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肝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甲肝的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一39℃之间),平均发热3天,但也有15%的患者发热超过5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升高的幅度大、800IU/L-2000IU/L可占55%。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 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肝的.预防

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不会感染上甲肝。

甲肝的诊断

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种,即早期甲肝抗体: 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 1gG型抗体(抗HAV- IG)。前者在感染初期占优势,3个月后滴度下降,于6~8个月后不易检出;后者初期滴度较低,后逐渐升高,该抗体在康复后仍可维持相当滴度,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由于抗HAVIgM仅出现在感染早期,第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对近期感染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也是当前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的方法。因此,凡抗HAV,1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且只需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可立即作出诊断。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蛐等不洁饮食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诊断甲肝的辅助项目还有各种分泌物中的抗HAV-1gA,粪便中的HAV病毒颗粒等。

甲肝的预后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只要及时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愈后良好,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

甲肝的治疗原则

甲肝的治疗原则应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肝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篇2]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病从口入”,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甲肝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做到勤洗手,特别是在和甲肝病人进行握手、拥抱等亲密动作后,一定要进行彻底清洗。此外,不和甲肝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牙杯,和甲肝患者进行分餐,吃饭时使用公筷。

2、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并应定期对餐具茶具等进行彻底清洗。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3、搞好饮水卫生。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不要用新鲜粪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内清洗甲肝患者的衣物。

二、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三个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愈早发现、早隔离,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

三、保护易感人群。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都是甲肝的易感人群,应提高这些易感人群免疫力,接种甲肝疫苗,包括被动免疫、主动免疫两种方式,以使人体产生抗体,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四、应该有效阻断传播途径。苍蝇、蟑螂等害虫都有可能携带甲肝病毒,并传染给人类。因此,应注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避免疾病的媒介传播。

五、及时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健康人应该尽早到医院接种甲肝疫苗,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是甲肝的易感人群,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所以,与甲肝病人有过接触日起两周内,及时接种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