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芦子赏析

《塞芦子》作品介绍

塞芦子赏析

《塞芦子》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11首。这首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在安史叛军中写的,不仅可看出杜甫筹边的策略,同时也可见杜甫“临危莫爱身”的爱国精神。

《塞芦子》原文

塞芦子⑴

作者:唐·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⑵。

边兵尽东征⑶,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⑷,秀岩西未已⑸。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⑹。

延州秦北户⑺,关防犹可倚⑻。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⑼;

近闻昆戎徒⑽,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⑾,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⑿!

《塞芦子》注释

⑴芦子,关名,在延安西北。塞,是堵塞。塞断芦子关,所以阻退敌人西进之路。

⑵浦起龙云:“起四句从帝所在说起,谓朔方悬远而空虚也。”五城,是定远、丰安和三个受降城。都在黄河北,故曰“隔河水”。

⑶边兵,即守五城的兵。因讨安禄山故尽东征。

⑷史思明,安禄山旧将,突厥人。怀卫,二州名。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思明自博陵进兵太原:舍河北而西,所以说“割”。

⑸高秀岩,本哥舒翰部将,后降禄山,这时和史思明合兵而西。

⑹回略,是迂回的包抄。大荒,指西北。崤函,指函谷关。崤是崤山,西连函谷,故函谷亦称崤函。地极险要。浦起龙云:“思明四句指出时事危机。统日大荒,不敢斥言灵武也,盖虚尔者,犹俗言此是空帐,非无备之谓,时已为贼所有也。”

⑺浦起龙云:“延州四句乃是扼要本旨。”延州,即延安。秦北户,秦地的北门。曰户,见得是出入必经的要地。

⑻关防,即下芦子关。

⑼浦起龙云:“岐有四句,插入绝奇。一见设守有成效,一见助守有声援。岐在延西,尚且如此得力,况延州尤据形要而逼贼冲者乎?”公元756年(至德元载)七月以薛景仙为扶风太守,曾击败胡兵。扶风郡,即古时的岐地。

⑽昆戎,即吐蕃,亦即上句所谓“山贼”。

⑾浦起龙云:“末四句表明本意,复为危词以惕之。”两寇,指思明和秀岩。

⑿帝阍,天子之门,叫帝阍,就是赶快提醒朝廷。因为胡兵行动,迅速“如鬼”,迟了就怕来不及了。和《悲青坂》的最后两句:“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是同样的一种万分焦虑的心情。无怪他曾对唐肃宗说:“臣以陷身贼庭,愤惋成疾。”(《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

《塞芦子》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在安史叛军中写的,不仅可看出杜甫筹边的策略,同时也可见杜甫“临危莫爱身”的爱国精神。

《塞芦子》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塞芦子》繁体对照

(蘆?a href='' target='_blank'>雨P屬夏州,北去塞門鎮壹十八裏)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邊兵盡東征,城內空荊杞。

思明割懷衛,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來,崤函蓋虛爾。

延州秦北戶,關防猶可倚。焉得壹萬人,疾驅塞蘆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倨稹?劺ト滞剑瑺懲巳?傺Y。

蘆關扼兩寇,深意實在此。誰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