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以下是本站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介绍,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统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校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30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61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龙头地位,构建“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的学科发展生态,基本形成空天信融合互动、理工文综合交叉的学科协调发展体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五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833人,其中专任教师2387人,教授、副教授17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8.0%。凝聚了以22位两院院士、31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学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国家实验室、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位一体的科研格局。现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5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的建设。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60余项,其中,近10年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最高等级科技奖的记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围绕空天信特色优势领域,通过与行业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协同,强力推动“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2011计划”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中心建设,获批2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科技园被评为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建设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把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学校设立外事自主审批权。学校深入开展“全球合作推进工程”“远航计划”等,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留学生规模、生源与教育水平取得突破,居全国高校前列。2014年,习近平主席见证了北航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始终把大学文化作为促进发展、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突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体系,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突出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实施“文化培育工程”和“文化校园建设计划”,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航空航天博物馆、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感动北航、我爱我师、北航大讲堂、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音乐剧《罗阳》、学生艺术团演出季等经典活动,异彩纷呈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塑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风尚和师生创造性文化生活典范,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特色展示项目1项。

  学科简介: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共包含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包含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68个,一级学科下包含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本科专业目录中为“专业”)386种。

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

要看一级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要看二级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简介: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