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医理论知识外科学常考点:筋瘤

筋瘤,中医病名。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筋瘤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下肢静脉曲张交错所形成的'静脉团块。

2017中医理论知识外科学常考点:筋瘤

  病因

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病机

1.肝郁化火 肝藏血,肝主筋;筋脉依赖于肝血的濡养,则屈伸功能和运行气血功能正常。因郁怒伤肝,化火灼伤阴血,筋脉失其柔养,而血燥筋挛,气滞痰结和瘀血阻滞而成筋瘤。

2.寒湿凝滞 素体卫阳不足,易感寒湿之邪,致使营卫不和,寒湿之邪结于筋脉,寒痰湿邪与瘀血互结而成筋瘤。

3.中气下陷 素体脾胃虚弱或因肝郁克脾,使脾胃升降失调,气机运动障碍,脾虚失于固摄和统摄,湿浊之气下陷于小腿,致局部筋脉弛缓,气血瘀滞而发筋瘤。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早期感觉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有的在肿胀处发生红肿、灼热、压痛等症状,经治疗后条索状肿胀较为坚韧。瘤体如被碰破,流出大量瘀血,经压迫或结扎后方能止血。病程久者,皮肤萎缩,颜色褐黑,易伴发湿疮和臁疮(慢性溃疡)。

  鉴别诊断

血瘤 常在出生后即被发现,随年龄增长而长大。瘤体小如豆粒,大如拳头,正常皮色,或呈暗红或紫蓝色,形成瘤体的血管一般为丛状的血管或毛细血管。而筋瘤则由管径较粗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瘤体沿主干静脉走向而迂曲,状如蚯蚓。

  辩证论治

  治疗原则

本病多因肝郁化火、寒湿凝滞、中气下陷所致。治疗方法应分辨病因,随证治之。劳倦伤气证,治宜补中益气、活血舒筋;寒湿凝筋证,治宜暖肝散寒、益气通脉;外伤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和营消肿。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办法,凡有症状而无手术禁忌症者均应手术治疗。

  证治分类

  1.劳倦伤气证

证候: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柴胡、升麻、当归、陈皮。

  2. 寒湿凝筋证

证候: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治法:暖肝散寒,益气通脉。

方药:暧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肉桂、茴香、当归、枸杞、乌药、陈皮、茯苓、生姜、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

  3. 外伤瘀滞证

证候: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消肿。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牡丹皮、枳壳、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槟榔、大黄(酒炒)。

  其他疗法

一、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长期使用有时能使瘤体缩小或停止发展。并发湿疮、臁疮者,参考有关章节治疗。

二、手术治疗这是治疗筋瘤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的筋瘤,无手术禁忌症者都应手术治疗,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离术。(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预防调护

1.长期站立工作或分娩后,适当加强下肢锻炼,配合按摩等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2.患筋瘤者经常用弹力护套或绷带外裹,防止外伤;并发湿疮者,积极治疗,避免搔抓感染。

  文献摘要

1.《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疾前筋,筋届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

2.《薛氏医案·论瘤》:“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其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血缕,名曰筋瘤,用六味地黄丸、四物、山栀、木瓜之类。”

3.《外科正宗·瘿瘤论》:“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曰筋瘤,……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治当清肝解郁,养血舒筋,清肝芦荟丸是也。……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青皮、芦荟、昆布、海粉、甘草节、牙皂、黄连各五钱。右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滚汤,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