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注重作品的语言特点,提高语感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任何作品都是以言语形态而存在,都等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表现着作者的情感思想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握作品的语言特点,才能感受到作品的意义,形成良好的语感。

1、感受语言节奏

汉语是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的特点。而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在汉语中,节奏就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王一川在《美学与美育》中说:“节奏同构于人的内在情感,”“节奏的内涵是情感的变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节奏,不但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感受到语言美,提高语感能力。

1)散文中的节奏

作品中的节奏体现在方方面面。文章的总体结构的疏密有致,主次轻重等,是节奏的体现;在语句中,长句和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的交错运用是节奏的体;句子中不同标点的运用也是节奏的体现。就标点来说,形成节奏就会给人以想象,提高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甚至语句的情蕴义也有所增强,并起到强调的作用。如,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读课文”第一课《林-海》,在对“林-海”颜色的描写时,有这样一句:“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破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在句中,节奏引发形象,形象引起想象。在句中几个描写颜色的短语把树林的色彩描绘出来,层次明晰,表现出一定的节奏。同时,短语之间用了逗号,在阅读上停留的时间相对拖延,造成明显的节奏感,给人们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形成美的形象——山峦起伏,茂密的树木,层层叠叠的状态。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形象提高了感受能力,形象感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2)诗歌中的节奏

中国诗歌的节奏是依据双音的特点建构的,既不是长短格,也不足轻重格,而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而形成。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节奏的要求是明确的,也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因素。这种因素不但具有较强的审美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起着直接的作用。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诗四个节奏,同时,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这样的节奏感十分强烈,很富旋律美,给人以强大的听觉冲击,强化对语言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分析关键词语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就是对词语的理解。”在阅读中,一些具有关键的词语在句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注重关键词语的理解,不但有助于获得作品的意蕴,而且能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提高语感能力。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感受到其中语言的魅力,及其起到的应有作用。

如,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其优美的境界全出来了。因为一个“惜”字,一个“爱”字,不但赋予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而且拉近了人与物的距离,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这样,学生就易于感受到“惜”和“爱”的意义和在诗歌中的作用。这种富有情韵的语言之美不但有助于激活情感,引发思考,而且明显地表现出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

3、抓住语句修辞

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不但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更好地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由于修辞的作用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各种修辞的分析,不但有益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提高语感效果。

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在诗歌中,诗人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表现了山寺之高。这种效果的产生是不能缺少诗人所采用的夸张手法,通过山寺之高,更好地表达李白那雄壮的气魄和浪漫情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诗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及这种手法在语言运用中产生的艺术效果。这样,让学生在感受和认识中,逐渐提高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