青黑色,与脚下的青石板道相映,却感觉少了点什么。是四季的渲染吗?

春天,小小的我会在细雨朦胧中,在额上缠一缕刚抽嫩芽的柳枝,在墙下玩骑竹马的游戏,墙的青黑色更深了,上面的纹路更加显出湿润的色泽,摸上去滑滑的。在某个过于沉寂的角落,长出点点青苔。

夏夜,小小的我会搬一个小小的凉椅,让外婆坐在凉椅上,我坐在外婆的腿上,让外婆摇着蒲扇,讲故事。外婆那时的眼已浑浊不清,却始终望向那堵墙。此时,墙上已有些藤蔓缠绕,显得丰富了些,不再是只有单调的青黑色。外婆的眼神仿佛告诉我,她的故事由墙而起,那是她的灵感所在。我看看墙上的纹路,依旧。

秋季,外婆忙了,看不见外婆的我,急了,望望身后的墙,又蓦地平静了下来,依然的青黑色,上面挂着已略显枯黄的藤蔓。我想象墙后,有外婆,外婆穿着她最喜欢的蓝底白色碎花的褂子,在田间,在金色的海洋中,弯着背脊劳作,后来,回来的外婆告诉我,小小的我在墙前的藤椅上睡着了。

冬天,时有雪的江南,那堵墙上会有厚厚的积雪,映着墙的青黑色,有点巧克力奶油蛋糕的味道。小小的我会在墙下堆雪人,墙,会看到一个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吧。

一切,不在了。小小的我长大了,青黑色的墙连同那个街巷要拆毁了。听到这个消息时,外婆正跟妈妈聊天,我简单的“哦”了一声,回到房间,哭了。

我的童年,在墙下,那堵青黑色颓圮的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