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

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有哪些呢?历史文化是科学、哲学、艺术等的综合,既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欢迎阅读借鉴!

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
  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篇一:雍正立储的新办法

因为有感于争储斗争的残酷,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及满汉文武官员去乾清宫商议hx事。他坐在龙椅上,对众大臣说:"父皇在世时,曾立二阿哥为太子,后来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父皇晚年,常为此闷闷不乐。朕想到,立储乃国家大计,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们有何妙策?"大臣们面面相觑,半晌,齐声奏道:"臣等愚昧,凭圣上意愿定夺便是!"雍正帝又说道:"朕以为,立皇太子与一般政事不同。一般政治须劳大臣们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应独断专行。譬如朕目下有好几个皇子,倘让众大臣议定,则众口必不一致,让朕难以定夺。何况,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争夺,惹出祸端,因此朕再三筹划,想出了一个变通法子,朕私下拟定皇储为谁,写在诏书上,密封收进匣内。"说到这里,雍正帝把头向上一抬,手朝上面一指,说,"匣子就安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你们说这样可好?"大臣们一听,异口同声回答道:"皇上思虑如此周详,臣下岂有异议?"当下,雍正帝便命众大臣退出殿去,只留下事务大臣在内,他亲手密书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又命侍卫攀缘木梯而上,把这锦匣安放在匾额后面。从此以后,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于是清帝传位才避免了宫廷内乱。

  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篇二:雍正的严厉治国

雍正以严厉闻名,在他手下,且不说贪官,就是平庸无为的人也难以混下去。

有个叫王云锦的大臣上朝之后回到家中,百无聊赖,就约了几个朋友到家里来打叶子牌。不多时,朋友们都如约而至,大家一起玩起来。玩了几局,不知怎地忽然发现少了一张牌,大家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既然玩不成了,王云锦就喊来家人收拾了牌局安排酒菜,和朋友们喝起酒来。第二天,王云锦又像往常一样入朝,散朝的时候,雍正皇帝叫住王云锦,问他说:"昨天散朝干什么啦?"王云锦如实回答一番。雍正见他还算诚实,就没再说什么,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牌递给王云锦说:"是它吗?还给你,去玩完你那局牌吧。"王云锦接过来一看,果然正是昨天丢的那一张。

雍正说,当官的若是不干事或干不了事,人品再好,也不过像个"木偶"摆设,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雍正曾把守国法无过错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种是听话顺从但平庸无为之辈,另一种是有才干有主见但不免常有不同意见的人。在这两者之间,雍正的态度十分明确:去庸人而用才干。

湖南巡抚王国栋,为官虽然清廉谨慎,但在地方无所作为,于是被雍正调换。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没有什么过错,也没什么起色。为此,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雍正得知这件事,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还有,山东曹县知县王锡玠,在到任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二十多起命盗案件没有一件审完,也没有拿获一名人犯,虽然没有什么贪赃枉法之事,但雍正认为不干事本身就是失职犯罪,不仅摘掉了这个知县的乌纱帽,还让他坐了五年的大牢。

  有关清朝历史的事迹篇三:康熙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