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小学落实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新学期伊始,是学校意外安全事故防患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我校认真学习教文体局下发的《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排查、整改》的文件,以确保师生安全为目的,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和责任落实入手,召开了班子会议、教师会议及全体师生会议及培训,通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各专用室教师、任课教师分别签定了《安全责任状》,让每一个韶山人,都能将安全工作内置于心,时常自查校内外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平安,现将开学以来的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韶山小学落实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切实加强新学期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1、9月4日学校专门安排了一次新学期的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了文件,提高教师安全意识,人人明确安全大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是一年级的放学及各室的常规安全排查,同时召开安全班会活动,要求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家庭地域和环境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做到千叮咛万嘱咐,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做细作做扎实。一年级有必要召开家长会,讲清接送的要求和时间。

2、9月17日,学校特别组织一次“安全法制”主题教育大会,聘请清华派出所法制副校长佟强警官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做

安全法制报告,重点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灾、防触电、防陌生人、文明上网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止溺水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发生,加强安全宣传,努力让学生在身边鲜活的事例面前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认真检查校舍和校园安全设施,确保完好使用,坚决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9月14日学校组织全校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学校校舍、围墙、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供电设施、实验室、幼儿园、食堂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安排维修,做到有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排除要彻底不留死角,同时由各室安全负责人签订排查登记表,确保新学期学校无安全隐患。

三、安全工作自检自查情况

开学初,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校舍、消防、食堂、门卫、各室及学校周边进行了一次安全工作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1)校舍安全:我校是2004年搬进的新校舍,教学楼内,各室、各教室的电源、暖气等,暂无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我校的消防设备齐全,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畅通,灭火器每年定期检验,已制定火灾、地震应急预案,并已演练。

(3)饮食卫生安全:学校食堂是租赁的,营业执照齐全,

有购买台帐,工作人员均有健康证,严格实行消毒制度,学校随时监督其安全卫生工作执行情况,开学初学校已开展春季传染病预防讲座和晨检工作。

(4)学校周边安全:学校校门口每天放学总值领导、值周

教师、保安维持秩序的交通管理模式,确保上学、放学时间学生的安全,但经检查:学校出大门口外50米处道路上车辆很多,虽有明显安全标识,但上学、放学仍有占道经营的现象,学校正在与其交涉,目前已有好转,学校值周教师每天协勤。

(5)门卫安全:学校已对保安进行培训,从文明用语到登

记时间,再到责任的细化,以及方位器材的使用和维护要求,现在我校保安已明确任务,并能够认真完成。

(6)教学安全:实验室及体育课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均在课

前进行测试和安检,实验前和活动前教师均向学生做好讲解,提出要求,确保课程安全、顺利进行。

(7)用电安全:开学已进行检查,现在线路没有氧化现象。

(8)其他方面: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学校建立安全

工作领导小组,值周领导带领值周教师每天对校园进行巡视,各位教师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实行安全事故0报告制度。

综上所述,我校在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要求和精神,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条件和环境,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新学期,我们将向管理要安全,向道德要安全,并以“科

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认识再升华、责任再增强、作风再转变、措施再到位,上下一心、左右联动,深化整治、扎实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韶山小学落实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篇2]

根据教育局《全县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和镇教办通知精神,我校于3月1日对我单位的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安全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一贯重视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常抓不解。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成员组成的安全自查小组,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开展得细致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韶山小学落实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