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维护传统与新潮方法大全

“灰尘不是病,多了真要命”。对于电脑来说,灰尘过多将导致系统缓慢。因此,对电脑全面清洁维护非常必要,它能让CPU温度会陡降数10度,消除硬件故障隐患,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将从三个角度出发,向菜鸟和老鸟朋友们介绍不一样的清洁方法!

电脑硬件维护传统与新潮方法大全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电脑最好每三个月就彻底清洁一次。如果家处公路附近,最好一月一小扫,三月一大扫。笔者有位朋友就住在公路旁,半年不清洁电脑,结果CPU散热片通体发烫,染灰的风扇也无法有效散热,最后导致系统也无法正常安装。因此,坚持按时清洁电脑,意义十分重大。不过无论是传统清洁还是新潮清洁,都需要一些必备操作,在此一一列出,以便在清洁中少走弯路,达到更好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清洁电脑的工具应尽量全面,越全面越省事,效果也更彻底。依笔者愚见,螺丝刀和大小毛刷是最基本的工具,除此,还可选用橡皮,酒精,机油,硅脂,夹钳,柔软的纸以及一些特定的道具,如洗衣槽,电吹风等。另外,对于清洁后的重新装机流程,若备数颗崭新的螺丝替换可能滑丝的螺丝,亦是可取的。

准备好足够的清洁工具才能事半功倍

然后在清洁电脑前必须洗手并擦干,或手摸墙壁,以此去除随身携带的静电(静电击穿板卡的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准备好主板说明书,对照主板看清楚各跳线、前置USB连线、音频线的准确位置,以免清洁后无法复原。最后我们还需要一个便于灰尘挥发的敞开场所,以及放置各种螺丝的盒子以及各款配件的报纸。

  传统清洁方法

传统清洁方法适用于所有用户,不过清洁效果一般,个别“死角”难于清洁。

  传统招数1:切忌忽视插槽、接口

插槽包括内存、显卡、网卡等,而接口则包括数据接口、电源接口和CPU接口。在清洁时,宜用大毛刷顺其方向来回反复刷,清除其内外灰尘。而后,着重对插槽两边底部灰尘重点刷灰。注意,对距离CPU散热片风口上的第一内存插槽,以及显卡插槽更要“紧贴着”着彻底清洁,在刷时应注意避免扬起过大灰尘。将这些灰尘清洁干净,能有效避免因此导致板卡金手指接触不良而引发的开机黑屏故障。

  传统招数2:风扇需要彻底清洁

风扇包括机箱风扇、CPU风扇和显卡风扇。清洁时,先用螺丝刀拆下风扇四角的固定螺丝;再用毛刷对风扇四边进行初次除尘;然后再找来剪刀或钥匙刮去风扇扇叶上积附的油腻灰尘。在此之后可酌情对风扇底部轴承加油(机油最好,食用油也可),揭开风扇底部封贴,用注油器或牙签滴1-2滴油料于轴心。

用剪刀或者片状物体给风扇刮灰

清洁好风扇后,将CPU散热片单独取下(注意放好风扇下的塑料卡座),然后顺着散热片缝隙刷灰,并反复摔打铝质散热片,这样除灰效果更彻底。而针对显卡散热片的清洁工作,则最好使用毛刷,吹气球等工具进行反复清洁。只要清洁够彻底,就能让CPU,显卡的工作温度降下5-10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玩3D游戏死机等故障。

  传统招数3:板卡维护需要细致

常用板卡包括主板、显卡、内存等。经过毛刷除尘后,还需对显卡、内存的金手指,各芯片进行二次清洁;同时,还需对主板的电容,MOS管,接口边缘等进行专项清洁。先清洁金手指,建议用橡皮擦去金手指上的氧化层和污垢,再用棉花蘸上酒精巩固效果。接着,清洁芯片边缘各处灰尘;这时普通毛刷已不适用,可换用刮胡刀配备的超小毛刷进行清洁:将毛刷深入芯片各引脚,来回反复刷,除灰力求彻底。

这样的小毛刷还适用于对主板的清洁:将主板各连线拆卸后,取出主板,而后像扫地那样“舞动”小毛刷,注意顺着电容缝隙,线圈底部方向。刷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经过如此清洁,方可保证板卡在清洁后正常稳定地工作,亦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传统招数4:机箱电源的清洁

机箱和电源染灰对主机散热影响不大,但灰尘过多,势必会危及板卡工作安全,对硬件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机箱和电源同样需要清洁。先将电源卸下,再将空箱放在板凳上(这样刷下的灰就不会再漂到机箱内),然后用毛刷对机箱各铝板结构,安装机箱风扇的孔位,前面板内的跳线、开关以及机箱底座等进行全面除尘。

电源内部的线圈、电容都要仔细做好清洁

对电源清洁需要先用螺丝刀拧下电源下面板四角的螺丝,而后顺着壳体缝隙取出电源下面板。这样,就可看到电源内部结构了。用毛刷顺着电路板,电容,散热片方向,壳体散热孔进行刷灰,再用小毛刷对电容根部,线芯等部位灰尘进行细致地清洁,最后再清洁电源自带的风扇。经过上述有步骤的清洁,电源在工作时就能降低自身热量,发挥效能亦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